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卓越办群众满意的教育.doc
3页1追求卓越,办群众满意的教育——金沙县第一中学办学纪实毛永健踏进金沙一中校门,一幅优美且充满文化内蕴的景象呈现在眼前:气势磅礴的乌江长卷画图,高大庄严的书籍雕塑,静谧、整洁的校园通道,苍翠欲滴的绿化带,高耸的楼房,宽阔的运动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牌、文化石……凸显出了金沙一中在七十年中飞速发展的办学历程特别是近年来,金沙一中紧跟毕节试验区建设步伐,坚持走“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学习有特长”的特色化办学道路,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以红色文化渗透为核心,着力营造全新育人氛围金沙一中由中共地下党员林正良烈士创建于 1941 年七十年来,金沙一中在总结办学成果、提炼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厚德、广智、健体、育美”的校训和“以德修身、体艺兼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确立了以红色文化渗透为核心的办学路子目前,金沙一中利用红色校本课程的开设来进行红色文化渗透的做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有《忠魂永驻、浩气长存》、《红色记忆》、《金沙县历史》、《金沙县地理》、《踏歌起程》5 本自编的红色校本教材进入了课堂供学生学习,并被《贵州教育》杂志专题介绍。
而在校园环境的营造方面,学校已耗资 10余万元,修建了标志性建筑书籍雕塑,其正面镌刻校友、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总政直属工作后勤部部长申万胜将军题写的校训,背面则镌刻老校长廖忠毅对校训的精辟诠释此外,金沙一中还邀请了县内外书画名家,为学校作了 100 余副书画精品,装裱后放置于教学楼廊道,并镌刻了数十块文化石,摆放在学校醒目之处,使之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以硬件软件建设为突破口,致力完善学校各项建设自 2004 年以来,金沙县委、政府先后在金沙一中投资了 2500 多万元,全面改造旧校舍,修建了厚德楼、知行楼和启智楼等,校园总面积达 63243 平方米,校舍面积达29911.4 平方米,绿化面积达 12350 平方米,办学规模扩大到 53 个教学班,近 4000 名学生,196 名教师,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创办优质高中教育奠定了基础目前,金沙一中有能满足学生使用的“4-4-2”理化生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准备室 5 间,保管室 10 间,危险药品库 1 间及相应的仪器、药品、模型、标本等设施设备;有多媒体教室 20 间,微机室 3 间,校园网办公室 1 间,安装有微机的办公室25 间;有 40 个座位、148 种报刊的教师阅览室;有 240 个座位、82 种报刊的学生阅览室;有藏书 83250 册的图书室 3 间;有电脑 83 台、电子图书达 130 万册的电子阅览室 2 间;有宽大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可同时容纳 520 人……而在学校的安全问题上,金沙一中在校园内安装有 16 个红外线摄像头,对整个校园实行 24 小时监控。
2010 年,金沙县政府已立项投资 2000 余万元,改扩建金沙一中学生宿舍和食堂完善的硬件设施,为金沙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构建全方位管理体系近年来,金沙一中领导班子狠抓规范化管理工作,并逐步过渡到精细化管理,主要做法为:其一是实行教学目标责任制学校与各班主任签订包括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责任状,确定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将目标分解到各班,做到人人出力,个个尽责其二是切实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建设、提高课堂效率学校健全教研组长的责任落实和目标考核,切实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全程监控,落实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和教师,将教学内容、专题研讨和资料使用作为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三是推行“三线管理” ,切实抓2好督导中心的动态监管和教务处常规管理,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认真,认真组织考试”为内容的教学“五认真”的落实,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完善以高效率监管为重点的跟踪机制其四是实行严格的月考、半月考制度金沙一中所有考试完全按照高考模式组织进行,评卷实行流水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务处人员统一登分,质量分析在试卷改完后立即上交,任课教师及时向学生做出评估讲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考氛围。
将考试制度化,这是金沙一中精细化管理的突出彰显,也为金沙一中的高考年年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师资培训为载体,大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赢得良师才能赢得新世纪的教育” ,金沙一中把打造一支专业过硬、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作为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力争干部有一定政策水平,实践水平,教师有教艺精湛的素质仅仅2009年,金沙一中就安排100余名教师接受地级以上的网络班主任培训,全体青年教师进行高考试题过关考试,并全员参加地区组织的学科业务考试,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成长金沙一中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培训机构或名校签订培训协议,已经委派近100名把关教师到北京、重庆、大连、青岛、宁波、贵阳、遵义等实地学习金沙一中切实加大“请进来”的培训力度,清华大学贵州招生组组长吴学安教授、北京大学副教授付勇博士、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赵玉芳博士、成都武侯中学校长李镇西博士、北大附中王铮校长、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总校长、重庆一中新作文专家周鹏老师等名流均被邀请到金沙一中进行学术讲座同时,教育厅联系5名美籍教师对金沙一中外语老师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今年2月,金沙一中英语骨干教师颜应强被委派到英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为学校转变固有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学校有中学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39人,中学一级教师56人;省级骨干教师6名,地级骨干教师21名;地级教学名师2人,县级教学名师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地管专家1人,地级“十佳”师德标兵1人,地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6人以教育改革为动力,切实加大校本教研力度金沙一中一直倡导并大力促进校本教研,成果显著编辑出版教师论文集《杏坛缀珠》与《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该校语文教师毛永健主编的《满分作文万能素材套用》 、 《满分作文领航》 、 《高考作文万能模块套用》共计130余万字,收入“高考领航”丛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反映很好金沙一中的研究课题《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的实验探索于研究》获毕节地区三等奖, 《红色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及《课课程理念下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入选2008年省教科所立项研究课题以高考研究为平台,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金沙一中注重抓管理,出效益,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金沙一中的教育工作呈现出了一片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象,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在毕节地区前茅,高考上线人数逐年稳步上升:2008 年,重点 130 人,二本 362 人,清华 1 人;2009 年,重点 192 人,二本 437 人;2010 年,重点188 人,二本 525 人,最高分为 635 分。
截止目前,金沙一中共有 10 名学生考上清华,2名学生考上北大其中 1995 年,李蕴瑶荣获贵州省理科第 3 名1999 年,李果荣获贵州省理科第 3 名,罗渊荣获贵州省理科第 10 名特别是 2003 年高考,陈亮、周鑫鑫两名同学分别考上清华、北大,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自 2000 年以来,金沙一中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达 250 余人次为此,学校捷报频传,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省政府授予 “贵州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委、省政府授予 “红旗文明单位”,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分别授予 《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授予全国重点科研课题“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3校”,省教育厅、教育工会授予“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省教育厅和省环保厅授予“贵州省绿色学校”称号,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试点工作”先进学校称号,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中小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10,省总工会授予优秀“职工书屋”称号,省教育厅授予“高中新课改样本校”称号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十年的风雨无阻,七十年的日夜兼程,金沙一中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合格中学生 2 万余人,其中有近 1 万人被输送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学习深造万里欲乘风,青山路更遥,我们坚信,金沙一中将以“海的心胸,山的信念” , “直挂云帆济沧海” ,去创造一个属于金沙一中的更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