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编]中国古代政治用语特色.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850165
  • 上传时间:2017-05-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政治用语特色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时,想到语言在政治方面运用更是巧妙绝伦,或是虚与委蛇,或是直指笔锋我们通过感受和学习了解中国语言特别是政治用语的巧妙、精深,从中感受语用的巧妙性,让人们发现其中的奥妙与技巧在欣赏中国政治辞令的同时学习其语用的技巧以及讲话的艺术,提高个人在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一、 坦率性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坦诚直言例:徐乐上书: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出自《汉书》列传第三十四)【从徐乐上书的内容看,他应当是在武帝元朔至元封年间(公元前 128—105 年)以举贤良而步入仕途的这期间正是武帝北击匈奴、南征南越、频频用兵、武功赫赫的“盛世”时期朝廷内外歌舞升平,议者无不美之而正是在这一片“盛世”的颂扬声中,徐乐面对穷兵黩武、独断专横而又不恤民力的武帝统治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独立思考,他以中国士人所特有的忧患意识,透过“盛世”的表象察隐观变,上书呼吁最高统治者要重视秦亡的历史教训,一字千钧地写下了“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 徐乐在任上的政绩已无从可考,但《汉书》本传中留下了他一篇近千言的上书,这使我们不仅能够从中领略到他“辩知宏达,溢于文辞”的才华,而且还能看到他洞察历史、善观时势的忧患意识。

      徐乐之所以如此分析问题,不仅源于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对秦亡的历史有深刻的思考,而且源于他开阔的历史视野、关注社会进程和命运的忧患意识他深知,政治成败的关键在于民心向背惟其如此,他才敢于针对当时关东百姓因天灾和连年征战而出现负担过重的情况冒死上书,向武帝陈说其中利害他写道:“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他希望武帝能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于庙堂之上”,避免“土崩”之势的形成二、 模糊性模糊性是外交场合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可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正如波兰语义学家沙夫指出的“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 这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 而且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 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 因为我们用以相互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 一)“蜻蜓点水”型有的模糊性语言词义明确, 但语义模棱两可话说一半嘎然而止, 点而不破, 既顾全了对方的面子, 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帝曰:“人生,驹过隙尔。

      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出自《宋史 列传第九》 )【既不伤君臣和气,又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二)“假痴不癫”型例:“满洲勇士,身不离刀,乃是本色康熙帝即位时才 11 岁 “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 当时四个顾命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事众人都敢怒不敢言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必须想办法除掉他他把一些满洲贵族的子弟召来宫中练习武艺,作为自己的亲信侍卫鳌拜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游戏,并不觉得对自己有何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胸无大志,只知道玩耍,便放松了警惕一次鳌拜称病,好久不来朝拜皇帝,康熙便亲自来到鳌拜府中探听虚实他径直来到鳌拜的卧室,发现鳌拜在席子底下藏有利刃,知道鳌拜心怀叵测但他很沉得住气,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说:“满洲勇士,身不离刀,乃是本色 ”鳌拜听了,觉得康熙是个小糊涂虫,便完全放松了警惕,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康熙回宫后,就把那帮孩子找来,说:“大清朝已处于危急关头,你们听我的,还是听鳌拜的?”那些孩子早就不满鳌拜欺上压下的行为,个个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听从皇上的!”一天,康熙召鳌拜进宫来,说有要事相商,鳌拜不知是计,便大摇大摆地来见皇帝。

      康熙便命那些孩子玩摔跤游戏给鳌拜看孩子们玩着玩着,一个个跌打翻滚地到了鳌拜身前,这个抱腿,那个揿手,一个抓住头,一个揽住腰,顿时将鳌拜掀翻在地康熙当即宣告:鳌拜谋反,令监禁听审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雪屯也 (出自《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康熙先假装弱小,然后精心布局,最后一举除掉了鳌拜及其党羽,开始亲政,最后成为一位有为的皇帝三、委婉型例:(汉景帝)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出自《汉书·儒林外传第五十八》 )西汉初年景帝时期,发生过这样的事:辕固,…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于上前辕固与黄生的观点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关政道的两种基本观点:辕固的观点:政权的合法性在于受命于天,而受命于天在于因天下之心,即政权的合法性在于是否顺天因民,得民心是得天下的前提,天下是顺应天下人的天下黄生的观点:君臣上下等级关系绝对不可移易,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天下无疑是君主的天下汉景帝的观点是:学术禁区,不得讨论汉景帝委婉地转移了话头,既避免了臣子之间的争斗,也使避开了尴尬之境地 】四、辩论型(一) 类比型《孟子见梁惠王》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孟子通过类比的方式,向梁惠王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告诉梁惠王“先义后利” ,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二) 反诘型例:“臣闻图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出自《汉书》列传第三十四 徐乐传)“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语出《鬼谷子 谋篇》)正常的谋略,不如出人意料的奇特谋略,因为出人意料的奇谋是变化不定的所以,游说一定要跟他讲究谋略,陈诉利害关系三) 正论型例: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总此十思,弘兹九德文章先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然后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再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其中提到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即“用人” “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总 述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在政治用语方面更是富含巧妙性在当今全球合作的社会,政治用语显得格外重要,巧妙的表达方法能使一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主动从上述论文中,我们学习和了解到中国古代政治用语的巧妙、精深,感受语言的魅力,发现其中的奥妙与技巧在欣赏中国政治辞令的同时学习其语用的技巧以及讲话的艺术,提高个人在交际中的语言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