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圳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205210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90.99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圳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是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指针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一靠改革,二靠科技这种现象在文化资源相对薄弱的新兴城市尤其明显,其中深圳文化发展的突飞猛进、勃勃生机,提供了较为典型的示范样本深圳并非文化资源大市,但深圳文化建设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其中关键是较早形成了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意识,坚持“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创意与创新水乳交融”,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之路”为了总结深圳文化发展的经验,推广“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为全国特别是新兴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攻玉之石,国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提出“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的研究课题,委托深圳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文化报》华南新闻中心组织开展《深圳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调研我们联合理论研究、行业管理、文化科技企业、社会咨询等机构,对深圳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问题,重点围绕深圳以文化与科技结合、构建文化科技业态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 深圳文化与科技结合发展状况深圳从2003年确立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26.41亿元,至2008年,5年间连翻两番,达到了5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年均增长率高达34.1%;2008年文化产业出口增长28%,其中对拉美和非洲地区的出口增长50%,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深圳已经涌现出一批以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腾讯公司、A8音乐集团、雅图公司、华视传媒、网域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并在动漫、网络游戏、移动广播电视、数字印刷复制、文化会展、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业界普遍认识到文化科技自觉这个关键因素,不断强化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加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结合,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文化科技的运用能力,形成了“文化+科技”的典型文化业态一)“文化+科技”新型业态体系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科技的动力作用,对文化科技有“自知之明”,进而形成文化科技运用的自主能力和文化科技创新的自主追求,并获得文化科技发展的自主地位;强化文化科技自觉,要求自主运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建构新的平台,创造新的形式。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科技自觉的重要方面就是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交融结合,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并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在这方面,深圳初步形成了以“文化+科技”为其标志的文化科技产业体系它不仅属于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创新型、集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形态,而且在这类业态中,文化创意是灵魂,科技创新是动力,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殊优势根据主体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属性,深圳的文化科技业态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即革新型、平台型和服务型1.革新型业态这是指现代高新技术与文化内容的有机融合,并形成一种文化与科技不可分离的形态,为社会提供全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创造全新的文化消费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的文化消费习惯,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它具有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双重特征,拥有自主创新型核心技术、归属明确的知识产权2.平台型业态这是指以新兴科技整合文化和科技资源,形成新型文化产品消费和服务平台,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丰富了文化消费渠道这类业态单位拥有较强的文化内容制作或整合能力,以及二次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多数拥有自有技术平台和知识产权,一般处于产业链的渠道、终端和服务环节。

      3.服务型业态这是指采用特定的高新技术手段,对自身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改造升级,通过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优化,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高性价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类业态单位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制造或服务环节革新型、平台型、服务型三种业态广泛涉及多种文化、科技领域,它们构成了深圳文化科技业态体系,集中体现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创意是原动力、科技是推动力的基本特征在新业态里,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路径逐步完善,文化与科技共生共存,通过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文化单位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单位的文化转型等不同途径的共同的作用下,不断解构传统文化生产消费模式,创造出体现现代科技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文化科技业态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发展的产业形态组合,是现代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们主要涉及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声光电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多个科技领域,涵盖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游戏等重点产业,以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广播电视、电子书、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数字视听领域新型业态。

      二)文化科技业态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深圳的两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积累的深厚基础和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为深圳文化科技业态的壮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深圳是全国著名的高科技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深圳的高科技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确立高科技产业战略定位后,高新科技产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199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22.9亿元2000~2008年高新科技产业产值由1064.45亿元增长到8714.2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31.15%;近5年来,深圳高新科技产业的增加值由2003年的711.98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2526.18亿元(见图1),所占GDP比重也相应由24.89%上升至32.40%,平均增长速度为29.03%2008年深圳高科技产业产品出口值7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4.20%高新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图1 深圳2003~2008年高科技产业增加值高新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文化科技产业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据统计,200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3%,共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8053种,比上年增长26.70%;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404件,增长1.39倍;PCT国际专利申请2709件,占全国的44.5%,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2.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深圳2001年提出发展文化产业,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54.0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50.00亿元(见图2),占GDP比重由2.80%上升至7.00%;2003~2008年文化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9.37%2008年文化产品外贸出口额137.7亿美元,增长率为28.7%以上,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67%图2 深圳2001~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3.市场及人才环境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民营文化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同时,深圳在动漫游戏、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业界英才有资料显示,目前深圳文化经营单位从业人数约为25万人,而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人员为126.90万人,为文化科技业态发展提供了大量各类人才4.建设“设计之都”的契机深圳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意设计产业的努力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2008年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深圳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称号。

      深圳成为该网络的第16个成员,也是中国首个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今后,深圳的文化科技企业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创意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最权威和便捷的平台,从更宽广的国际视角推进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引领珠三角乃至全国文化科技产业潮流三)深圳文化科技业态发展情况深圳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多元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和创新型城市的浓厚氛围,使得深圳发展文化科技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一批业态特征明显的文化科技型企业、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1.主要数据和指标(1)机构数量经过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市从事文化产品或经营的单位数量超过9204家,其中大约有6477家文化科技结合的企业,约占深圳文化企业数量的70.37%,境内外上市企业超过7家根据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数据统计,在401家申请重点文化企业资质的企业中,文化科技结合型有230家,具备软件企业或高科技企业资质的企业数量有49家(同时具备软件和高新技术资质的26家,只具备高新技术资质的14家,只具备软件企业资质9家),占21.30%按照业态分类,革新型47家,平台型61家,服务型122家2)行业经济规模经推算估计[1],文化科技企业2008年增加值约为476.36亿元,占文化产业的增加值550亿元的87%(见图3)。

      图3 深圳文化科技企业与非文化科技企业增加值比较(3)行业增长速度2008年文化科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8%,较同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15.60%高出4.48个百分点;与同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相比,高出5.08%(见图4)图4 深圳文化科技产业增长速度与相关产业比较(4)从业人员数量文化科技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5.61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数25万的62.46%5)人均劳动生产率文化科技产业人均增加值约为30.52万元/人,比文化产业人均增加值22.00万元/人,多出8.52万元,比高科技企业人均增加值19.9万/人,高10.62万元(见图5)图5 文化科技产业人均产值与相关产业产值比较(6)文化科技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深圳文化科技企业主要经营方向包括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新媒体服务、移动数字广播电视、出版印刷、影视演艺类、珠宝及高端工艺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等,分布如图6所示图6 文化科技各类产品和服务所占比例2.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在多年来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深圳形成一批业态特征鲜明的文化科技型企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1)革新型业态方面腾讯控股:200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5亿元,同比增长87.20%,期内盈利28.16亿元,同比增长79.60%,实现纳税10.32亿元。

      市值已超过1000亿元,是目前中国市值最大、营业收入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该公司的发展核心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持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引领行业发展;二是通过文化创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它属典型的文化科技结合企业,在特种数字电影、数字动漫、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2009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0%和164%,预计全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利润1.5亿元,预计比2008年增长260%集团的文化科技发展战略包括:一是坚持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二是坚持走“创意、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文化科技产业链2)平台型业态方面华视传媒:该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2008年广告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276.60%该公司的发展目标:一是打造户外数字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平台;二是建设容纳新媒体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基地A8音乐集团:中国最大的原创音乐平台,其核心产业是开发数字音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