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班级生活墙的优化.docx
5页谈幼儿园班级生活墙的优化【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 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环境作为一种“隐 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环境创设已逐渐成 为幼儿园工作的重点现在幼儿园的生活墙面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我 们老师在创设生活墙面的时候却出现了呈现内容过于形式化、幼儿参 与过于表面化、只呈现幼儿活动而忽视幼儿的活动过程等实践误区, 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结合班级工作的实 践,共同协商,重在参与;随机应变,积极互动;关注个体,记有妙 招等策略,就存在的问题对班级的生活墙面进行优化,使幼儿真正做 到我的生活我做主关键词】生活活动;生活墙面;创设;优化 杜威曾经说过:“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 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是个体在参与、体验与创造中,利用环境自 我更新的历程《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再一次提 醒了我们: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一日生活中进行的,一日生活的各 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一、生活主题墙的价值(一)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墙面能帮助幼儿建立有序的生活常规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墙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 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教师和孩子一起布 置班级生活主题的墙面环境,可以诱发孩子的积极行为,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孩子们比如,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之后张贴在明显位置的“入 园四步曲”,孩子们在入园的时候一抬头就能看到,给与孩子一定的 暗示,从而能引导孩子们入园学习生活的常规二)多种形式的生活墙面记录了孩子们生动的探究过程 生活墙的创设不仅能推动课程的生成、开展,它还能成为幼儿学习探 究的一种“记录板”,在每次的发现和讨论之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 将活动内容、探究结果以照片、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班级环境 上,以此来呈现整个生活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借此帮助幼儿梳理、 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它真实地记录下幼儿和教师的学习过 程和结果,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二、生活墙创设的实践误区(一)生活墙呈现内容过于形式化 教师们为了达到充分展示的目的,将收集的资料、照片一并往墙上贴, 一幅主题墙既是资料墙又是幼儿的活动展览墙,贴满了、丰富了,却 成为了一面名副其实的“花墙”如生活墙上的展示内容,老师将孩 子们的活动照片分成了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四大块的内容张贴 于墙上,并附上文字的说明,看起来紧紧围绕《指南》的精神在开展 活动,殊不知生活墙不只是一面展示墙,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对幼儿有教育功能的墙。
在这个班级的生活墙上我们看不到孩子们的 学习过程,只能看到班级老师自己对《指南》精神的领会,形式化地 将孩子们的活动以照片的形式呈现二)只呈现幼儿活动,忽视幼儿的活动过程大多数教师在创设生活墙时是只求“有”,而忽视了生活墙的教育价 值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的老师花了一番心思布置我们的生活墙:拍 照片、查找资料等等一学期结束之后,生活墙上出现的还是学期初 的内容,还是我们孩子在活动、在做事,我们没有看到孩子们在发现 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们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变化和 进步,久而久之这面墙就会受到忽视,既占空间又挡视线,完全起不 到墙面隐性教育的作用,有不如无三、生活墙创设的优化策略(一)共同协商,重在参与在生活墙创设中,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原则,让幼儿成为环境的 主人在生活墙的策划阶段,幼儿可以通过谈想法、提建议等方式和 教师共同策划内容丰富的主题墙在其中,幼儿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不 仅得到了尊重与认可,而且在教师的协助下成为了现实最后,在交 流分享生活墙内容的过程中,幼儿也能获得有益的发展二)随机应变,积极互动 生活墙的创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有着发展变化的过程它记录着 幼儿活动和经验的建构过程,所以在老师幼儿共同创设生活墙的时 候,要善于利用孩子们的关注点来进行。
如孩子们非常关注的星星墙, 在开学初的时候和孩子们有个约定,我们每隔 2个星期统计一次,得 到 8 颗星的孩子可以兑换超市里第一层的小礼物(我把超市里的物品 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类),得到 15 颗星的孩子可以兑换第二层上的 礼物,得到 20 颗星的孩子可以兑换第三层里的礼物……所以在平时 孩子们会把自己得到小星星奖励全都贴到星星墙上为了让我们的生 活活动更有序更自主,星星墙也冠上了“比比谁的被子叠得好”“比 比谁的衣服塞得好”“比比谁的小手更干净”,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兑 换过程中学会了关注自己也学会了关注别人,还会时不时地比一比, 不仅与墙面进行了很好互动,还在互动的过程中有了社会、科学等方 面的发展又如在中班《小鬼显身手》的主题里,经过和孩子们的探讨,发现需 要孩子们自主管理的地方其实蛮多,于是创设了“劳动最光荣”的墙 面,设立了四个管理员:餐桌管理员、洗手管理员、漱口管理员和区 域小记者,请孩子们自主选择这个星期自己想担任的角色并将自己的 名字贴在相应的名字栏里,并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自主“履行”自己 的责任,每隔两周更换一次又如餐后活动的选择,也是在孩子们自 主商定的基础上,由孩子们自己创设自己绘画,一段时间更换一次, 既很好地和墙面进行了互动,又使孩子在园的生活有序开展。
三)关注个体,既有妙招 在班级里,由于每个家庭的教养方法不同,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 总会有一些体质特殊的孩子,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多加关注,做好保育 工作,班级的温馨小贴士就应运而生了,不仅方便了下午带班的老师, 省去了交接班时候的口头交接,也避免了老师忘记家长的交代在创 设温馨小贴士的时候,设置了“我要多喝水”“我要多休息”“我不 能吃虾”“我要吃药”等板块,为的是更具体地去关注每一个有需要 的孩子在这块内容里,我们可以鼓励我们的家长来共同参与管理, 以方便贴的方式把今天孩子的特殊需要写下来,如“XXX小朋友今天 有点拉肚子,请不要给他多吃流質的东西 “XX小朋友今天还没 有拉粑粑,请老师提醒等等,既方便家长又方便老师 总之,《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生活墙面的创设正在老师们的不断实 践中挖掘和梳理经验,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索和 研讨希望每一位教师能真正走入幼儿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做出 正确的价值判断,服务于幼儿成长的需求,尊重与认同幼儿的身心发 展,倾注我们的智慧与爱心,最终为幼儿的终身生活与学习奠基,真 正做自己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