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空谷金声唐“飞泉”千年古琴献国家.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609655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空谷金声唐“飞泉”千年古琴献国家我家曾有一架唐代古琴,名为“飞泉”,它是我的父亲程宽的收藏 我经常听父亲讲起它的故事购琴少年时期,父亲受到好友的影响,就很爱古琴1939年,父亲在北平 工作,当时他身为北平市贫民工厂厂长,兼任北京阜民建筑股份公司经理 在一次集会上,他听到古琴名家夏溥先牛和管平湖先牛弹琴,引起他学琴 的兴趣夏溥在北海团城组织琴社,管平湖当老师,学生10余人于是 在夏溥的介绍下,父亲也拜管平湖为师,开始学琴因为弹琴,父亲对古琴的兴趣越來越高,想自己买琴夏溥先生告诉 他,东城有一个姓唐的古玩商,有一把唐代古琴,曾有人出价银币2千, 没有买成父亲托人去寻价,这个姓唐的商人要3万元在未鉴定此琴是 否真是唐代文物的情况下,父亲很长时间也未下决心1944年的端午节,父亲和几个商场上的朋友一起吃早餐,在座的有北 平建筑公会会长宋华卿父亲问宋华卿,最近在忙什么?宋华卿说:“山 西赵县有三尊1米多高的铜佛像被盗了,贼赃在前门车站被北平警察局扌II 下有人想拿钱出来把佛像赎出来,请你帮忙疏通关系父亲道:“当然 可以,是谁出钱做这件善事呢? ”宋华卿说:“此人名叫唐绍武,是一个 古玩商人父亲一听,急忙问道:“他是不是有一张唐朝的古琴? ”宋华 卿说:“不错。

      父亲乂问:“您和他关系如何? ”宋华卿一边吃惊地看着 父亲,一边说:“我和他是结义兄弟父亲听罢,高兴地说:“太巧了! 我想买他的古琴,可是一直没有机缘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來全不 费功夫他当即托宋华卿先拿出琴来,请夏溥鉴定第二天,宋告诉他, 唐绍武要价10万父亲说,只要经过鉴定是物有所值,一切好说几日后,父亲听一位朋友透露,因为宋华卿和买卖双方都是好友,已 经把价钱初步商定到5万可是同时洋商也欲高价收购此琴父亲听后, 又惊又喜,立刻去感谢宋华卿的玉成之功第二天,就有一个男青年把琴 送到家,并且叮嘱,如果有旁人打听价格,一定耍保守秘密,就说是20 万父亲请夏溥先生前来鉴定,确认正是一架唐朝古琴父亲非常感谢唐、 宋两人的大方和义气,特地在家里摆酒酬谢多亏几位朋友的多方斡旋, 古琴才没冇流入异邦藏琴“飞泉”琴身红漆美秀,玉轸蚌徽,呈小蛇腹断纹,音响如金石,诚 属神品琴名“飞泉”为草书刻在龙池上;下有一方1. 5寸印,篆刻“贞 观二年” 4字龙池下还有两印,一两寸印刻有“玉振”两字,另一方为 “金言学士卢赞”池旁篆刻有铭文:“高山玉溜,空谷金声至人珍玩, 哲士亲清达舒蕴志,穷适幽情天地中和,万物咸亨。

      它记载了 “飞 泉”的特征,是研究唐琴“飞泉”的珍贵文献飞泉”琴腹内有墨书“古 吴王??一重修”从“贞观二年”的方印看,距今已有1 4 0 0多年的历 史专家说琴上的字迹都是唐人手笔据说,此琴在民国初年为北京琴坛名器之一,曾由古琴藏家李伯仁所 有约在1920年间,李伯仁旅居京师时,遇一位壮士自称高阳剑侠的儿 子,因为其父亲病重,出售一琴、一剑,李伯仁以百金买下,可是古琴凋 敝,遂请义元斋经理张虎臣修理张虎臣一看此琴,非常惊讶:“我还是 在学徒时曾在琉璃厂的来薰阁里见过它,到如今己经有6 0年了,没想到 它还在京城6 0年前,它曾为满清刑部某主事所有但是这个官员既不 懂音律也不懂得欣赏琴,把'飞泉'像字画一样挂在墙上,任它落满灰尘琴家爱琴虽不能说都是视琴如命,但远远胜过珠宝金银的说法是不夸 张的1945年,口木投降后,特务横行,文物稍有名气,主人即被骚扰, 父亲还曾无辜入狱为了保护古琴,父亲将琴藏在一位琴友家中,才躲过 特务们的垂涎虎视1966年秋天,父亲回故乡,因为有病人同行,携带不便,父亲把琴托 付给我保存此时,古琴尚属要“扫除”的封建主义的“四IH”范围,一 般人弄之犹恐不及,因为担心“文革”破“旧”之灾,“飞泉” 一藏就是 7年。

      献琴1979年,时值建国3 0周年,此时国家复兴,拨乱反正父亲外出探 望几个工作在外地的子女,一路上都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感慨万千, 回家后决定把“飞泉”捐献给国家,立刻写信给有关部门1980年5月,8 1岁的父亲接到国务院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接受捐 献通知为了慎重起见,他于6月亲自送琴到北京国家文物管理局委托 故宫博物院代收保管,还颁发了奖状、奖金父亲为此赋诗一首:“捐献飞泉意若何,千年古琴有寄托推出小家 归大家,不肯独乐与众乐民族盛衰关文化,国家兴亡在礼乐但期闻风 能兴起,谁想国家奖励多尾声1984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为了 “飞泉”釆访父亲,请他 弹奏“飞泉”并录音一般国家文物不轻易出库,但是因为他是“飞泉” 的原主人,所以故宫博物院特批录音在故宫中进行因为条件所限,前后 录了两次才成功,这也是父亲最后一次弹奏“飞泉”不久,父亲在从北 京回山西的火车上,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他用“飞泉”弹奏的《流 水》和《平沙落雁》的琴声1400年来,“飞泉”颠沛流离、辗转流传,终于受到党和国家的珍藏 和保护更难得的是,琴音沉细温润,这是它经历了千年以上的自然变化, 也是得益于一代代收藏者的爱护、修缮,才炼成的独特韵味。

      古琴的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也是众多中国乐器中唯古琴才具有的特征这是由于琴的木质软硬、漆灰强度和振动性能的不同,经过 长年演奏而形成的有断纹的古琴,不但琴音透澈,而見外表也十分美观 北宋以来,琴人对此极为重视断纹的形状较多样,在横纹间有竖纹相连 的才能称作蛇腹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