糖类的颜色反应还原作用.ppt
11页糖类的性质实验糖类的性质实验——颜色反应颜色反应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二、颜色反应 (一)(一)α-萘酚反应(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2.操作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无 0.1%糠醛溶液)各 1mL再向4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3.实验现象记录无无(二)间苯二酚反应((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操作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 5 mL,混匀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3.实验现象记录试 剂现 象象解解释现象象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糖类的性质实验糖类的性质实验——糖类的还原作用糖类的还原作用一、目的一、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二、原理二、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其分子中含有自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 许多糖类由于其分子中含有自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铋、汞、铁、银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铋、汞、铁、银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所用的试剂为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所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含它们都是含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Cu2O沉淀生成沉淀生成Cu2O沉淀的颜色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如有保护性胶体存在时,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如有保护性胶体存在时,常生成黄色沉淀常生成黄色沉淀 葡萄糖(葡萄糖(Glc)) ::分子中有醛基,有还原性分子中有醛基,有还原性 果糖(果糖( Fru ):是典型的还原性糖):是典型的还原性糖 蔗糖:无还原性蔗糖:无还原性麦芽糖是由麦芽糖是由2分子分子D-葡萄糖通过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糖苷键连接而成麦芽糖(maltose)直链淀粉(amylose): 三、操作(三、操作(与实验指导书有区别,无与实验指导书有区别,无Fehling试剂,试剂,Benedict试剂不需要用蒸馏水实验是否过期试剂不需要用蒸馏水实验是否过期)) 取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本尼迪克特试剂,再向各试管本尼迪克特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淀粉溶液各1mL。
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取出,冷却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试解释以上表格现象:试解释以上表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