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吐槽是以娱乐的方式“审丑”人性.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1810****630
  • 文档编号:220928390
  • 上传时间:2021-1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5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吐槽是以娱乐的方式“审丑”人性 阮直 这两年,人们除了看抖音,也喜欢“吐槽大会”中的那一期期明星们的互怼节目 网上说,吐槽来源于日本,指日本的“漫才”,类似于中国的相声我最近也乐享其中,倒觉得吐槽更类似于中国传统单口相声的升级版无非是用娱乐的形式来“冒犯”事先打了招呼的明星朋友吐槽人对被吐槽者假装说实话,随意揭老底,故意找茬口,这可满足了现实中不能随便批评“糟践”他人的压抑 但这个吐槽本质上还是一档综艺性质的节目,是在脚本征得被吐槽者同意后才“戏谑”的表演否则,在网络视频中随意吐槽一个不知情者,其后果连“秋菊”都知道该咋做 人们都讨厌自恋,可人们偏偏自恋,吐槽恰恰就是对着人性中自恋的软肋猛怼的那张嘴吐槽现象代表了网络娱乐表达的新形式,这种对他人“说三道四”“挖苦贬损”的语言只要不是对着自己,谁听了都舒服,这不正符合人性的弱点嘛 那么,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有“吐槽”他人者吗?有,比如东北农村两个好友一见面,往往不是先问好,而是开口就“骂”:(当然这四周要有众多的熟人与朋友,要是就他们两人那不行)“哇!这老东西病病殃殃这么多年还活得挺精神呀,不都说你‘憋鼓了(没了),这咋还‘还阳了?”对方也回骂:“我去阴间报道了,可阎王爷说:该来的人没来,不该来的人来了,这不让我回来叫你去吗,那边相中的是你。

      别看他们两个人互怼,其实,这一群人中他俩的关系最铁这种民间的“互怼”在东北被称作“哨儿”,像两个鸟儿用啼鸣的“决斗”就是用诙谐的语言羞臊对方,在当下的网络上就成了“吐槽” 生活中好朋友在大众面前的互怼,也是人自我彰显存在感的另一种形式,互怼就有观众,且能让旁观者更爽因为互怼者彼此都是放大对方缺点,这正迎合了看热闹人的心理,也满足了互怼者自我表达的欲望如果把互怼变成两个人在大众面前的互夸,一定让听者难受,也就失去了娱乐性 东北“二人转”的开场白就是当下的“吐槽”,他们二人在互怼的贬损中先完成自我形象的矮化(其实,是角色的形象,不是演员的自身),使观众的优越感得以提升,观众都是花钱来捧场的嘛,演员就要捧着观众说 吐槽就是代大眾对人性的一次次“审丑”,而且吐槽的对象大多是明星,是粉丝们平时追崇的偶像,偶像发现了他们的软肋,矮化他们的形象,让他们与大众的对应点更多,这该是多开心,多自我满足的一件事呀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明星在接受着吐槽之时,泰然处之,就更让粉丝们喜欢了吐槽作为一种话语形态的崛起,它符合人性中“审美”的另一面,“不完美之人”之于日常生活的合理性,必然有审丑的需求。

      喜剧不就是将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吗,吐槽就能做成这样的事儿 其实,好多领域与行业是需要大众“吐槽”的,特别是作为有“公共符号”“社会符号”的人,都应该接受他人在有“脚本”或者没脚本,但也没邪恶的前提下“吐槽”审丑与审美都是人类认知事物与人性的基本判断 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