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字信号处理习题答案.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7955695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70.10K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字信号处理习题解答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2. 给定信号:       2n+5   -4≤n≤-1      6     0≤n≤4      0 其它  (1) 画出x(n)序列的波形, 标上各序列值;   (2) 试用延迟的单位脉冲序列及其加权和表示x(n)序列; (3) 令x1(n)=2x(n-2), 试画出x1(n)波形;   (4) 令x2(n)=2x(n+2), 试画出x2(n)波形;   (5) 令x3(n)=x(2-n), 试画出x3(n)波形 解解: (1) x(n)序列的波形如题2解图(一)所示 (2) x(n)=-3δ(n+4)-δ(n+3)+δ(n+2)+3δ(n+1)+6δ(n) +6δ(n-1)+6δ(n-2)+6δ(n-3)+6δ(n-4)x(n)=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3) x1(n)的波形是x(n)的波形右移2位,再乘以2, 画出图形如题2解图(二)所示  (4) x2(n)的波形是x(n)的波形左移2位,再乘以2, 画出图形如题2解图(三)所示。

       (5) 画x3(n)时, 先画x(-n)的波形(即将x(n)的波形以纵轴为中心翻转180°), 然后再右移2位, x3(n)波形如题2解图(四)所示 题2解图(一)题2解图(二)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题2解图(三)题2解图(四)3. 判断下面的序列是否是周期的; 若是周期的, 确定其周期1)解解: (1) 因为ω= π, 所以    , 这是有理数, 因此是周期序列, 周期T=14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5. 设系统分别用下面的差分方程描述, x(n)与y(n)分别表示系统输入和输出, 判断系统是否是线性非时变的  (1)y(n)=x(n)+2x(n-1)+3x(n-2)解解: (1) 令输入为        x(n-n0)输出为 y′(n)=x(n-n0)+2x(n-n0-1)+3x(n-n0-2) y(n-n0)=x(n-n0)+2x(n—n0—1)+3(n-n0-2) =y′(n) 故该系统是非时变系统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因为 y(n)=T[ax1(n)+bx2(n)] =ax1(n)+bx2(n)+2[ax1(n-1)+bx2(n-1)]+3[ax1(n-2)+bx2(n-2)]   a T[x1(n)]=ax1(n)+2ax1(n-1)+3ax1(n-2)   bT[x2(n)]=bx2(n)+2bx2(n-1)+3bx2(n-2) 所以 T[ax1(n)+bx2(n)]=aT[x1(n)]+bT[x2(n)] 故该系统是线性系统。

      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6. 给定下述系统的差分方程, 试判定系统是否是因果稳定系统, 并说明理由 (2) y(n)=x(n)+x(n+1)解: 该系统是非因果系统, 因为n时间的输出还和n时间以后((n+1)时间)的输入有关如果|x(n)|≤M, 则|y(n)|≤|x(n)|+|x(n+1)|≤2M, 因此系统是稳定系统7. 设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n)和输入序列x(n)如题7图所示, 要求画出y(n)输出的波形题7图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解解: 解法(一)采用列表法   y(n)=x(n)*h(n) =  x(m)h(n-m)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y(n)={-2,-1,-0.5, 2, 1, 4.5, 2, 1; n=-2, -1, 0, 1, 2, 3, 4, 5}解法(二) 采用解析法 按照题7图写出x(n)和h(n)的表达式分别为   x(n)=-δ(n+2)+δ(n-1)+2δ(n-3)   h(n)=2δ(n)+δ(n-1)+ δ(n-2)由于   x(n)*δ(n)=x(n)   x(n)*Aδ(n-k)=Ax(n-k)故 y(n)=x(n)*h(n)   =x(n)*[2δ(n)+δ(n-1)+ δ(n-2)] =2x(n)+x(n-1)+x(n-2)将x(n)的表示式代入上式, 得到 y(n)=-2δ(n+2)-δ(n+1)-0.5δ(n)+2δ(n-1)+δ(n-2) +4.5δ(n-3)+2δ(n-4)+δ(n-5)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8. 设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n)和输入x(n)分别有以下三种情况, 分别求出输出y(n)。

