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素禀赋理论.ppt
24页第第 三三 章章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第1节 H-O理论概述v理论的提出v模型假设v相关概念一、理论的提出比较优势是如何比较优势是如何产生的呢?产生的呢?【美国林木产品劳动生产率比加拿大高,美国林木产品劳动生产率比加拿大高, 但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林木产品但加拿大向美国出口林木产品 ??】【美国纺织产品劳动生产率比中国高,美国纺织产品劳动生产率比中国高, 但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产品但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产品 ??】 H-O模型的最先提出者Bertil Ohlin ,1899-1979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Eil Heckscher,1879-1952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factor-endowment theory “两国在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差异两国在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差异是比较成本之差异,因而也是国际贸易是比较成本之差异,因而也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不可或缺的条件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一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结合比例与另一是一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结合比例与另一种商品的要素结合比例不同。
种商品的要素结合比例不同 ” ——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二、H-O模型的假设v以2×2×2的模型为分析的基础 v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但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不同v两国需求偏好相同v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v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v在一国内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v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v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且要素总量不变v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v要素密集度不可逆转要素禀赋的判断方法:v物质定义法(physical definition)v价格定义法(price definition) 判断:判断: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 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 答案:答案:A A国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国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B B国是国是 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要素禀赋要素禀赋A国国B国国劳动劳动1230资本资本4860例:下表为例:下表为A A、、B B两国的资本和劳动的分布情况两国的资本和劳动的分布情况部分国家和地区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以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国家或地区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国家或地区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瑞 士73,459美 国34,705德 国50,116意大利31,640加拿大42,745中国台湾25,722澳大利亚37,854英 国21,453日 本36,480韩 国17,995法 国35,600墨西哥12,900生产小麦投入的生产小麦投入的 所占的比例最大所占的比例最大――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投入的生产纺织品投入的 所占的比例最大所占的比例最大――称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称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计算机投入的生产计算机投入的 所占的比例最大所占的比例最大――称计算机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称计算机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芯片投入的生产芯片投入的 所占的比例最大所占的比例最大――称芯片为知识密集型产品;称芯片为知识密集型产品; For example土地土地劳动劳动资本资本知识产权费知识产权费 在X、Y两种产品中,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3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12单位,生产一单位Y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2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2单位。
试判断X、Y属于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答案: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例题例题第2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vH-O理论的核心思想vH-O理论的推理过程vH-O定理的几何说明vH-O模型的意义二、H-O理论的推理过程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技术(相同)生产要素的价格要素的供给要素的派生需求(相同)商品的最终需求(相同)消费者偏好(相同) H-OH-O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基础: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基础: 国际要素禀赋差异国际要素禀赋差异要素禀赋要素比例要素价格成本劳动力土地劳动力土地日本小麦151日元4日元21日元纺织品10114日元澳大利亚小麦152澳元1澳元7澳元纺织品10121澳元练习:v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 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v分析:(1)哪个国家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丰裕的国家?v(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v(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和多少食品?v(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 参考答案v(1)由于160/100大于120/80,所以A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
v(2)由于生产衣服的资本和劳动比为1/3,生产食品资本和劳动比为2/2,1/3小于2/2,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食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v(3)设生产服装和食品分别为x,yv对于A国,x+2y = 100 3x+2y = 160 v解得 x = 30 y = 35 v对于B国,x+2y = 80 3x+2y = 120 v解得 x = 20 y = 30 v(4)A国会出口服装,B国会出口食品因为A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而衣服相对于食品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A国出口衣服,进口食品同理,B国会出口食品而进口衣服 第3节 H-O理论的扩展v狭义的H-O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v广义的H-O理论:H-O理论、H-O-S理论、S-S定理和雷布津斯基定理一、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 萨缪尔森在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19481948)一文中,在)一文中,在H-OH-O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定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由贸易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为赫克歇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为赫克歇尔尔—俄林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萨缪尔森定理(H-O-SH-O-S定理)。
定理)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芝加哥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学士(19351935)) 哈佛大学硕士(哈佛大学硕士(19361936) ) 哈佛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19411941))19471947年第一届克拉克奖获得者,年第一届克拉克奖获得者,1970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经济学》》--------当今世界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当今世界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已再版学教科书,已再版1717次,是继穆勒次,是继穆勒《《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18481848)、马歇尔)、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18901890)之)之后的第三部经典教科书后的第三部经典教科书凯恩斯宏观凯恩斯宏观+ +传统微观传统微观“新古典新古典综合派综合派” Paul A. Samuelson, 1915A A国(国(L L丰裕)丰裕)商品商品X X商品商品Y Y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出口出口X X进口进口Y Y扩大扩大X X生产生产减少减少Y Y生产生产要素投入增加要素投入增加释放要素释放要素需求较多的需求较多的L L需求较少的需求较少的K K供给较少的供给较少的L L供给较多的供给较多的K KL L价格上升价格上升K K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B B国(国(K K丰裕)丰裕)商品商品X X商品商品Y Y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进口进口X X出口出口Y Y减少减少X X生产生产扩大扩大Y Y生产生产释放要素释放要素要素投入增加要素投入增加供给较多的供给较多的L L 供给较少的供给较少的K K需求较少的需求较少的L L需求较多的需求较多的K KL L价格下降价格下降K K价格上升价格上升Ø国际贸易没有开展时A国L丰裕,L价格相对较低B国K丰裕,K价格相对较低Ø国际贸易开展后A国L价格上升,K价格下降B国K价格上升,L价格下降两国生产要素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价格的均等For exam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