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国际机场东移的地理环境分析.pdf
3页1 浦东国际机场东移的地理环境分析陈吉余, 李道季, 金文华(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1、 引言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是以浦东开发为龙头, 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国家目标的需要1995 年这项工程通过规划、设计即将施工之际, 笔者根据多年长江河口研究、海岸带调查和国外滨海地区机场的考察, 提出将这个机场建在海堤之外、潮滩之上的建议得到上海市领导部门采纳, 修订了方案, 向东移动于零米线(吴淞零点 ) 上筑坝促淤, 3 年围淤1816 km2 新围的土地用于机场建设, 需要清除湿地绿滩, 环境的改变对候鸟迁徙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 于长江河口九段沙上实施生态工程, 使得机场湿地适时互补, 候鸟栖息环境置换这项工程开创了世界机场建设与生态工程同时并举的先河, 也为国内大型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所少见2、浦东国际机场何以要东移浦东国际机场是作为“一市两场、两位一体”的上海机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原规划位置在浦东江镇、 施湾和南汇的祝桥、 东海诸乡滨海地带海堤之内(图 1);设计规模 : 年 8 000 万人次旅客、年500 ×104 t 货邮的吞吐量; 用地面积近期工程为10108 km2, 远期工程32100 km2 , 合计需要用地42108 km2。
上海土地资源严重短缺, 全市面积6 340 km2 ,除港澳特区外, 是全国最小的省市近40 年来城市迅速发展, 基本建设用地近1 514 km2为弥补土地量不足, 作了很大努力, 近 40 余年共围土了733 km2 二者相抵, 土地资源增减严重的负平衡(图 2) 但是, 上海位于长江河口, 地理位置优越长江以每年4186 ×108t 泥沙输送海洋, 除一部分扩散外海, 沿岸流携带远扬外, 另一部分则沉积在拦门 沙及水下三角洲地区因而长江口的滩涂淤积后备的土地资源非常丰富上海市沿海潮间带和潮下带的资源面积数据显示, 零米以上90412 km2 , 而分布于浦东和南汇的边滩面积即为18719 km2根据上海市有丰富的滩涂资源, 而机场工程又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提出浦东机场东移的建议其理由有下列数端:1)减少耕地的占用;2)滩涂广阔, 机场有发展余地;3) 飞机起降没有高层建筑的影响;4) 可以减少城市噪音;5) 减少迁徙鸟对机场安全的隐患;6) 符合长江河口的发育规律, 而且对河口治理有利国际上在海滨湿地上建机场的实例甚多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建于牙买加区的湿地上, 旧金山机场建于旧金山湾的滨海湿地上, 日本大阪的关西机场更是在20 m 深的浅海中修建的。
就是国内的澳门机场、香港新机场也都是辟山填海建成的因此浦东国际机场建于潮滩之上是可行的, 也是有例可循的3、机场东移、利用潮滩, 符合长江河口的发育规律机场东移方案, 即向海推移700 m , 设计中第一期促淤造地7 km2 , 第二期6 km2 这样大面积地利用潮滩湿地, 对长江河口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对长江河口发育模式的研究: 长江口的南岸边滩不断淤涨外伸, 北岸则沙岛并岸, 靖江的马驮沙如此, 海门诸沙、启东诸沙亦复如此, 就是现在的崇明岛也有向北并岸的趋2 势长江河口因此束狭了2000 年前,河口宽约180 km , 现在启东嘴到南汇嘴为90 km河口河槽在束狭过程中加深, 三角洲相应向海伸展历史记录中的上海南边滩是不断向海伸展的机场东移建于潮滩之上的建议被采纳后, 一期围涂造10 km2, 现已促淤造地1816 km23、机场东移、利用潮滩, 符合长江河口的发育规律机场东移方案, 即向海推移700 m , 设计中第一期促淤造地7 km2 , 第二期6 km2这样大面积地利用潮滩湿地, 对长江河口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对长江河口发育模式的研究: 长江口的南岸边滩不断淤涨外伸, 北岸则沙岛并岸, 靖江的马驮沙如此, 海门诸沙、启东诸沙亦复如此, 就是现在的崇明岛也有向北并岸的趋势。
长江河口因此束狭了2000 年前,河口宽约180 km , 现在启东嘴到南汇嘴为90 km3 河口河槽在束狭过程中加深, 三角洲相应向东海伸展4、机场东移生态工程的效益从经济效益来看,机场东移, 使机场增加围出滩涂的土地1816km2 , 仅一期围海造地工程少征用耕地一项, 就节约490 hm2 , 按当时征地费扣除围海造地各项费就为机场建设节约316 × 108 元从社会效益来看,主要有:(1) 减少了5000 户的搬迁, 使望海路一条街得以保存下来既节约了大量搬迁费用, 也使得机场能够及时施工, 从而保证了机场的完成期限2) 给机场发展预留了空间如前所述, 机场附近自然淤涨速率为20 m/ a , 人工促淤600~ 700m 宽度的潮间带, 3 年全部淤平, 反映出这里人工促淤速率高于自然淤涨速率30 余倍而且围堤之外, 滩面重新塑造, 滩地继续淤涨, 给机场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3) 机场外移, 消除了高层建筑物对飞机起降的威胁4) 机场外移, 大大减轻了飞机噪声对城镇居民的干扰大于70 dB 的负荷等价平均感觉噪声水平分布基本在川南奉公路以东和近海范围5、小结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贯彻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社会经济的发展, 必然会遇到资源和环境之间出现的一系列矛盾, 以及基础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上海市利用了长江带来的泥沙给土地资源补给的优势, 拓展了空间资源上海市关注湿地沼泽生物多样性在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矛盾, 从而在大型工程建设的同时, 启动了生态工程的建设,使资源—生产建设—环境间得到合理而又协调地发展大型市政建设工程与生态工程同步进行, 在国内所少见 同时也开创了机场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的世界先例上海国际机场东移与九段沙生态工程建设是对上海市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一项探索工作, 也是对解决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难题上的一项尝试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