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平台、沟盖板制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doc
10页.1.施工准备⑴技术准备①主要执行标准GB50205?钢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JGJ81建筑钢构造焊接规程?GB5117?碳钢焊条?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②进展图纸自审及会审,领会设计意图.编制冷加工工艺,机加工工艺、切割焊接工艺,完成对班组的技术交底⑵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详图,提出准确的主材方案、辅材方案,交供给部门按期保质供给⑶工机具准备根据制作安装需要,制订工机具使用方案,交由机动部门保证供给,见附表2.钢构造制作工艺⑴制作工艺总流程材料检验放样、号料、切割边缘加工组装成型制孔组装成品验收构件验收喷砂除锈、涂装编号焊接和验收⑵材料①钢盖板均采用符合中国标准Q235B级等级钢材,应具有相应的原厂出厂证明文件②钢盖板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③钢构造防腐采用 H06-2铁红环氧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氯化橡胶面漆⑶放样、号料和切割①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及切割、刨边和铣平加工余量②号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 目允许偏差(mm)零件外形尺寸1.0孔 距0.5③气割采用半自动精细切割,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外表的铁锈、污物等去除干净,气割后应去除熔渣和飞溅物。
④气割后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 目允许偏差(mm)零件长度、宽度3.0切割面平面度0.05t且不大于2.0割纹深度0.2局部缺口深度1.0注:t为切割面厚度.⑷矫正和成型①碳素构造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根据钢材性能而定,但不得超过9000C②矫正后的钢材外表,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一)⑸制孔①螺栓孔全部采用C级螺栓孔(Ⅱ类孔),孔壁外表粗糙度Ra不应大于25μm,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 目允许偏差(mm)直径+1.00圆度2.0垂直度0.03t且不大于2.0②螺栓孔偏差超过规定时,不得采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⑹组装①组装前,零件、部件应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围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去除干净②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展,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展③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二的规定④组装顺序应根据构造形式、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⑤当采用夹具组装时,撤除夹具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平整⑥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贴紧,用0.3mm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0.8mm。
⑺焊接和焊接检验①焊工应经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前方可从事焊接工作合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②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渣壳③焊丝在使用前应去除油污、铁锈④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温度进展烘焙⑤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一样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应大于20mm焊接完毕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⑥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⑦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⑧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去除缺陷后再焊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应平缓过渡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应布置在焊道,并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施焊⑨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前方可处理。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外表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⑩所有拼板对接焊缝质量等级要求为二级所有角焊缝,即当焊件较小厚度小于16mm时,采用双面贴角焊,其角焊缝焊角高度为较薄焊件厚度,质量等级要求为三级⑻涂装和编号①钢构造的除锈和涂装应在制作质量检验合格后进展②钢构造外表的除锈方法为喷砂除锈,质量到达Sa21/2级③钢构造外表设计以甲方要求涂H06-2铁红环氧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和氯化橡胶面漆,共六道④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⑤构件编号采用钢印3.