        (1) h(n)=R4(n), x(n)=R5(n)  (2) h(n)=2R4(n), x(n)=δ(n)-δ(n-2)  (3) h(n)=0.5nu(n), xn=R5(n)  解解: (1) y(n)=x(n)*h(n)=  R4(m)R5(n-m) 先确定求和域 由R4(m)和R5(n-m)确定y(n)对于m的非零区间如下:          0≤m≤3          n-4≤m≤n 根据非零区间, 将n分成四种情况求解: 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① n<0时, y(n)=0 ② 0≤n≤3时, y(n)=  1=n+1 ③ 4≤n≤7时, y(n)=  1=8-n ④ n>7时, y(n)=0最后结果为 0 n<0或n>7 n+1 0≤n≤3 8-n 4≤n≤7y(n)的波形如题8解图(1)所示   (2) y(n) =2R4(n)*[δ(n)-δ(n-2)]=2R4(n)-2R4(n-2)     = 2[δ(n)+δ(n-1)-δ(n+4)-δ(n+5)]y(n)的波形如题8解图(2)所示y(n)=题8解图(1)题8解图(2)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3) y(n)=x(n)*h(n) =    R5(m)0.5n-mu(n-m)   =0.5n   R5(m)0.5-mu(n-m)y(n)对于m 的非零区间为         0≤m≤4,  m≤n  ① n<0时, y(n)=0  ② 0≤n≤4时, =-(1-0.5-n-1)0.5n=2-0.5n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③ n≥5时最后写成统一表达式: y(n)=(2-0.5n)R5(n)+31×0.5nu(n-5)   13. 有一连续信号xa(t)=cos(2πft+j), 式中, f=20 Hz, j=π/2。

        (1) 求出xa(t)的周期;  (2) 用采样间隔T=0.02 s对xa(t)进行采样, 试写出采样信号   的表达式;  (3) 画出对应  的时域离散信号(序列)x(n)的波形, 并求出x(n)的周期   解解: (1) xa(t)的周期为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2)  (3) x(n)的数字频率ω=0.8π, 故    , 因而周期N=5, 所以 x(n)=cos(0.8πn+π/2)画出其波形如题13解图所示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题13解图14. 已知滑动平均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1) 求出该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   (2) 如果输入信号波形如题14图所示,试求出y(n)并画出它的波形  解: (1) 将题中差分方程中的x(n)用δ(n)代替, 得到该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 即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2) 已知输入信号, 用卷积法求输出 输出信号y(n)为表1.4.1表示了用列表法解卷积的过程 计算时, 表中x(k)不动, h(k)反转后变成h(-k), h(n-k)则随着n的加大向右滑动, 每滑动一次, 将h(n-k)和x(k)对应相乘, 再相加和平均, 得到相应的y(n)。

      “滑动平均”清楚地表明了这种计算过程 最后得到的输出波形如前面图1.3.2所示 该图清楚地说明滑动平均滤波器可以消除信号中的快速变化, 使波形变化缓慢 题14图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5. 设题5图所示的序列x(n)的FT用X(ejω)表示, 不直接求出X(ejω), 完成下列运算或工作: (1) (4) 确定并画出傅里叶变换实部Re[X(ejω)]的时间序列xa(n);解解 (1)(4) 因为傅里叶变换的实部对应序列的共轭对称部分, 即题15图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按照上式画出xe(n)的波形如题5解图所示题15解图  6. 试求如下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解:(2)  8. 设x(n)=R4(n), 试求x(n)的共轭对称序列xe(n)和共轭反对称序列xo(n), 并分别用图表示  解解: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题8解图xe(n)和xo(n)的波形如题8解图所示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13. 已知xa(t)=2 cos(2πf0t), 式中f0=100 Hz, 以采样频率fs=400 Hz对xa(t)进行采样, 得到采样信号   和时域离散信号x(n), 试完成下面各题:   (1) 写出   的傅里叶变换表示式Xa(jΩ);   (2) 写出   和x(n)的表达式;   (3) 分别求出   的傅里叶变换和x(n)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  解解:(1)   上式中指数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引入奇异函数δ函数,它的傅里叶变换可以表示成: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2) (3) 式中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式中      ω0=Ω0T=0.5π rad  上式推导过程中, 指数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仍然不存在, 只有引入奇异函数δ函数才能写出它的傅里叶变换表示式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14. 求出以下序列的Z变换及收敛域:  (1) 2-n u(n)(2) -2-nu(-n-1)  (3) 2-n u(n)(4) δ(n)  (5) δ(n-1)(6) 2-n[u(n)-u(n-10)]解 (1)  (2)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3)  (4) ZT[δ(n)]=1 0 ≤|z|≤∞   (5) ZT[δ(n-1)]=z-1 0<|z|≤∞  (6)≤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15. 求以下序列的Z变换及其收敛域, 并在z平面上画出极零点分布图   (1) x(n)=RN(n)  N=4   (2) x(n)=Arn cos(ω0n+j)u(n)r=0.9, ω0=0.5π rad, j=0.25 π rad解 (1)由z4-1=0, 得零点为由z3(z-1)=0, 得极点为 z1, 2=0, 1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零极点图和收敛域如题15解图(a)所示, 图中, z=1处的零极点相互对消。

