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导学案.doc
14页第二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具体编排如下例1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3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三、编排特点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位置”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教材创设了许多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例如,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等活动,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建议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平面图上东、西、南、北及起点(观测点)的位置关系。
②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时所起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放假休息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干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一个森林公园玩儿课件出示:主题图)2、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谁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解“定向运动”的含义)3、揭示课题:要想在定向运动比赛中获胜必须弄清每一个点的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要知道图中1号监测点的位置,应以什么为参照物?2、根据方位坐标说出1号点的具体位置3、使用另一种说法表述1号点的位置4、根据方位坐标表述2号点的位置偏 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 )5、说一说确定位置的两个条件是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7页主题图、P1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遗留问题3)1号站的具体位置可以表述为东偏北的方向,大约1千米,还可以表述为北偏东60°,大约1千米这两种说法都不错,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方向和距离是确定位置的两个条件板书)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1、P18页“做一做”2、给小动物安家1)熊猫的家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2)猴子大家在西偏南30°的方向上3)小兔的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上4)松鼠的家在北偏东45°的方向上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思考题)1、教材“练习三”1题2、教材“练习三”2题3、思考题: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
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两个新建项目的位置(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北东西南.起点 1千米 1号 30°方向和距离是确定位置的两条件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第二课时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P19页例2及练习三3、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知道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应的距离2)学会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例如: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先找到中心点与北轴,用画角的方法向东轴找到35°处的点,并与中心点连接、按比例画出150米的距离,最后标上名称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在平面坐标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会绘制平面图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昨天,我们能把一个物体用“**偏**多少度”的方法表示出它的方位,那么如果已经知道了一个物体的方位,你能在图中用点把这个物体画出来吗?(板书课题: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9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请在下面图中把“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用点画出来,并标出名称,画出线段。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过程:先以( )为0°,数( )圈(填内圈或外圈)35°,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 )厘米的长度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方向200米处北东西南.校门过程:先以( )为0°,数( )圈40°,画出角的另一边,再量出( )厘米的长度二)学生自学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1、组内轻声交流“课前我先学”2、组内交流,看看所画的角度和长度是否一致并重点说明操作过程:把( )作为0°,数( )圈,再量出( )厘米引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遗留的问题2、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一个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在画图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条件中的方向,确定0°线和读的内外圈,先画出角,再量出线段的长度,标上名称。
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1)、(2)选做,(3)题思考题)1、画出方向图,并标明物体位置1)让学生画出西偏北20°,距离为2厘米的位置2)东偏南60°,距离为3厘米的位置2、在图中把“艺术楼”、“餐厅”的位置用点画出来,并标出名称,画出比例尺1)艺术楼在校门的正西偏北45°方向150米处北东西南.校门(2)餐厅在校门的北偏东40°方向120米处3)在上图中标出我们教学楼的位置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练习三”p21页3题2、“练习三”p21页2题(1)、(2)题3、“练习三”p21页2题(3)、(4)题4、思考题: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些建筑名称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 北东西南.校门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找出物体的位置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第三课时 位置与方位(1)教学内容:教材P22页例3和做一做,练习四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过程与方法:①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②“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组织学生做“反动作”游戏,进一步复习8个方位2、揭示课题:位置与方位(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 )偏( )约( )度方向上2、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 )偏( )约( )度方向上3、想一想,在描述方位时应注意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 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