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热设施建设验收标准..docx
68页感谢你的赏识聊城市民用建筑供热设施建设验收标准〔试行〕2023年三月感谢你的赏识目 录第一局部 一、二次网技术要求 1其次局部 无人值守换热站建设及验收标准 41 总则… 42 术语… 53 总体要求… 63.1 环境要求… 63.2 安全要求… 73.3 热机系统一般要求… 83.4 掌握系统一般要求… 93.5 计量仪表一般要求… 103.6 电气系统一般要求… 104 换热站设备标准… 134.1 自控系统总则… 134.2 自控系统根本组成… 154.3 换热站自控设备的要求… 184.4 计量系统安装要求… 234.5 通信… 254.6 报警… 254.7 阀门… 254.8 水—水板式换热器… 264.9 循环水泵… 274.10 补水泵… 284.11 变频器… 294.12 管道标准… 304.13 复合式旋流除污器… 314.14 加药装置… 314.15 高层直供设备… 324.16 水处理设备… 324.17 其他测点… 33第三局部 用户采暖系统技术要求 34第四局部 热量表技术要求 39第五局部 工程建设资质技术要求 41第六局部 附件 42附件 1:预制聚乙烯外套保温管及管件技术要求… 42附件 2:固定节技术要求… 47附件 3:套筒补偿器技术要求… 53附件 4:波浪管补偿器技术要求… 56附件 5:井壁密封套管技术要求… 62附件 6:焊接球阀技术要求… 64第一局部 一、二次网技术要求1、用户自建工程必需满足《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CJJ28-2023〕各条文的要求,此外依据以往施工阅历,应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2、热力管道施工局部2.1 管材2.1.1 热水直埋管道承受黑夹克聚氨酯预制保温管,其性能符合预制聚乙烯外套保温管及管件 GB/T29047-2023 的要求,详见附录 12.1.2 钢管公称直径≤DN150 承受无缝钢管,公称直径≥DN200 承受螺旋钢管管道必需符合国家标准,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材质单等质量证明文件2.1.3 一次网管道、弯头、阀门、补偿器等管件承受PN25,耐温≥130℃,二次网为PN16, 耐温≥90℃;弯曲半径R=1.5D 或R=2D 按图纸材料表中要求2.1.4 施工所用的其他管件补偿器、阀门等材料应有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补偿器应符合设计要求2.1.5 鼓舞工艺先进、年限长远的材料、技术的应用2.2 保温2.2.1 热水管道架空段承受二次网用 5cm(或一次网用 8cm)玻璃棉保温,外缠沥青布及白颜色钢瓦2.2.2 架空管道承受玻璃棉管壳保温,厚度大于等于8cm,玻璃棉应分层敷设,每层厚度相 同,承受同层错缝,内外层压缝方式敷设,内外层接缝应错开100~150mm水平安装的管道最外 层的纵缝拼缝位置应尽量远离垂直中心线上方,纵向搭接缝口应朝下用φ1.2mm 双股镀锌铁丝捆扎,捆扎间距 250mm,严禁用螺旋缠绕法捆扎,外缠铁丝网,铁丝网承受直径 60 丝铁丝,孔径 1~ 2cm 见方,设备、阀门、弯头、疏水阀、放气阀、泄水阀、法兰、压力表弯、涡街流量计传感器、疏水阀和泄水阀以及放气阀前管道等处的保温均用5~8cm 玻璃棉管壳依形进展现场切割加工,再将缝隙填充好,外缠裹沥青布〔压力表弯也可承受厚3cm 的橡塑泡沫管保温〕。
管道外保护层承受复合构造,内层缠一层沥青布,外层用厚0.5mm 白灰彩钢瓦铂电阻〔不含接线盒〕、室外压力变送器U 型管、涡街流量计的传感器缠石棉绳保温,外缠沥青布2.2.3 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除应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耐热性一次网≥ 130℃,二次网≥90℃,抗压强度≥0.2Mpa,剪切强度〔含与内管和外管粘结〕≥0.12Mpa,密度60-80 千克/立方米2.2.4 直埋供热管道接口保温应在管道安装完毕及强度试验合格后进展接口处的保温应与管道,管件的保温作法及性能全都2.2.5 接口保温施工前,应将接口钢管外表、两侧保温端面和搭接段外壳外表的 水分、油污、杂质和端面保护层去除干净2.2.6 管道接口使用聚氨酯发泡时环境温度宜为20℃,不应低于 10℃;管道温度不应超过50℃2.2.7 管道接口依据设计文件规定,当工作钢管管径小于或等于DN200 时,宜承受热伸缩带式接头;当大于等于DN250,承受成品高密度聚乙烯电熔套接头连接2.2.8 管道接口保温不宜在冬季进展假设不能避开,应保证接口处环境温度不低于10℃接口钢管及套袖进展预热,接口处应实行防风、雨、雪等遮挡措施,严禁管道浸水覆雪。