钢构造安装工艺⑴安装工艺流程材料机具准备根底支承面处理根底复测根底交接验收材料机具准备根底支承面处理根底复测根底交接验收钢构造现场组装高强螺栓摩擦检查钢构件复验钢构件倒运补漆和面漆涂装钢构造现场组装钢构件复验钢构件倒运高强度螺栓安装检验和验收⑵根底交接验收①在根底交接时,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根底轴线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展检查②检验根底砼强度是否到达设计要求,并应检查根底周围是否回填和夯实③检查根底的轴线标志和标高基准点是否准确齐全⑶根底的复测在根底交接验收后,应根据根底的轴线标志和标高标志结合钢构造图纸轴线尺寸,对根底的轴线和标高进展复测检验。
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的允许偏差工程允许偏差(mm)支承面标高3.0水平度1/1000地脚螺栓螺栓中心偏差5.0螺栓外露长度10.0预留孔中心偏移10.0⑷根底的处理①经检验根底与图纸不符时,如超出规规定允许偏差围应对根底进展处理,即应保证根底轴线和标高符合设计图纸和规的要求②不管是采用钢垫板二次灌浆,还是采用座浆垫板,根底外表必须刷毛洗净否那么影响根底顶面垫层质量③钢垫板的面积应根据根底的抗压强度,柱脚底板下细石砼二次浇灌前柱承受的荷载和地脚螺栓的紧固拉力计算确定⑸安装材料机具的准备钢构造的安装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及设备和机具,具体见前面施工准备⑹钢构造的倒运①钢构造的运输应根据钢构造的安装顺序,分单元成套供给,不得随意运输②钢构件运输时,应根据钢构造的长度,重量选用车辆,钢构件在车辆上的支点,两端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保证钢构件不产生变形,不损坏涂层③钢构件存放地面应平整坚实,无积水,钢构件应按种类、型号,安装顺序分区存放,钢构件底层垫枕木应有足够的支承面,并应防止支点下沉,一样型号的钢构件叠放时,各层钢构件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防止钢构件被压坏和变形⑺钢构件现场复验①钢构件运到现场后,并在安装前应对钢构件进展复验,应按构件的位置方向进展核实。
②钢构件在安装前应对构件的弯曲、扭曲、长度进展检查,如有弯曲和扭曲应进展校正校直钢构件检验见下表:钢构件检验表项 目允许偏差(mm)梁长度端部有凸缘支座板0,-5其它形式1/2500,10端部高度h≤20002两端最外侧平安孔距离3梁拱度设计要求起拱的1/5000设计未要求起拱的10.0,-0.5钢梁侧弯侧弯曲高1/2000≤10.0扭曲梁立向扭曲h /250≤10.0柱底面到柱顶与梁连接的最上一个安装孔距1/1500≤15.0柱底面到吊车腿支承面距离1/2000≤8.0受力支托外表到第一个安装孔距离1.0牛腿面的翘曲(△)2.0柱身扭曲牛腿处3.0其它处8.0柱截面几何尺寸连接处3.0其它处4.0柱脚底板平面度5.0柱脚螺栓孔中心对柱轴线的距离3.0⑻钢构造现场组装①钢构造现场组装应根据现场安装的实际空间,合理的安排组装场所,即应考虑构件的进出,吊装用吊车的进出和起吊空间等②钢构件现场组装场地应平整,组装所垫枕木处地基应坚实,垫木与地基面的接触应平稳,各组垫木应在一个基准平面上,即找平整个组装平面度,防止构件扭曲③钢构件在拼装前,应去除毛刺、焊疤飞溅物,摩擦面应保持枯燥整洁④钢构件组装外形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项 目允许偏差(mm)门架梁最外侧两端或两支承面≤24m+3.0-7门架梁侧向弯曲矢高1/2000≤10.0门架梁扭曲h /250≤10.0门架梁拱度设计要求起拱的1/5000设计未要求起拱的10.0,-0.5⑼钢构造的安装顺序①钢构造的安装,应根据整体构造平面的实际情况,确定吊装开场和完毕的部位和方向。
②构件吊装前,应对钢构件的质量进展检查,钢构件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展处理③吊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轴线标高进展施工测量,防止构造错位④钢构造采用扩大拼装刚度单元进展吊装时,对容易变形的条形钢构件,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④钢平台钢柱的吊装应根据相关的规要求严格执行,防止柱身变形或移位⑤钢构造安装: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钢柱底板和根底顶面的空隙采用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确保钢构造的整体稳定⑽钢构造框架校正①钢构造安装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校正,校正时,应根据风力,温差,日照等外界环境和焊接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进展校正②设计要求顶紧安装的钢构件节点,接触面应不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⑾补漆和面漆涂装①钢构件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所损坏的油漆应进展补涂,补涂的遍数应与钢构件的油漆遍数一样,不得未经补涂或漏补就涂刷面漆②钢构造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0C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构件外表有结露时不得涂装涂装后4h不得淋雨⑿检验和验收① 钢构造安装完后,应对钢构造整体进展检查,检测各空间刚度单元是否有漏装构件,螺栓有无漏拧,油漆有无漏涂等。
②钢构造整体吊装完成后,还应对钢构造整体垂直度进展复验,其要求见前面整体检测允许偏差值 . 可修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