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钩突放大斜位片对钩椎关节的诊断价值【临床医学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843935
  • 上传时间:2017-09-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临床医学论文-钩突放大斜位片对钩椎关节的诊断价值【摘要】 本文根据 50 套颈椎骨骼标本及 30 具尸体标本的解剖观察及对 317 例钩突放大斜位 X 线征的测量,提出了钩突放大斜位片摄片方法研究显示此法对钩突的骨质增生和钩椎关节退行性变所致椎间孔变小、变形,并因此而引起的钩椎关节病的观察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 钩椎关节病;颈椎;X 线摄影法钩椎关节病为颈椎病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颈椎椎体侧后方的钩椎关节变性、肿胀与骨质增生,以及由其刺激、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X 线诊断时主要观察有无钩突的骨质增生和钩椎关节的退行性变进而造成的椎间孔变小,以及椎动脉及神经根是否受压本文对 50 套颈椎骨骼标本和30 具尸体标本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提出一种较理想的钩突放大斜位片拍摄方法并对 317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摄片观察,提出诊断钩椎关节病的客观指标1 钩椎关节的解剖钩椎关节位于颈椎 3~7 椎体后外侧部分由颈椎椎体两侧偏后方的小唇状突起与它相对应的椎体下方斜坡处相咬合构成关节从解剖标本看,钩椎关节的钩突呈三角形,有前缘和后缘之分钩突的前缘增生和椎体下缘的两侧斜坡前缘增生,一般不影响椎间孔,也不会压迫神经根。

      只有后缘骨质增生并突入椎间孔时,才因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而出现症状颈椎椎间孔呈卵圆形,从 30 例尸体标本颈椎椎间孔与脊神经的形态观察和测量,发现颈神经由上至下其横径和纵径均有递增趋势但从椎间孔的横径来看,C4~5、C5~6 及 C6~7 最小,其上位和下位椎间孔均较大,从椎间孔纵径观察,有逐渐递减现象而椎间孔与神经根之间的间隙:横径以 C2~3 及C3~4 最长,以下均小于 2 mm因此,当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时,可引起钩突的增生和小关节软组织水肿、充血、炎性渗出等占位性病变,使椎间孔缩小,而引起神经根受压症状从尸体标本上观察,钩椎关节外前方是椎动脉和椎静脉此组血管一般自第六颈椎横突孔的下口穿入,沿上方诸颈椎的横突孔上行进入颅内钩突距横突孔很均不到 1 mm,当钩突骨质增生时,即压迫椎动脉引起血管痉挛,产生一系列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2 钩突放大斜位摄片方法钩突位于颈椎椎间孔的前内壁,要显示钩突的后缘,必须将椎间孔显示清楚颈椎椎间孔与人体正中矢状面和水平面均形成一定角度,钩突放大斜位摄片方法:取一高度与摄影台相等的附加床,垂直放于摄影台外侧中间,患者仰卧于附加床上,头和肩部放于摄影台上,喉结处对准摄影台中线,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

      球管位于被检测暗盒防御对侧托盘内,中心线与台面垂直线成55°,再将球管向头侧倾斜 5°,对准喉结后方与外耳孔水平线交界处摄入暗盒中心摄影条件为 60 mAs,70kV,摄双侧我们在 50 套颈椎标本上进行了测量,并摄片观察测量结果,各椎体正中线与椎间孔形成角度的平均值,最小为 53.15°,最大为 57.54°我们取 55°作为球管倾斜的角度由于正常颈椎有生理前突,用标本不易测量椎体水平面与椎间孔的角度,为此我们对同一患者分别摄取向头侧倾斜 0°、5°、10°、15°照片,经反复比较,发现 5°照片较为理想因而我们采用 55°与 5°的组合投照,对上下椎间孔均可兼顾,照片显示良好3 钩椎关节增生的 X 线征象选择 317 例临床疑为钩椎关节病的患者,均投照颈椎正、侧位片和左右钩突放大斜位片男 198 例,女 119 例年龄 30~39 岁 48 例,40~49 岁 80 例,50~59 岁 99 例,60 岁以上 90 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痛(166 例),肩痛(116 例),枕后痛(96 例),发作性眩晕(76 例),上肢麻木(116 例),上肢痛觉减退(54 例),上肢痛觉过敏(14 例),上肢肌肉压痛(56 例)及肌肉萎缩(24 例)。

      钩突放大斜位片可清楚显示钩突和上下关节突,能清楚见到钩突后缘的增生和椎体下缘两侧斜坡后缘的骨质增生突入椎间孔有 124 例钩椎关节增生并造成椎间孔变形,其中 98 例单纯钩突后缘和椎体下缘两侧斜坡部分后缘有骨赘增生且突入椎间孔,呈“脐样切记”或称横“V”字形改变其中又有 42 例同时合并上关节突上缘增生、硬化,致椎间孔呈“8”字形此两种征象表明椎间孔横径变小,有神经根受压表现,是诊断钩椎关节病的一个佐证4 讨论4.1 钩突放大斜位片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观察钩椎关节增生主要是根据颈椎正侧位片和 45°斜位片在正位片上钩突前后缘互相重叠,钩突呈尖刺状是钩椎关节退变的早期改变但由于单纯钩突高尖仅表明有骨质增生,不能确定增生在前缘和(或)后缘,是否一定影响椎间孔而压迫神经根45°斜位片常因旋转角度不足,钩突后缘轻度骨质增生常显示不满意本文在对 50 套标本进行颈椎椎间孔与人体正中矢状面测量和对患者摄片后认为,当 X 线中心与正中矢状面呈 55°与水平面成 5°时,既能显示椎间孔的最大面积,又能满意地显示钩椎关节后缘和上关节上缘的骨质增生、硬化及其突入椎间孔的程度4.2 钩椎关节病形成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颈椎有过伸位到过屈位的运动过程中,负荷的最大压力、应力水平迁移于 C4~5 和 C5~6 之间。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实,颈椎在前屈位和后伸位的负荷情况下,C4~6 的应变值最大颈段 5 个颈椎中以 C5 的有效应力最大,其次为 C6、C4、C7、C3因此骨赘增生率也是以 C5 为最高,钩突后缘骨质增生出现率以 C5 最高,其次为C6、C4、C7、C3临床报道颈椎病发病率也以 C5~6 为最高,椎间孔的横径是以C4~5~C6~7 为最小,而神经根却相反,是以 C2~3 神经根最细,而且逐渐变粗因此神经根与椎间孔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以 C4~5~C7/T1 间隙最小,均小于 1 mm因此钩椎关节或上关节突增生只要超过 1 mm,就会出现压迫神经根的症状,这也是钩椎关节在 C4~7 处发病率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