      题15解图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2)零点为极点为极零点分布图如题15解图(b)所示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16. 已知求出对应X(z)的各种可能的序列表达式   解解: X(z)有两个极点: z1=0.5, z2=2, 因为收敛域总是以极点为界, 因此收敛域有三种情况: |z|<0.5,0.5<|z|<2, 2<|z| 三种收敛域对应三种不同的原序列   (1)收敛域|z|<0.5: 令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n≥0时, 因为c内无极点,x(n)=0;  n≤-1时, c内有极点 0 , 但z=0是一个n阶极点, 改为求圆外极点留数, 圆外极点有z1=0.5, z2=2, 那么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2) 收敛域0.5<|z|<2:n≥0时, c内有极点0.5,   n<0时, c内有极点 0.5、 0 , 但 0 是一个n阶极点, 改成求c外极点留数, c外极点只有一个, 即2,    x(n)=-Res[F(z), 2]=-2 · 2nu(-n-1)最后得到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3) 收敛域z>2:n≥0时, c内有极点 0.5、 2,  n<0时, 由收敛域判断, 这是一个因果序列, 因此x(n)=0; 或者这样分析, c内有极点0.5、 2、 0, 但0是一个n阶极点, 改求c外极点留数,c外无极点, 所以x(n)=0。

      最后得到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3. 已知长度为N=10的两个有限长序列: 做图表示x1(n)、 x2(n)和y(n)=x1(n) * x2(n), 循环卷积区间长度L=10   解解: x1(n)、 x2(n)和y(n)=x1(n) * x2(n)分别如题3解图(a)、 (b)、 (c)所示题3解图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14. 两个有限长序列x(n)和y(n)的零值区间为     x(n)=0 n<0, 8≤n     y(n)=0 n<0, 20≤n对每个序列作20点DFT, 即     X(k)=DFT[x(n)] k=0, 1, …, 19     Y(k)=DFT[y(n)] k=0, 1, …, 19试问在哪些点上f(n)与x(n)*y(n)值相等, 为什么?  解解: 记fl(n)=x(n)*y(n),而f(n)=IDFT[F(k)]=x(n) 20 y(n) fl(n)长度为27, f(n)长度为20 由教材中式(3.4.3)知道f(n)与fl(n)的关系为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只有在如上周期延拓序列中无混叠的点上, 才满足f(n)=fl(n),所以 f(n)=fl(n)=x(n)*y(n) 7≤n≤19  18. 用微处理机对实数序列作谱分析, 要求谱分辨率F≤50 Hz, 信号最高频率为 1 kHz, 试确定以下各参数:     (1) 最小记录时间Tp min;   (2) 最大取样间隔Tmax;   (3) 最少采样点数Nmin;   (4) 在频带宽度不变的情况下, 使频率分辨率提高1倍(即F缩小一半)的N值。

