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区域地理学习方法.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6449913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最好“诠释”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可见,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看,区域地理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特别是许多以能力立意的题目均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命题的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考题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整合高、初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学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时失分较多因此,高考地理总复习,一定要重视区域地理分析研究近年的区域地理试题,可以了解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有助于明确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一、运用比较法分析区域的差异性,构建区域的整体性比较法是区域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差异,确实是这样,通过区际、区域内部的对比,区域差异更加凸显我的高二第一堂课是辩论:“南方好,还是北方好”。

      全班分成两半进行辩论,通过课前查阅、收集资料,从自然(气候、地形、水源、土地等)和人文两方面论述,兼顾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性要使学生能对整个区域地理知识了然于胸而不是割裂成每一个单独的区域,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相似的区域加以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构成区域的整体认识如将中国区域与世界某些区域相比较,不仅了解区域的异同点,从而也给中国的区域开发提供启发和借鉴意义我国东北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重工业:东北地区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但近年来有衰落的趋势,这一点和曾经的德国鲁尔区发展历程很相似,在中国地理中也存在很多相似的区域,教学中可以将两者加以比较,从德国鲁尔区的成功转型中找到中国东北未来的发展方向:①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②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③美化环境,整治污染④继续完善交通运输网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很自然的再如流域这种特殊区域,我们都知道我国河流众多,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严重,教学时可以将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与我国大江大河的开发整治加以比较,分析两国河流流域开发条件的异同,进而可以从美国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加以借鉴。

      在中国地理中也存在很多相似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两个三角洲都走在了中国改革前列,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可以比较分析两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从而得出两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异同点二、抓住区域的主要特征,分析其主导因素区域的主要特征是最具本质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突出“暖湿”、东北地区“冷湿”、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按照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我们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教学时紧紧围绕“干旱”这一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主线进行,从而找出导致干旱的主导因素是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然后综合分析深居内陆导致干旱的自然特征,由此分析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影响即形成了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以及西北这种“干旱”导致了荒漠化的原因为了分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我们还可以选择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课外素材做适当补充材料如以区域各项指标的数据(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当然要最新数据(就是距离现在最近)作补充运用这些补充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突出区域特征的原因所在我们在讲述我国重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在新疆,为突出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可以查找国内油气资源储量、产量的相关数据,与其他区域的对比,获得该地油气资源“丰”。

      补充材料还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内容最能突出区域的主要特征而教科书中没有提及的如中东地区的教学中,选取了该地区人打水井,总是打出石油的故事,还有科威特街头随处可见的饮水井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的内容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去寻找他们的原因所在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