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榛子栽培-黑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doc
9页榛子榛了 榛树,属桦木科(Batu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又称山板栗、尖栗、極子等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 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及西南 地区榛树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榛子,榛树的果实,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 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之一,有“坚果之王”的称呼, 与扁桃、核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释义词目:榛子拼音:zhen zi基本解释[hazelnut]见“榛果”详细解释树的果实《山海经•西山经》“下多榛梏”晋郭璞注:“榛子似栗而小,味美《儿女英 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看,只见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五个碟子:一碟火腿,一碟黄炯肉,一碟榛子, 一碟枣儿,一碟栗子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神游》:“妇女儿童摘花椒,拾橡实,捡榛子 基本信息榛子【中文名】:榛子【中文读音】:zhen zi【拉丁名】:Corylus chinensis【英文名】:Hazelnut【中文别名】:捶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见习树木说》),山板栗(《中国树木分类学》) 形态特征榛(《诗经》),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
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长5〜13厘米,宽 4〜7厘米,先端近截形而有锐尖头,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 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密生细毛;托叶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先叶开放;雄花成菜萸花 序,圆柱形,长5〜10厘米,每苞有副苞2个,苞有细毛,先端尖,鲜紫褐色,雄蕊8,药黄色;雌花 2〜6个簇生枝端,开花时包在鳞芽内,仅有花柱外露,花柱2个,红色小坚果近球形,径约0.7〜1. 5 厘米,淡褐色,总苞叶状或钟状,由1〜2个苞片形成,边缘浅裂,裂片儿全缘,有毛花期4〜5月 果期9〜10月生山地阴坡丛林间种类 概述榛子榛树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 linn)坚果树种,世界约有20个种,广泛分布在亚洲、欧 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被学术界确认的有9个种,即美洲榛(C. America).欧洲榛(C. avellana). 丄耳其榛(C.colunm)等,但真正有食用价值的仅为欧洲榛中国天然分布的有8个种另有两个变种,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华北各省、西南横断山脉及西北的甘肃、陕西和内蒙古等地的山区中国1 •在主国原产榛子主要有9个种和7个变种,分别是川榛、维西榛、刺榛、滇榛、绒苞榛、华榛、 毛榛、平榛、武陵榛( 1990年发表)等变种有平榛变种长苞榛;毛榛变种短苞毛榛、腺毛毛榛;川榛 变种短柄川榛;华榛变种钟苞榛;绒苞榛变种宽叶绒苞榛;刺榛变种藏刺榛。
引进种有欧洲榛(包括变 种扭枝榛、紫红叶榛子)、大果榛、尖榛等,培育的新的种I'可杂种平欧杂种榛欧美2. 欧美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主要有大果榛、尖榛、欧洲榛、美洲榛、土耳其榛等2. 1欧洲榛是榛属植物中惟一广泛栽培的树种欧洲榛原产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及亚洲的中亚和西亚地区, 自然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的西部其经济栽培较发达的国家有: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美国、 希腊和前苏联等国家本种为大灌木,自然丛状生长,株高可达8米,基生枝干直径可达10厘米叶 片近圆形、宽卵形或倒卵形果苞钟状,开张,长于或短于坚果坚果形状多样,有长椭圆形、卵形和 圆锥形等,为红褐色或金黃褐色,并着彩色条纹坚果大型栽培品种的坚果,平均果径为1・7〜2. 2 厘米,单果重2〜3. 5克果皮薄,为0. 7〜1.1毫米岀仁率高,一般达45%〜60%果仁含脂肪54. 1 9/6〜66.6%,含蛋白质12. 12%〜20.29%,含糖类9. 17%〜12.29%果仁味香,营养丰富,为优良 坚果食品及食品工业原料欧洲榛子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中性、微酸性土壤栽培株高3〜4米,丰 产性较强,而且坚果大,外观美,品质优良•由于具有上述特性,在培育榛树优良品种上,欧洲榛子是 良好的亲本材料。
试验证明,平榛X欧洲榛子杂交育种,亲和性良好欧洲榛子在坚果大小、果皮色泽 和树形等方面,有遗传力强的趋势欧洲榛子有很多栽培品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如连丰、意丰、泰丰、大薄壳、意连、小薄壳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分布1 •天然分布榛子榛树为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 Linn)坚果树种,世界有约20个种,广泛分布在亚洲、欧 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在中国天然分布的有8个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华北各省、西南横断山脉 及西北的廿肃、陕西和内蒙古等地的山区江西的罗霄山脉也有野生品种其中以东北三省居多2 •人工栽培榛子的现代化栽培始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美国等国家兴起,经过 40-70年代以及80-90年代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榛子栽培格局目前,世界的榛子栽培面积达919万亩,榛子坚果产量为62.59万t左右,不同年份其产量有所差 异其中,土耳其的面积和产量均占第一位,其栽培面积为608万亩,坚果产量为44.6万t,分别占 世界榛子总面积的66. 1 %、总产量的71. 3%;意大利占第二位,栽培面积为107万亩,产量为12.02万 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1.7%和19.2%;占世界第三位的是西班牙,栽培面积为43.5万hm2,产量为 1.98万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 7%和3. 2%。
