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敢【于局长勇敢】.docx
4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勇敢【于局长勇敢】 斯大林是谁?无须多说,全世界的好人坏人都晓得他于局长叫于再清,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论级别,斯大林比于局长高出很多论胆识,斯大林一生敢做敢为但勇者千勇,必有一怯,某次大会,斯大林就“怯〞了一回 那次大会,有一项重要内容:给一个叫萧斯塔科维奇的人颁奖萧斯塔科维奇(1906-1975),苏俄乃至世界最宏大的作曲家之一但是,他再宏大,也宏大不过斯大林此刻,斯大林就坐在台下,稍稍仰头,翘着那撮有名的胡须,微笑,期盼,不怒自威左右身后,是文武百官,以及其他能代表人民的人 萧斯塔科维奇登台,发表获奖演说他说:“我所取得的成果,应当归功于……〞这时,萧氏停顿了一下全体在场的苏联人以为,接下来他会说,应当归功于斯大林、归功于国家、归功于人民当时的苏联人,不用现教,人人都会这样说 我们这些不在场的中国人,虽然不说俄语、不喝伏特加,但是遇到类似场合,大致也会往相同的方向去想去说因为,我们都是在相同的话语气氛中呼吸、浸润、生长我们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将成果和荣誉归功于路线的指引、领导的正确、国家的关心 可是,萧斯塔科维奇并不这样认为。
他在停顿了一下之后,说出的竟是,他的成果,归功于――他的母亲刹那间,全场静了下来可怜的、听惯了官话的、早被整得没了脾气的苏联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紧急,担忧,以为将有可怕的事情发生要知道,未被“归功〞于己的斯大林同志,他老人家就在现场啊那时还没有电视,即使有,信任也不会出现斯大林的反应画面,出现也得掐掉,苏联老大哥在这方面应当很麻利 惊奇的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萧氏说也就说了,斯大林听也就听了,并没有跳起来批判纠正,而是显得很不敏锐,很不“原则〞,很不英勇 读到这里,各位肯定意识到,我该拿谁去作对比了没错,就是于局长近日于局长在政协会上指责冬奥会冠军周洋的一句话,已使他快速成为焦点人物周洋有句脱口而出的真心话:得金牌“会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这话感动了世界,却让于局长不爽,于是当众批判说:“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完感谢父母就完了〞 于局长此言一出,言论哗然但我要说,于局长比斯大林英勇,至少在这件事上,他比斯大林敢于表达,敢于批判 我无意说于局长像斯大林那样,是宏大的灯塔,人民的父亲(有时也说成儿子,瞧这辈分乱的),我只想说,我对于局长充满感谢之情。
中国的小孩子写作文为什么虚情假意,大言不惭?中国的成年人为什么爱说假话、套话、场面话?中国的官员为何总爱拿国家和人民说事儿?于局长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多年的困惑迎刃而解 国家是什么?国家应为人民而设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论述据此,人民应当排在国家前面如今都说以人为本,换言之,也可说是以人为先周洋的父母是人民,于局长让周洋“把国家放在前面〞,就不大对头了 然而,另一种看法认为,人民虽重,却是由一个个“个体〞构成,需要有人替国家代为组织,代为管理个体人民的利益,随之也被泛化为整体人民的所谓“根本利益〞因此,国家至上,整体至上,人民的根本利益至上这样一来,于局长所说的“把国家放在前面〞,又奇妙地获得了某种正确性、神圣性这还不算完,因为这些“至上〞之上,还有一个“上〞,那就是我们想在心中的领导由于领导被认为代表着国家、全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说到底,只有四个字:领导至上 顺着于局长的话题往下推导,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出,却早已整装完毕,呼之欲出,那就是:要把领导放在前面,不但放在人民前面,而且放在国家前面由此,“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次序就完全被颠倒颠倒就颠倒,千百年来,孟子虽被尊为亚圣,却没谁真正拿他的这句话当真。
国家,人民,根本利益,按说都是好东西可事实上,却经常被当成挡箭牌、糖精水、魔术棒大家都不是傻子和愣头青,出于种种考虑,还是不说破为好于是,假话盛行,空话泛滥,言不及义,一起忽悠 突然间,一个十八九岁的毛头丫头,冒冒失失,说了一句大实话,媒体广为传播,民众大叫其好,于局长却激流涌进,挺身而出,匡正“时弊〞所以我说,他比斯大林英勇周洋小丫头呢,毕竟是中国人,因此比萧斯塔科维奇听劝,领导一发话,很快就改口了 如果萧氏灵魂不死,附在周洋身上,她会不会反问局长一句:我为国家增了光,你为何不让国家感谢我? (标题有改动) ●自荐 插图/代言/小黑孩 第 4 页 共 4 页。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