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知识点.doc
34页教育学知识点核心:4-9 章(3-4 道大题) 10-11 章(名词解释,课后题看看)题型:名词解释 (4-5 个,每题 4-5 分,共 20 分)填空(10 个,10 分)不定向选择(10 个,20 分)辨析(2 个,16 分)简答(3 个,21 分)论述题(1 个,13 分)4-9 章里面出绪论知识点:1.最早把教和育连起来一起使用的是孟子2.广泛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广泛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3.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4.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5.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分为萌芽、分立和分化三个阶段6.我国古代教育家主要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朱熹等主要著作有: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 书 礼 易 春秋 即“四书五经” ;学记、颜氏家训 、四书集注 和 童蒙须知 等。
7.西方古代的教育家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等主要著作有柏拉图的 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 政治学和伦理学、昆体良的 雄辩术原理 等8.“六经”: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9.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答: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他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在招收学生时候,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孔子一直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 ,以完善人格为教育首要目的关于教育内容的观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教育内容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的内容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的原则,学思结合的方法,谦虚笃实的方法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立志有恒 自省自克 身体力行 改过迁善10.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 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预时孙摩 课内外结合 长善救失 启发诱导1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让学生获得某一个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发问,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给予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后世西方的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他重视教育,主张教育要由国家办,并且实施强制性教育1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灵魂说;关于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且应使年轻的一代得到和谐发展,为将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实施体、德、智三育;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他主张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适应,即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0-7 岁,家里接受学前教育 7-14 岁,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掌握读写算基本知识 14-21 岁,发展学生的理性灵魂,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 21 岁以后,研究物理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为欧洲后世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14.昆体良主要教育思想:是古罗马著名教育家,他的 论演说家的教育 (原本应为 雄辩术原理 )15.从 17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教育家及其著作:国家名字论著地位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爱弥尔 瑞士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科 学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德国福禄倍尔人的教育 德国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英国斯宾赛教育论 俄国乌申斯基人事教育的对象 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6.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答:著有 大教学论 ,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在 大教学论 中提出,班级授课制指把学生按照年级分成班,由一个教师面对班级教授同一门课程) ;提出了统一学制和学年制;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17.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白板说”认为人生来如同白板,人的知识都是学习得来的,人的差别都是由教育产生的结果18.卢梭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自然人要进行三种教育: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论各个年龄段的教育:人的发展的四个时期,婴儿期(0-2 岁) 儿童期(2-12 岁) 青年期(12-15 岁) 青春期(15-20 岁)19.裴斯泰洛奇 直观教学 和 自动教育20.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四段教学法 五段教学法21.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答: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教学的五步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思想)与杜威(现代教学思想)教育思想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三个不同中心上:特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和 书本中心,而杜威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22.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 新教育大纲 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夫人)著有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苏联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 教育学 ,这本书对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卡连柯 著有 教育诗篇 论共产主义教育 父母必读 ,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即班风学风教育) , (即教育集体的同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教育影响群体)他认为适当的运用惩罚是必要的,他是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与要求的结合,但不能惩罚23.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国家 名字 著作 地位苏联 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五条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包括差生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美国 布鲁纳 教育过程美国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德国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 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24.文化教育学的主要代表:狄尔泰、斯普朗格制度教育学的代表:法国的乌里、洛布罗批判教育学的代表:美国的鲍尔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2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答:1.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 2.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3.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4.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填空: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 )3.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5.杜威的现代教育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方法是(活动教学)6.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7.20 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有(德国实验学) 、 (德国文化教育学)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制度教育学等8.阐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著作是【教育过程】9.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第 1 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选择填空: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教育的发展:三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划分,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根据生产关系为尺度,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3.原始教育形态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4.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5.现在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国家形态的教育;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分,包括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两种历史形态教育6.我国未来 10 年教育部署,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到 2020 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得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 ,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7.当代中国的教育,是指新中国成立建立后至今的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8.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答: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
教育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9.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答:1.教育的生产性:社会中经济发展处于中心地位,要求学校培养经济建设人才,科学技术人才2.教育的科学性:现代教育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科学教育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3.教育的世俗性: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力,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体现得更为鲜明而充分4.教育的国际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捷5.教育的终身性:活着就是修行6.教育的革命性:现代社会生产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断变革,必然要求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以及不断培养出新人与之相适应第 2 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填空选择:1.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和归宿2.教育具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3.经济对教育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4.政治对教育的作用: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能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6.科技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7.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8.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9.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10.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技术的功能;教育具有创新科学技术的功能11.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