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单元电子备课.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4018352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8.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 上 册 语文 学科第 八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名称艺术的魅力单元序号8 单 元 教 材分 析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它让我们的耳朵听到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的眼睛看到最亮丽的色彩,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 单 元 学 情分 析学生对艺术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热情,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来教学 单 元 教 学目 标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本组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和实践单 元教 学重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数25、伯牙绝弦226、月光曲327、蒙娜丽莎之约128 、我的舞台1口语交际 1习作八 3回顾·拓展八2教 学 设 计教学课题25、伯牙绝弦教学课时2备课教师邵红英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授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流 程个性设计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 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设计意图: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峨峨兮 / 若 / 泰山 洋洋兮 / 若 / 江河 伯牙谓 / 世 / 再无知音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学生感情朗读此句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表面的。

      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好啊!)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二、品味知音之情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6.感情诵读2──4句7.而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称赞)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琴艺高超、琴艺炉火纯青)8.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9.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

      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10.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11.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12.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三、深悟知音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作业设计: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作 业设 计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绝:①断绝 ②穷尽 ③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极、最伯牙绝琴( ) 斩尽杀绝( ) 绝处逢生( )美妙绝伦( )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善:①擅长、善于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善( ) 多愁善感( ) 善始善终( ) 英勇善战(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板 书设 计25.伯牙绝弦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课 后反 思教学亮点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