      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解解: (1) 已知F=50 Hz, 因而(2)(3)  (4) 频带宽度不变就意味着采样间隔T不变, 应该使记录时间扩大1倍, 即为0.04 s, 实现频率分辨率提高1倍(F变为原来的1/2)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1. 如果某通用单片计算机的速度为平均每次复数乘需要4 μs, 每次复数加需要1 μs, 用来计算N=1024点DFT, 问直接计算需要多少时间 用FFT计算呢?照这样计算, 用FFT进行快速卷积对信号进行处理时, 估计可实现实时处理的信号最高频率   解解: 当N=1024=210时, 直接计算DFT的复数乘法运算次数为     N2=1024×1024=1 048 576次复数加法运算次数为     N(N-1)=1024×1023=1 047 552次直接计算所用计算时间TD为    TD=4×10-6×10242+1 047 552×10-6=5.241 856 s用FFT计算1024点DFT所需计算时间TF为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快速卷积时, 需要计算一次N点FFT(考虑到H(k)=DFT[h(n)]已计算好存入内存)、 N次频域复数乘法和一次N点IFFT。

      所以, 计算1024点快速卷积的计算时间Tc约为所以, 每秒钟处理的采样点数(即采样速率)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应当说明, 实际实现时, fmax还要小一些 这是由于实际中要求采样频率高于奈奎斯特速率, 而且在采用重叠相加法时, 重叠部分要计算两次 重叠部分长度与h(n)长度有关, 而且还有存取数据和指令周期等消耗的时间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1. 已知系统用下面差分方程描述:试分别画出系统的直接型、 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 式中x(n)和y(n)分别表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解解: 将原式移项得将上式进行Z变换, 得到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   (1) 按照系统函数H(z), 画出直接型结构如题1解图(1)所示题1解图(1)(2) 将H(z)的分母进行因式分解: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按照上式可以有两种级联型结构:① ②画出级联型结构如题1解图(2)所示 题1解图(2)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3) 将H(z)进行部分分式展开: 第5章 时域离散系统的网络结构图根据上式画出并联型结构如题1解图(3)所示。

      题1解图(3)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 已知模拟滤波器的系统函数如下: (1)(2)试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将其转换为数字滤波器 设T=2 s  解解: Ⅰ.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1)按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公式, Ha(s)的极点为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将T=2代入上式, 得(2)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或通分合并两项得 Ⅱ. 用双线性变换法(1)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2)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8. 题8图是由RC组成的模拟滤波器, 写出其系统函数Ha(s), 并选用一种合适的转换方法, 将Ha(s)转换成数字滤波器H(z), 最后画出网络结构图解解: 模拟RC滤波网络的频率响应函数为显然, Ha(jΩ)具有高通特性,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必然会产生严重的频率混叠失真 所以应选用双线性变换法 将Ha(jΩ)中的jΩ用s代替, 可得到RC滤波网络的系统函数: 题8图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公式, 可得H(z)的结构图如题8解图所示。

      题8解图 第7章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 设FIR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求出该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 判断是否具有线性相位, 求出其幅度特性函数和相位特性函数  解解: 对FIR数字滤波器, 其系统函数为所以其单位脉冲响应为 第7章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由h(n)的取值可知h(n)满足:         h(n)=h(N-1-n) N=5所以, 该FIR滤波器具有第一类线性相位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H(ejω)为 第7章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幅度特性函数为 相位特性函数为5. 用矩形窗设计一线性相位高通滤波器, 要求过渡带宽度不超过π/10 rad 希望逼近的理想高通滤波器频率响应函数Hd(ejω)为  (1) 求出该理想高通的单位脉冲响应hd(n);   (2) 求出加矩形窗设计的高通FIR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表达式, 确定α与N的关系;   (3) N的取值有什么限制?为什么? 第7章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解解: (1) 直接用IFT[Hd(ejω)]计算: ≤第7章 有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hd(n)表达式中第2项      正好是截止频率为ωc的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

      而δ(n-α)对应于一个线性相位全通滤波器: Hdap(ejω)=e-jωα即高通滤波器可由全通滤波器减去低通滤波器实现   (2) 用N表示h(n)的长度, 则h(n)=hd(n)RN(n)=为了满足线性相位条件: h(n)=h(N-1-n)要求满足  (3) N必须取奇数 因为N为偶数时(情况2), H(ejπ)=0, 不能实现高通 根据题中对过渡带宽度的要求, N应满足:   , 即N≥40 取N=4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