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专题:卢浮宫博物馆.ppt

5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602880808
  • 上传时间:2025-05-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1M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Museum,第一节 卢浮宫博物馆简介,一、卢浮宫博物馆的建立,二、博物馆藏品的来源,三、博物馆展区分布,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博物馆展区分布,第二节 卢浮宫博物馆藏品介绍,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米诺的维纳斯,蒙娜丽莎,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米诺的维纳斯,the Venus ofMilo,公元前二世纪末期,米洛斯岛出土,,雕刻材质为帕洛斯岛大理石;雕像由两块大理石于裙裾部位相拼接而成;左手臂及左脚分别单独雕刻高度:,2.02,米,1821,年,德,日弗埃尔侯爵(,marquis de Rivire,)馈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Louis XVIII,)的礼物自雕像于,1820,年在希腊米洛斯岛被发现以来,这尊古希腊女神雕像以其高贵优雅的体态及围绕着她的谜团般的身世,令人为之倾倒她应该是经常以半裸姿态出现的美之女神阿弗洛狄忒米洛的维纳斯,雕像是,1820,年于米洛斯岛(在现代希腊语中称为米洛)发现的雕像于被发现的次年作为礼物馈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随后国王将其送给卢浮宫博物馆。

      这件作品从此便声名远播雕像分几个部分制作完成,各部分分别经过雕琢,并由垂直的大理石砌入部分(如胸部以上、双腿、左臂及左脚)拼接而成这种方法在古希腊社会广泛使用,尤其在公元前,100,年雕像的诞生之地基克拉迪群岛雕像的双臂一直未能寻回女神雕像原本戴有金属佩饰,诸如手镯、耳环、束发带等,如今只留下雕像身上用以固定首饰所穿的洞此外,雕像可能曾覆以彩绘,但这些颜色今天已经消失殆尽女神雕像高傲的样子、匀称柔和的脸部轮廓以及淡定的表情,无一不符合公元前五世纪的审美观,这个时期也被美术史学家称为古典主义时代;而对其发型及玲珑曲线的精致刻画,令人想起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的风格然而,雕像也体现了稍后希腊化时代的创新,希腊化时期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结束于公元前一世纪雕像融于立体空间,螺旋形的构造、滑落于胯部的褶皱衣裙,被刻意拉长的上半身以及瘦小的胸部,都是这个时代艺术风格的特征雕像裸露的光滑肌肤与深深嵌刻的衣裙褶皱营造的光影交错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古往今来,曾有许多人猜测她的两只手臂是如何摆设的,但所有的设想放在她身上仿佛都是多余的,比较而言,还是断臂的姿态最美,这可能就是残缺之美!,蒙,娜,丽,莎,Mona Lisa,蒙娜丽莎,(,Mona Lisa,)弗朗西斯科,戴尔,乔孔多之妻,丽莎,盖拉尔迪尼之肖像,创作于,1503,年,1506,年间,木板油画(杨树木),高:,77,厘米;宽:,53,厘米,法兰西斯一世,1518,年获得,蒙娜丽莎,可能并未送至委托人的手中:达芬奇似乎将其带到法国。

      随后这幅画又成为了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的收藏品,具体经过已不得而知蒙娜丽莎,的神秘面纱始终未曾被世人揭开:人物的身份、画作的委托、绘制的时间,甚至在何种情形下成为了法国王室的藏品,其中细节至今未有明证对画中人物身份最具可信度的猜测:佛罗伦萨的纺织品商人戴尔,乔孔多之妻,丽莎,盖拉尔迪尼这也是为什么这幅画以,蒙娜丽莎,(蒙娜一词在意大利语中意为女士)之名而享誉全世界的原因这幅肖像画的创作很可能与发生在戴尔,乔孔多夫妇生活中的两件事有关:,1503,年购买了一处私宅,或是,1499,年女儿夭折后,第二个儿子安得列(,Andrea,)于,1502,年,12,月降临人世蒙娜丽莎秀发上的轻纱有时被解读为哀悼的象征,但实际上这是妇女娴淑操守的常见标志并没有任何一处衣着细节具有特别的象征和含义,其中包括裙袍的黄色衣袖、褶皱衬衫、精心围在肩头的披巾;与同时期绘画作品中的衣饰相比,这幅画中人物的着装异常朴素在,蒙娜丽莎,之前的绘画作品中没有一幅作品将整个人物的半身如此充分地展现于画面中,以纯粹自然的姿势完整地表现了胳膊和双手看至腰身部位,可以发现蒙娜丽莎坐在一张椅子上,左胳膊搭在扶手上;在她的身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道栏杆,以及分列画面两侧的两根小圆柱的一部分;这些细节说明蒙娜丽莎坐在凉廊(意大利建筑中的一种带檐露台)下。

