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doc
9页青少年消费观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观产生了变化,其中当代青少年的消费观变化尤为显著青少年受到周边新事物的影响较大,而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社会关系〞下难免会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成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因此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为加强对我县青少年消费的指引,布尔津县团委于今日在高级中学及县初级中学进展了青少年消费意识问卷调查,本报告对调查结果进展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指引青少年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策略一、调查目的 消费从目的上看,主要可以分为生存性消费〔如衣、食、住、行等根本生活成长需要的消费〕;享受性消费〔如时装、美食、高档电器、美容等〕和开展性消费〔如学费、学习用具、书刊的费用等〕青少年几乎是纯粹的消费者,每天都有消费行为特别是步入中学后,消费行为同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是由父母决定,现在大局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消费误区故本次调查选取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来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状况二、 调查内容〔一〕消费倾向 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生活内容多姿多彩的同时,也使消费活动趋于复杂化。
中学生成为消费大潮中一群特殊的消费者他们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又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根据调查,我县中学生每月零花钱大都在100元以上,初中有38%的学生每月花费在300元以上,而在高中这个比例到达了54%这些钱他们到底怎么消费呢.调查发现,零食、书刊和衣服是他们常买的东西他们买的书一般为报刊杂志,小说和参考书调查显示,中学生拥有的比例在初中和高中分别为34%和74%,并且话费也占到了他们消费的很大比例,甚至分别有6%和12%的初中、高中生每月仅话费就到达100元以上可见他们的消费有很大的随意性而每月消费有规定的同学,随时向父母要或是突然决定消费的人占大多数在记账、理财方面,均有70%的学生表示并无记账理财的习惯并有过向同学借钱的情况可以看出,在他们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二〕消费误区 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主要是:追求新颖和时尚,突出个性和自我,崇尚品牌和名牌,注重情感和直觉,喜欢攀比和超前经过问卷调查,我县中学生的消费误区集中表达在:盲目从众、攀比成风和奢侈浪费 1、盲目从众就是看到别人都买的东西,自己也随大流去买,而买的东西往往并不需要别人说好的东西,别人都买的东西,有时也并不见得好,即使这些东西比拟好,也不一定符合你自己的需要。
当问及“你的消费观来源〞这个问题时,有60%的人是有自己主X,16.6%的人参考同龄人,19.1的人参考父母而对于明知道并不需要的物品,仍有近20%的学生会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购置实际上,消费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方案,要基于自身的需求,保持冷静的头脑,防止盲目从众的消费行为 2、攀比是个人为了与某人比上下争面子,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经济能力,超前超标花钱购物例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自己就也想买看到同学穿名牌衣服,自己就想要一套牌子更“亮〞的衣服既然是学生,就应该保持朴素、纯洁的本色,消费购物应量力而行,不应该刻意追求名牌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也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调查发现,在同学过生日的问题上有32%的学生认为一定要送礼物,不然会没面子在初中有36%的学生还会选择自己制作礼物,而到高中这一比例仅剩10%广阔青少年应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有选择地进展消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社会上流行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自己也没有必要去赶这个潮流还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利用,不要花冤枉钱 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远是真言。
〞中学生在消费中,喜新厌旧、奢侈浪费的现象也较严重有的同学使用的东西几乎是月月更新,文具盒换了一个又一个,书包买了一个又一个,各种笔已应有尽有,还是一有新式样就买请同学吃饭的问题上,有56%的初中生选择在家里,而在高中生中有48%会选择在饭馆里可见铺X浪费这一情况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也变得更加显著青少年的消费全来自家庭的供应,要树立以俭为荣,以奢侈和浪费为耻的消费观乐观的是有超过60%的学生认识到青少年当前的消费有时较为奢侈,并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消费一般应以经济实惠为主或兼顾实惠和高标作为中学生在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生活、学习条件后,应该想到勤俭节约的美德,自己节省一点,父母的负担就可以减轻一点挥霍父母的劳动所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导致出现误区的原因分为外界环境因素和学生的自身因素往往外界环境在影响人们的各种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原因主要是:其一,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学校的围墙只能减弱来自社会刮起的享受之风,却不能阻挡它的侵蚀,学生免疫力较差,难免会受影响其二,父母的溺爱扭曲了学生的消费观为人父母者普遍存在着补偿心理,他们过分关心孩子的吃穿玩乐,对孩子过分溺爱,这也是造成学生走入消费误区的原因之一。
为了让学生认识并改善它们,就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当代青少年正确的消费观应该是:1、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的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X浪费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开展3、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4、必须发扬艰辛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加强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青少年中的高消费现象,扭曲了孩子间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他们的安康成长现代社会商品信息多、变化快,处于生长开展中的青少年分辨力不够,自制力弱,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理财是人生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好投资理财是走向社会、效劳社会的重要根底 勤俭节约、艰辛奋斗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民反对奢侈,认为它是亡国、败家、堕落的重要根源要教育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离不开自强不息,艰辛奋斗的精神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生产水平较低,我们必须依靠全过人民团结一致,发扬艰辛奋斗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现在我们还没有理由享受高消费,过奢侈豪华的生活贵俭〞、“俭以养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格言警句是长期生活经历的结晶。