营养价值榛子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 氏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 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 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榛子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 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生素维(维生素E)、矿物质、糖纤维、B—古綃醇和抗氧剂石炭酸等 特殊成分以及人类所需的八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特点因此具有如下特点:1. 榛子本身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到60. 5%,使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为 人体所吸收,对体弱、病后虚羸、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2. 它的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的功效;3. 榛子里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 的生命期;4. 榛子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具有开胃的功效,丰富的纤维素还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5. 榛子还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能够有效地防止心脑 血管疾病的发生;6. 榛子中镁、钙和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长期使用有助于调整血压。
7. 每天在电脑前面工作的人群多吃点榛子,对视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8. 榛子含有B—谷綃醇(綃醇),天然植物辎醇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能够抑制人体 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皮 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还可以作为胆结石形成的阻止剂此 外,天然植物當醇对皮肤有温和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 老化、防止日晒红斑,还有生发养发之功效作为W/0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生产,具有使用感好(辅展 性好、滑爽不粘)、耐久性好、不易变质等特点榛子含有的天然植物辎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作 为食品抗氧化剂及营养添加剂;也可以作为动物生长剂原料,促进动物生长,增进动物健康种植1 •榛树建园榛子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萸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花 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 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2 •温度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适宜平均气温13〜15°C,绝对最低-10°C, 极端高温38°C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 5〜13°C,最低气温可达-30°C地区栽培3 •光照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吋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4 •土壤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 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 5〜7. 5,欧榛为5. 5〜75 •培育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藥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 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6 •提高产量措施榛子易落花落果,果实空粒和瘪仁率较高防止的主要措施:① 繁殖育苗时要选优良母树;② 建园时配置好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③ 加强管理营养充足采收、贮藏、加工及市场1. 榛子坚果成熟期与种类,品种及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从雌花授粉到坚果成熟需147天〜176 天由于同一株树外围及顶部的坚果先成熟,下部及内膛较晚,生产中应分期采收采摘的带苞榛子, 堆积发酵1〜2天,用棒敲击脱壳,除杂,干燥即为商品榛果。
2. 榛子贮藏要求低温,低氧,干燥,避光,适宜气温15°C以下,相对湿度60%以下,暗光,否则 脂肪转化而产生“哈喇味”不能食用3. 我国榛子加工业还很落后,如意大利榛子加工分5大类,产品儿十种,不仅带壳炒食,果仁制酱, 还是多种糖果,食品的高档原料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榛子市场的前景很 大采收方式榛子的采收方式分为人工采收与机器采收:1 •人工采收树型较矮的榛子树,可直接以手采摘,采收时可连同果苞一同采下,采后集中运到堆果场脱苞树 型较高的榛子树,可以设法振动榛子树大枝,使榛果落地,再集中收集起来;也可待其自然熟透让果实 脱苞落地,再拣拾集中起来一般隔天拣果1次采用此法采收,必须事先清理园地2 •机器采收采收之前,先将园地清理干净,平整土地采收吋,先用振动机抓住榛子树大枝将榛子振落地面, 然后用吸收机收集起榛果市场榛子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据分析榛子果仁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7.32% -25.92%,碳水化合物6.6%,水分2.8%〜5. 8%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榛油中溶解有维生 素C,维生素E,维生素B等榛仁可生食,炒食,不仅风味好,且热量高。
在食品工业中榛仁是巧克 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的优质原料榛仁也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种工业用油的原料,含油量54%左 右,是大豆的2〜3倍榛仁还可入药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是制活性炭的原料树皮及果苞含 单宁(8.5%-14.5%)可制隸皮物质和烤胶,榛叶可养蚕木材可用制手杖,伞柄等因此,榛子产业将 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生产现状A、 起源及历史欧洲榛起源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地区的黑海沿岸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在公元前由此向希腊和罗马传 播,并被当作果园作物得以广泛的分布后来,欧洲榛的栽培逐步深入到欧洲其他国家据史料记载, 欧洲榛栽培利用历史悠久,前苏联的高加索黑海沿岸及意大利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已食用欧 洲榛;在土耳其北部的黑海沿岸及意大利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榛子真正走向园艺化栽培是在 19世纪其大面积栽培的品种主要來源于欧洲榛,其次來源于大果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