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恒等变换 习题及答案.doc
5页三角恒等变换1、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原则.③异角化同角;(角分析法)2、基本的技巧有 :(1)常值代换:特别是用“1”的代换;1= sin2α+cos2α,1= tanαcotα,等 (2)项的分拆与角的配凑 (3)三角函数次数的降升 ,即二倍角公式的变形(4)化弦(切)法将三角函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化成弦(切) (5)引入辅助角;(6)公式变形使用 3、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题型有三种. (1)求值: ①给角求值,其关键是正确分析角间的关系,准确地选用公式,将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或将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约或相消; ②给值求值,其关键是分析已知和待求式之间的角、函数、结构的差异,有目的地消化 ③给值求角,其关键是先求出该角某一三角函数值,在对应函数的单调区间内求解. (2)化简: ①未指明答案的恒等变形,应把结果化为最简形式; ②根据解题需要将三角函数式化为某种特定的形式,如一角一函数形式,以便研究函数的各种性质. (3)证明:主要有两种:无条件恒等式证明和条件恒等式证明.一、化简1.化简的思路 对于和式,基本思路是降次、消项和逆用公式;对于三角分式,基本思路是分子与分母约分或逆用公式;对于二次根式,注意二倍角公式的逆用.另外,还可以用切化弦、变量代换、角度归一等方法. 2、对三角函数式化简的目标是: (1)次数尽可能低(2)角尽可能少、小; (3)三角函数名称尽可能统一;(4)项数尽可能少。
3.化简的方法 : 弦切互化,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降幂或升幂等. 1.化简的值是( C )A.tan B.tan2x C.-tanx D.cotx 2、 =13、化简:原式=4、解法1:解法二:(从“名”入手,异名化同名) 解法三:(从“幂”入手,利用降幂公式先降次) 解法四:(从“形”入手,利用配方法,先对二次项配方) =1/25、6.化简下列各式:(1),(2)(1)因为,又因,所以,原式=2)原式= =二、求值1.已知,,则( D )A. B. C. D.2.在△ABC中,,则△ABC为( C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判定为钝角3.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4.求值:_____________ 7.若则 8.已知那么的值为 ,的值为 9.已知求的值.10.求值:原式 11、已知和角公式及二倍角公式的特征,由目标意识构建同角正弦和余弦的方程组切入三、证明(一)分析法“执果索因”1、求证:2、求证:tan3A-tan2A-tanA=tan3A·tan2A·tanA.证明:欲证等式即为tan3A(1-tan2A·tanA)=tan2A+tanA, 即.根据正切的和角公式, 结论成立.3.已知,求证:证明: 得 4.求证:cos3α=4cos3α-3cosα证明:左边=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2cos2α-1)cosα-2sin2αcosα=2cos3α-cosα-2sin2αcosα=2cos3α-cosα-2(1-cos2α)cosα=4cos3α-3cosα=右边.5、已知sinα是sinθ和cosθ的等差中项,sinβ是sinθ和cosθ的等比中项,求证:cos4β-4cos4α=3.证明:由已知条件得: 2sinα=sinθ+cosθ,① sin2β=sinθ·cosθ.②① 平方得:4sin2α=1+2sinθcosθ,③ ;② ②式代入③得:4 sin2α=1+2sin2β, 即2cos2α=cos2β.④ ;④式平方得:4cos22α=cos22β, 再降幂:2(1+cos4α)=1/2 (1+cos4β),∴cos4β-4cos4α=3. 小结:在三角变换中,为了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降幂应该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升幂也是必要的.6.证明: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