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 交通 大学 机电学院培养 计划.pdf

2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8731919
  • 上传时间:2018-05-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79.15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2010 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铁路机车车辆)专业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 培养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铁路机车车辆)专业培养方案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轨道车辆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紧密追踪轨道交通前沿理论,围绕轨道车辆工程关键技术,依托轨道交通相关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具有轨道交通大工程背景、掌握轨道交通系统理论和轨道车辆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的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实施两年厚基础教育、两年轨道交通专业教育、两年工程硕士教育的“2+2+2”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企业的实践学习,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在企业实践累计分别不少于 40 周,从而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成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的培养 本科阶段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个性突出,具有轨道交通大工程背景,满足轨道车辆工程关键技术领域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专业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引领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轨道车辆卓越工程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1)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人文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丰富宽广的人文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数学与物理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领域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扎实的机电大类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轨道交通系统知识,掌握动车组以及城市轨道车辆设计、制造与运用等轨道车辆工程专门知识,了解车辆工程学科的发展动向 (4)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进行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的能力,具备独立分析解决轨道车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能力 (6)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并具有在团队中敢于负责任、果断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军魄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及说明 2 1.课程设置基本框架 本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划分为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三个层次。

      培养方案突出设计了包括工程学概论、轨道交通系统工程专题课程群、工程应用类课程、科研训练、企业实践等教育内容,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其中: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和培养高素质社会人的要求而设置,并为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包括综合基础和基本技能两个模块在综合基础模块中,设置了由 “政治思想理论课、体育、军事理论”等系列课程构成的必修课程,和由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系列课程构成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满足对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活动能力等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法规知识的要求,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在基本技能模块中,主要设置有计算机类、英语类、科技文献检索、工程实践等理论和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基本工程与科研素养以及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 工程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培养轨道交通领域工程人才必备的自然科学和车辆工程相应学科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按工程学概念、工程基础理论、工程基础实践建立工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工程科学基础和大类专业基础两个模块工程科学基础模块开设工程人才必须具备的数学、物理、化学类基础性课程,以及建立工程基本概念的工程学概论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大类专业基础模块是培养工程人才在大类学科专业领域中必要的、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建立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而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科学课程,大多数为专业课程、工程基础实践类课程 工程专业教育工程专业教育重点设置轨道车辆工程的核心课程、企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使学生深入掌握专业领域的工程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该专业方向所必须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设置了轨道交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和轨道车辆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两个选修模块,由学生根据将来读研或就业分别进行选修轨道交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模块通过设置运营组织、信号控制、动力牵引等轨道交通系统工程专题课程群,使学生在原轨道车辆工程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轨道交通大系统工程的整体知识框架,了解轨道交通超大规模集成系统知识,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轨道车辆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模块设置了动车组运用、牵引、制动等方面的课程,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轨道车辆设计、制造到运行控制、运用管理等知识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如图 1 所示 3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体育(必修 19 学分) 综合基础综合基础 军训(必修 3 学分) (必修必修 22 学分学分) 体育类(选修 6 学分)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 (选修(选修 12 学分)学分)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 (共(共 59 学分)学分) 理论与实践(选修 6 学分) (必修必修 42 学分学分) (选修选修 17 学分学分) 基本技能基本技能 英语(必修 12 学分) (必修必修 20 学分学分) 计算机(必修 4 学分) (选修(选修 5 学分)学分) 工程训练(必修 3 学分,3 周) 电动车拆装实践(必修 1 学分,1 周) 科技文献检索(选修 1 学分) 外语、计算机及其他技能类、科研训练 I(选修 4 学分) 数学(必修 17 学分) 工程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 物理(必修 8 学分) (必修(必修 29 学分)学分) 物理实验(必修 4 学分) ((选修选修 4 学分学分)) 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工程学概论、科研训练 I(选修 4 学分) 工程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 (共(共 76 学分)学分) (必修(必修 70 学分)学分) 大类专业基础大类专业基础 大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必修 35 学分) (选修选修 6 学分)学分) (必修(必修 41 学分)学分) 大类专业基础实践(必修 6 学分,含企业认识实习 1 周) (选修(选修 2 学分)学分)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类、科研训练 II、科研训练 III(选修 2 学分) 工程专工程专业教育业教育 轨道车辆专业理论与实践轨道车辆专业理论与实践 (必修 11 学分,含工程实习 9 周) (共(共 40 学分)学分) 轨道交通系统工程与车辆工程应用轨道交通系统工程与车辆工程应用(选修 17 学分,课程实习 10 周,有两个选修模块) (必修(必修 19 学分)学分)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必修 8 学分,企业实践 16 周) (选修(选修 21 学分)学分) 工程管理类、科研训练工程管理类、科研训练 III(选修 4 学分) 图图 1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总学分:175 学分 必修课:131 学分,选修课:44 学分 4 2.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框架说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框架说明 ((1 1)学分分布)学分分布 总学分 175 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 59 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34%;工程基础教育 76 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43%;工程专业教育 40 学分,约占总学分比例为 23%必修 131 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75%,选修 44 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 25%培养方案除安排了校内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外,还安排了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累计 1 年的企业现场实习与实践,共 40 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2)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培养方案从培养工程师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开发和管理的能力为出发点,构筑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课程、工程学概论、数理化等工程科学基础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轨道交通系统理论与实践等工程应用类课程特别强化了轨道车辆工程系统的理论集成与工程实践教育主要课程设置及企业实习安排见表 1 英语课程:英语课程:学生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分别通过学校 IV 级英语水平考试通过大学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工程基础和工程应用等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学生应具有以英语书面和口语顺利进行日常交流和轨道车辆工程领域工程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快速阅读能力、听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计计算机类课程:算机类课程:在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及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要求深入学习一门 4 学分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通过后续计算机选修等课程的学习,具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包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手段解决工程计算、工程模拟和工程表达等问题的能力以及迅速获取相关计算机新知识的能力 工程科学基础类课程:工程科学基础类课程:为使工程师具有深厚的工程科学基础,设置工程师必备的数学、物理等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科学基础知识解释工程问题、建立工程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同时,为了使学生尽早建立工程和工程系统的概念,设置了工程学概论、科研训练等课程使学生从总体上建立工程和工程系统的概念,了解工程系统的构成、工程系统的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的一般过程、工程系统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并掌握一般的工程方法 轨道车辆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轨道车辆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了轨道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理论与实践课程,使学生具有进行轨道车辆工程的设计、分析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轨道车辆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轨道车辆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在掌握轨道车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该专业所有学生需要选修该模块,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轨道车辆工程应用的知识,具有轨道车辆运用、施工、技术开发和综合管理的能力。

      轨道交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轨道交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在掌握轨道车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为5 培养轨道交通复合型拔尖工程人才,被直接保送攻读研究生的学生需要选修该模块中的 4 门课程该系列课程将与企业实习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建-运”、“车-运”、“电-运”、“控-运”等组合实习项目,边讲边实践(企业现场进行课程实习时间不少于 10 周),并由具备 5 年以上工程经历的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工作通过综合性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在掌握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的同时,逐步形成从轨道交通政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到运行控制、运营管理整个过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具有轨道交通系统总体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