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天津静海县师范学校附属艺术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天津静海县师范学校附属艺术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试剂为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参考答案:B略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H2O的质量为18g/ 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克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克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参考答案:C略3. 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H=57.3kJ/molB.KOH(aq)+H SO4(aq)= K2SO4(aq)+H2O(l) H=57.3kJ/molC.C8H18(l)+ O2 (g)=8CO2 (g)+ 9H2O(g) H=5518 kJ/molD.2C8H18(g)+25O2 (g)=16CO2 (g)+18H2O(1) H=11036 kJ/mol参考答案:BD略4. 核磁共振氢谱是测定有机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的是 A.CH3OH B.C(CH3)4 C.CH3COOH D.CH3COOCH3参考答案:B略5.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密度大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D.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科网参考答案:D略6. 误服重金属盐使人中毒,可采用下列那种措施急救( )A.喝大量开水 B.喝大量牛奶C.喝大量氯化钠溶液 D.喝大量葡萄糖水参考答案:B略7. 下列化工生产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氯碱工业 B.接触法制硫酸C.制造普通玻璃 D.工业合成氨参考答案:C解析:各选项涉及的主要反应为:A项,2NaCl+2H2O2NaOH+H2↑+Cl2↑;B项,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C项,SiO2+Na2CO3Na2SiO3+CO2↑;D项,N2+3H22NH3。
8. 下列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 A.H2O B.H2S C.H2Se D.HF参考答案:A9.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6e-+6OH-====3Zn(OH)2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6e-+8H2O====2Fe(OH)3+10OH-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参考答案:C略10.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参考答案:D本题中涉及的反应有:2Al+3Hg(NO3)2===2Al(NO3)3+3Hg,4Al+3O2===2Al2O3,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由题中所述现象“红墨水柱右端上升”,可推知试管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意味着铝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11. 一种有机玻璃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玻璃是一种线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B.该有机玻璃的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可用过滤方法除去CCl4中的少量该有机玻璃D.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C—O键发生断裂参考答案:C略12. 萘环上的碳原子的编号如(I)式,根据系统命名法,(II)式可称为2一硝基萘,则化合物 (III)的名称应是:A.2,6一二甲基萘 B.2,5一二甲基萘 C.4,7一二甲基萘 D.1,6一二甲基萘参考答案:D略13. 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参考答案:B14. 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A.CO2 B.CO C.NO2 D.SO2参考答案:B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中毒.解答:解:A.二氧化碳无毒,故A错误; B.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故B正确;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损害深部呼吸道,故C错误;D.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或)痉挛导致窒息.SO2还会导致糖及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脑、肝、脾等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题目难度不大,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把握好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5. 已知铝与O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反应,且都生成Al2O3。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4Al(s)+ 3O2(g)===2Al2O3(s);△H=-Q1 kJ/mol 4Al(s)+ 2O3(g)===2Al2O3(s);△H=-Q2 kJ/molQ1 、Q2均大于0,且Q1 <Q2,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上述两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②4mol固态Al和3mol气态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固态Al2O3所具有的能量;③等质量的O2 、O3,O2的能量高; ④等物质的量的O2 、O3,O3的能量高;⑤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⑥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5)若准确称取0.9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g,B管质量增加0.5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 参考答案:(1)g、f、e、h、i、c、d(d、c)、a、b(b、a) (2)吸收水分,得干燥纯净的氧气 (3)催化剂,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 (4)使有机物更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CH2O (6)测出有机物的分子量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0分)(1)今有反应 ,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应是 ▲ ,电极反应式为: ▲ ;正极通的应是 ▲ ,电极反应式为: ▲ 2)如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 正极: ▲ 。
参考答案:(10分)(1)H2(1分) H2-2e-+2OH-=2H2O(2分); O2 (1分)O2+4e-+2H2O=4OH-(2分)(2)负极:H2-2e-=2H+(2分) 正极:O2+4e-+4H+=2H2O(2分)略18. 现有下列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碘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糖类、淀粉、油脂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1)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引起干眼症、夜盲症,这种维生素是_____▲_____2)人体摄入某种微量元素过量,可能引发甲状腺机能亢进,这种微量元素是__▲__3)既能为人体提供热量,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的物质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1)维生素A;(2)碘元素;(3)油脂略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将NaCl固体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中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31)步骤①中仪器A最好使用 (填序号)。
A.量筒 B.烧杯 C.容量瓶 D.试管(2)步骤②中是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 ,理由是 3)能否用水代替苯 ,理由是 (4)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上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佛加德常数NA的表达式为 参考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