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最新编写-修订版).pdf
127页黄花 1 1 观 潮1 观 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 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总序 1 课时总序 1 课时 第一课时 直奔“潮” ,整体感知 1、 释题知 “观潮” 同学们, 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 这儿的 “潮” , 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 潮”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 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 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 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 亲眼目睹了, 究竟是否与 “据说” 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问题。
品味“奇” ,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黄花 2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 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句 2: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 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 4k) b精读第 4 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 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 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 : 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 读得更好了,是吗? 对话追问 : 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 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 作者、 大自然对话)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
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 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黄花 3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 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 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深悟“奇” ,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 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名不 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总序 1 课时总序 1 课时 第二课时 读文,理清层次 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 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 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 积累,课外拓展 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 5 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 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 图文并茂)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 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 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黄花 4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板书设计 2* 雅鲁藏布大峡谷2* 雅鲁藏布大峡谷 黄花 5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总序 3 课时总序 3 课时 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 。
在这 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晶位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 黄花 6 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 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 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3 鸟的天堂3 鸟的天堂 黄花 7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 14 个生字,会写“隙、暇”等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 不可计数”等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总序 4 课时总序 4 课时 第一课时 揭题 1、出示“天堂” ,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 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精读大椿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 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 黄花 8 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 3c5L 生根,有 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 “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 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 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 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总序 5 课时总序 5 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 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 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黄花 9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 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 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13 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 的快乐?如此的开心呢?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师接着说: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 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 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 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是啁,树 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 呢!看图点击画眉图,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