接口周 围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2.2.9 发泡原料应在环境温度为 10--25℃的枯燥密闭容器内储存,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2.2.10 接口保温承受套袖连接,套袖与外套管连接应承受电阻热熔焊;也可承受热收缩套或塑料热空气焊,塑料热空气焊应机械施工2.2.11 套袖安装完毕后,发泡前应做气密性试验,升压至20KPa,接缝处用肥皂水检验, 无泄漏为合格2.3 管道施工要求2.3.1 管道施工时,管道接口端面应垂直于管道中心线,接口焊接时,管道必需正对,保证管道中心线对齐管道两固定支架之间管道中心线应成一条直线,坡度准确,管道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2.3.2 管道系统的高点设放气装置蒸汽管道系统的低点设疏水、泄水装置〔架空管道泄水、疏水管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0.4 米,较长泄水、疏水、放气管应加设支撑〕蒸汽直埋管道的疏水外套钢管应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缠玻璃丝布防腐〔“三油两布“〕2.3.3 架空支架及全部钢构件均应除锈后刷两道防锈漆2.3.4 管道组对焊接前,应将管道内的脏物清理干净管道安装完毕应保证管道内无任何脏物、杂物2.3.5 安装的阀门等管件的位置应便于操作、检修,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应便于观看参数。
2.3.6 管道接口处的坡口,组对及焊接要求均执行国家《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36-98〕执行钢套钢管的外套管,按钢制外套管的施工标准进展焊接,全部焊口均满焊钢套管应除锈后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缠玻璃丝布防腐〔“四油三布“〕2.3.7 管道焊接点应进展焊缝无损检验,检验数量应符合《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JJ28-2023〕规定2.3.8 蒸汽直埋管道系统设排潮管,引至路边的电线杆等边上或建筑物外墙边,排潮口高出规划地面 300~400mm排潮管缠玻璃丝布,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做防腐处理2.3.9 管道安装完毕,要进展水压试验,强度试压 1.5 倍工作压力,严密性试压 1.25 倍工作压力,然后进展冲洗,按《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JJ28-2023〕及有关标准执行2.3.10 玻璃棉管壳及外保护层施工应符合 GB50264-202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标准》、GB50126-202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标准》之规定3、土建及井室防水3.1 井室构造图示意人孔,积水坑,爬梯位置,具体布置时人孔远离人行道侧井室盖板一般为混凝土盖板,应低于路面(车行道为 10~20cm,花砖路面为 10~20cm,绿化带内的井室盖板低于地面 20~40cm);井室人孔盖用硅胶盖板,应高于地面 (车行道为 1~2cm,花砖路面为 2~ 3cm,绿化带内的井室人孔盖应高于绿化带沿石 2~3cm)〔高出井盖四周距井盖 1~2 米的范围内用慢坡与原路面找平〕;爬梯均位于人孔下方,其位置应便于人员出入井口。