它在今天仍为我们的消费行为指明正确方向还要在学生中展开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学生胸怀祖国,树立远XX想,把个人成长和国家富强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富裕和集体的富裕联系起来,正确处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在安排好物质消费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消费2、树立正确金钱观正确对待金钱,自觉抵抗“拜金主义〞钱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任何对待钱,怎样利用钱,却是有好坏之别用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追求高消费,仰慕“大款〞们的“潇洒〞和“气派〞等等,这都是错误的金钱观赚钱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并不是为了赚钱有钱时应都一分责任感,而不是任意挥霍很多有钱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而把大量的钱捐给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希望工程中学生就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消费观念的正确树立需要学习消费消费学习既是知识方法的学习,也是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学习通过消费学习要让青少年学会合理安排个人开支,了解和学会方案家庭开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1〕应该让孩子了解家庭收入和支出,认识到金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艰辛的劳动 现在不少青少年不知道家长争钱的辛苦,一局部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常在家庭经济紧X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消费需求,造成家庭经济紧X。
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理解家长在开销上的节省和限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有助于孩子克制攀比心理和乱花钱的毛病〔2〕花钱要有节制,不要挥霍浪费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培养节省的美德 让学生明白“别人有的也可以没有〞,“人穷不一定志短,有钱未必有志〞单纯限制不是解决孩子乱花钱的好方法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X围内,由孩子掌握自己的日常开支,这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方案花钱 有钱也需树立节省观念,不可超前消费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通过劳动为社会、为家庭创造财富,衣食住行和承受教育要靠父母和国家承当,所以没有理由在生活消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引导青少年不攀比,不追求时髦,不追名牌对于孩子的不适当要求,家长应敢于说“不〞〔3〕教育学生金钱不是万能的 应该让学生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是错误的金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东西比金钱还重要如:对祖国的忠心、对父母的孝心、对朋友的关心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有钱可以买来物质,却买不来精神和道德;有钱可以去拉拢别人,却买不来真正的友谊并且应该让孩子懂得:我们的钱必须靠老实的劳动换取,任何歪门邪道的钱都不能要。
三、调查体会〔一〕指导青少年正确的消费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性消费和开展性消费,而不应该追求过多的享受性消费他们经济上还没有独立,正处在学习的大好时机,如果享受性消费失控,只会影响学业,养成游手好闲的坏习惯1、精神性消费教师和家长都要正确引导学生买书、杂志等精神性消费,从小培养他们读书看报的习惯他们用零花钱一本一本的积攒,长大了就会有一批相当可观的藏书2、开展性消费我们要指导学生把零花钱省下来交学费,买参考书,用于求学,增长知识这种消费是为了他们将来的开展而进展的消费学生自己交学费上学,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时机3、交际性消费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往往会送点礼物,这是中国的传统可以鼓励让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礼物,指导他们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礼品这种消费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4、道德性消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旦知道他人有困难,人们都愿意伸出友谊之手,拿出自己的钱捐助和、给有需要的人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省下零用钱支援灾区,捐给“希望工程〞在学校里主持捐款活动时,有不少学生向家长要钱,这不是学生的道德,而是家长的道德如果他们能用自己省下的钱募捐,献爱心,那才是他们高尚道德的表现。
二) 提高青少年合理消费的能力 做到消费适度合理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在正确消费观的指导下,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和提高 第一,养成勤俭节约,艰辛朴素的好习惯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决不花钱去买 第二,能对广告宣传进展分析和鉴别,防止消费中的冲动性和被动性在准备购置消费品的时候,先想一想,自己是否需要,是否有消费实力,商品是否耐用,再决定是否购置 第三,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展消费,以培养自己业余爱好 第四,在购物时,要货比三家,尽量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第五,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发现自己买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或是缺斤少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公商管理、消费者协会都能帮助我们解决纷争矛盾四、结论 综上所述,青少年的消费观念误区较多,家长的关心缺乏,学校教育不够,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行为的引导,增强他们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为他们的安康成长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