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doc
11页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研读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考纲学习目标(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学习要求重点难点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3.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4.评析我国当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5.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按生产要素分配2.初次分配、再分配、国民收入等概念3.效率与公平教学建议: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重视讲练结合,课堂巩固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填空,形成基本概念;第二步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加强生生互学,师生互动,突破重难点;第三步,通过设置一些典型例题进行巩固强化教学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形成基本概念】(知识问题化,夯实基础知识)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2.按劳分配的范围、对象和地位是什么?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是什么?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5.怎样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6.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7.怎样实现社会公平?8.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第二环节【悬疑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能力】考点一:分配制度[细节梳理]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由什么决定?点拨: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从根本上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但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收入未必是按劳分配收入,请举例点拨:社会保障收入不是凭劳动获得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3.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吗?点拨: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凭劳动获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否则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4.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是全部产品吗?点拨: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是个人消费品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经济意义?点拨: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悬疑激趣]2014年某村民李某根据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以每年1.2万元价格把自家土地流转转包后,加入本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收入2.6万元其妻在本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作,年收入3.6万元李某家吊车、推土机出租年收入10万元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李某家里2014年收入看,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014年李某家庭中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多少?点拨: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按劳分配收入:2.6+3.6=6.2万元;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1.2+10=11.2万元温馨提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股份合作制企业属于农村集体经济[深化探究] 2014年5月21日,四川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西充举行会议肯定了四川省2013年以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试点工作的成效,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要正确把握农村改革的五个重大问题2013年,四川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0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比重很低、贡献很小究其原因,是广大乡村沉睡的各种资源未被充分激活,未能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资本201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并选择了15个县(市、区)进行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财产性收入属于何种分配?四川省实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何经济意义点拨:财产性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四川省实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我国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活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考点演练]1.(2014•天津卷)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2007•海南卷)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3.关于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③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④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要素分配,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重点归纳]1.各种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具体形式(关键词)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总经理、高管、CEO按资本要素分配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租金2.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应弄清以下几点: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于公有制经济内部,而不是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适用按劳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①从生产力角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我国总体生产力 、 、 ②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直接原因)③从市场经济角度:这是 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考点二: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细节梳理]1.强调收入分配公平有何意义?点拨: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收入分配公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2.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哪些问题?点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低,并呈下降趋势居民收入在GDP占比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大大超过居民收入增速初次分配中,我国政府收入比重不仅高于多数发达国家,也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比重则低于大部分国家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加重了中低收入阶层的负担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3.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点拨:必须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要让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应加大财税改革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悬疑激趣]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点拨:解读信息时不仅要解读图表信息,还要解读材料信息解读时要通过数据的对比得出结论或描述趋势,不要出现具体数据读图要领:读整体、读部分、部分部分相对比、有“注”也需解读“注”、有时也需指实质答案:(1)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探究] 在国际上,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在0和1之间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时,被认为收入过于平均,0.2~0.3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
0.4一般被国际公认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针对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我国提出了改革的四大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根据上述信息,我国如何在再分配领域有所作为,才能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点拨:上述信息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大,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大,分配秩序不规范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考点演练]1.(2014•广东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14•全国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3.(2013•天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