3.2 盖板用C20 防水混凝土,内掺高效防水剂,设计抗渗等级为S6〔井盖应预制,到达强度后吊装〕3.3 预制盖板安装时在板底座抹 1:2 防水砂浆 20mm 厚,盖板与盖板之间的板缝,用 1:2 防水砂浆灌死抹平3.4 井室面积大于等于 4 平方米时,设双人孔,对角布置〔井室单向长度超过3.5 米时, 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加 2×10#槽钢通长作为钢梁,浇筑在盖板中〕3.5 井壁承受钢筋混凝土构造,井底高度低于地面1 米时〔放气井除外〕,管道穿井壁处应作防水套管3.6 井底标凹凸于地下水高度的井室、四周有下水道或河流等易渗水地段的阀门井、泄水井及安装有流量计的井室, 应做防水处理3.7 管道穿井室墙壁处,应承受成品防水套管,以防井室进水其次局部 无人值守换热站建设及验收标准1、总则1.1 为保证热力站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供热质量,提高集中供热治理水平,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特制定本技术及验收标准1.2 热力站的设计和施工除遵守本标准外,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标准的规定,本标准中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执行1.3 本标准以节能降耗、集中监测、本地掌握、远程掌握为制定原则,建立具有数据采集、智能掌握、智能治理的无人值守换热站,换热站应建设在地上,全部现场实时数据须远传至供热公司平台且可由平台远程掌握为原则。
全部监控系统须上传至供热公司掌握平台为原则1.4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热力站的入口至出口全部设备〔包含管道、阀门、压力管件、检测掌握元件〕、构筑物等的建设及验收热力站入口指一次网至热力站供水门;热力站出口指二次网供、回水总门1.5 换热站建设及验收包括安装、土建、自来水和电缆等接到站外一米范围内相关供热设施, 全部换热站需配备至少 2 具 4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参考换热站占地面积及站内设施数量〕;站内设施材料应符合以下国家标准及技术标准等,换热站建设应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换热站 建设或改造选用的板换、水泵〔含电机〕、高层直供设备、电气、自控等设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假设换热站距离居民楼较近,要求换热站选择低噪音水泵,水泵噪音值不得超过 50 分贝,且每个水泵加装避震喉、避震垫,并对房屋屋顶、墙壁、门窗玻璃等实行隔音措施,至居民楼外噪声级, 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的Ⅰ级标准,不超过50 分贝1.6 换热站总电表必需由供电公司单独安装进站电表,并进展上传至PLC 柜,换热站总电源系统必需与电业局单独结算不得与小区结算换热站补水用水表必需由自来水公司〔水务集团〕 单独安装进站水表上传 PLC,换热站总水表必需与自来水公司〔水务集团〕单独结算不得与小区结算。
1.7 换热站需供给: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厂房布置、供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化学水处 理系统、电气设备及系统、热工自动化、土建局部等具体设计电子版及纸质幅员纸资料,含场地、道路、给排水、力能供给、通讯、施工临时设施、大型吊装设备布置、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 内容换热站需设置单独电气房间、值班室站内设施要求标识管道名称、方向,阀门挂牌,设 备标牌,配电柜内部布置安全合理含防火密封,带检修电源,并设不连续UPS 电源,配置双路互备电源1.8 换热站站内电气热控间及主设备间必需加装匹配功率除湿机、通风设备及自动排污系统, 主设备间检修位置或深井泵位置需加装匹配功率起重设备,换热站应建设门禁系统换热站内应 设置不低于两处地面积水报警装置并于现场PLC 及小区消防系统联动1.9 换热站的自控PLC 系统型号和主模块程序需依据供热公司规定开发程序、规定策略进展无加密设置,并与供热公司上位机协议、数据库类型匹配1.10 标准性引用文件:1) CJJ/55-2023 《供热术语标准》CJJ/T 88-20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