      人物呈四分之三角度侧坐、以风景为背景、以建筑部件为框、双手在近景处交叉,这种布局方式在十五世纪下半叶的佛兰德绘画中就已经出现了,但,蒙娜丽莎,将这种技艺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这也是为什么这幅传世之作对十六世纪初的意大利肖像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品尤其以神秘的微笑而著称,被称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女性形象她在呼唤,在轻轻地微笑,嘴唇的曲线和稍稍朝下的的面孔仿佛在振动,恰似背景中的河流、云雾在自然中流动一般人物造型呈现金字塔形,更加突出人物的秀丽与端庄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the Victory of Samothrace,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Victory of Samothrace,),约公元前,190,年,萨莫色雷斯岛,爱琴海东北部的小岛,战船船身以拉尔多斯村的灰色大理石制成;女神雕像以帕洛斯岛(,Paros,)的大理石制成雕像胸部、手臂及双翼分别单独雕刻,高:,3.28,米,查尔斯,尚帕佐(,Charles Champoiseau,)于,1863,年和,1879,年的考古远征中发现,雕像描绘了带有羽翼的胜利女神,昂首挺立于战船船首,立于萨莫色雷斯岛的众神圣地上这尊雕像可能是罗德岛的居民为纪念一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初取得胜利的海战,敬献给众神的祭品。

      1863,年,法国考古学者、时任外交官的查尔斯,尚帕佐,在地处希腊爱琴海东北面、分隔希腊与土耳其的萨莫色雷斯小岛上进行考古探掘时,意外发现了这尊非凡的雕塑胜利女神(在希腊语中称为尼凯,Nik,)高展双翼,翘首挺立于战船船首,衣裙迎着猛烈的海风舒展舞动女神高举右手,传递胜利的捷报这尊庞大的雕像曾立于在山丘山壁凿出的圣龛中这座雕像同时也矗立于万神圣地上,这应该是一幕蔚为壮观的景象,远远可见圣龛中可能还建有一个水池,使得战船似乎在其中,航行这个舞台效果极强的布局场景更有力地体现了雕塑的真实感雕像的布局设计使人们的视线集中于其左侧四分之三的位置,这也解释了为何她的右侧面更为简洁胜利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石柱两米多高,它的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一个坐着,右手握着一根短棍;另一个站着,双手打拱,好像在朝拜石柱的下部,刻着像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经考证,这正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杖的浮雕(高,0.65,米、宽,0.6,米)。

      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楔形文字是垂直书写的汉谟拉比法典将人分为三种等级:,1.,有公民权的自由民;,2.,无公民权的自由民;,3.,奴隶(包括:王室奴隶、自由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等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196,、,200,条)和神判习惯(第,2,、,132,条)等;再次,从现代意义上说,汉谟拉比法典并未区分公法、私法(民法)和刑法,诸法合一,法律条例既从民法角度也从刑法角度来确定汉谟拉比法典的一些法律条例:,1.,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发者应处死;,3.,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诉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应该处死;,5.,倘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后又更改,则应揭发其罪行,并撤消法官席位,终身不再录用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此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法典的意义,首先,,汉谟拉比法典,对执法而言具有范本作用:汉谟拉比王提出了一系列其本人做出或批准的最为明智的司法判决,因为在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司法就是君权但法典不仅只是简单的教化工具,它还汇集了由统治者建立的规章条例,因此是一部法律典籍此外,该法典不仅包含一系列司法判决,而且还附有巴比伦所属城市和领地的名录:汉谟拉比王的石碑为古美索不达米亚最辉煌的王朝之一作出了总结法典成于汉谟拉比王晚年时光,因而它也是写给未来王储的政治遗言,为其提供了智慧与公正的理想范本法典还作为文学范本在专门培养书吏的学校里被世人抄写了千年之久最后,,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规定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如关于盗窃他人财产必须受惩罚,损毁他人财产要进行赔偿的法律原则以及诬告和伪证反坐的刑罚原则,法官枉法重处的原则等,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坦,尼,斯,的,狮,身,人,面,像,法国国王查理十世(,Charles X,)收入一系列埃及藏品,其中就包括这尊斯芬克斯像,即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像综合了兽中之王、象征太阳的狮子以及国王的形象我们从其头饰(被称为,“,尼美斯,”,的法老典型头饰、头饰上的眼镜蛇(圣蛇,古埃及的眼镜蛇,是法老的保护神)、下巴上的假胡须和写在椭圆形边框内的国王名字(古埃及象形文字中,法老的名字都写在椭圆形边框中)可辨认出国王的身份属古埃及中王国时代,由赤色花岗岩制成,体积较小,高,206,厘米、长,408,厘米保存较好,轮廓线条清晰明了,相当精致,其上有彩绘盘,腿,而,坐,的,书,吏,古埃及古王国时代,着色石灰岩,高,53,厘米盘腿而坐的书吏雕像是卢浮宫古埃及文物部最闻名于世的雕塑之一虽然它享有盛名,但我们对其所表现的人物一无所知:他的姓名、头衔,甚至是他生活的确切年代,我们都无从知晓尽管如此,这尊雕像还是深深打动着前来参观的游客盘腿而坐的书吏于古王国时期雕刻而成,这段时期起始于约公元前,2686,年的第三王朝,湮没于约公元前,2181,年的第六王朝末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