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范蠡七计的老师.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17220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范蠡七计的老师范蠡之外 ,有一个人不能忘却 那就是范蠡卑身事之的老师——计然计然者 ,蔡丘濮上人 ,姓辛氏 ,名文子 ,其祖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为人有内无外,学阴阳 ,见微而知著 ,不肯将所学售于诸侯计然曾经南游越国范蠡请他面见越王,计然曰 :“越王为人鸟喙 ,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 ,卑身事之,请受道 ,藏于石室 ,乃刑白鹬而盟计然授范蠡七计,范蠡佐越王勾践 ,用其五而灭吴越王勾践在被吴国困在会稽山上时,曾经问计于范蠡、计然计然阐述了自己对经济的思考:其一是 ,需求决定与经济周期论,知道要打仗 ,就要做好战备 ,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 ,才算懂得商品善于将“时”与“用”对照 ,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其二,是实物价值论 ,“积著之理 ,务完物 ,无息币” 其三,是贸易时机论 ,“以物相贸易 ,腐败而食之货勿留 ,无敢居贵”其四,是价值判断论 ,“论其有余不足 ,则知贵贱” 其五,是物极必反论 ,“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 其六,是资金周转论 , “贵出如粪土 ,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最有创造性的则属其七——价格调控论 :“夫粜 ,二十病农 ,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不过八十 ,下不减三十 ,则农末俱利 ,平粜齐物 ,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计然生活的春秋后期正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城市工商业日趋活跃 ,传统的“工商食官”的局面被突破,自由私商纷纷出现的时代 彼时,商人阶层依靠 “买贱卖贵”为生 ,价格问题自然成为他思考的重要内容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是供给计然通过对气候的研究 ,总结出 农作物收获周期性循环理论他说 :“阴阳五行运行到金时,就丰收;在水时 ,就歉收;岁在木时 ,就饥馑;在火时 ,就干旱旱时 ,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 ,就要备车以待旱 ,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说来 ,六年一丰收 ,六年一干旱 ,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计然认为 ,农作物的收成受天时的影响呈规律变化,再加上私商囤积居奇的因素,粮价的波动就会非常厉害,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他说: “夫粜,二十病农 ,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这里所说的二十、九十,是指每石粮的价格这是说,谷价太低会损害农民利益,使得他们不愿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谷价太高,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使他们不愿意继续从事财货的增值 基于此 ,他主张国家要投入资本到工商业领域,影响粮价波动 ,把它限制在合理区间。

      他指出 :“上不过八十 ,下不减三十 ,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 ,关市不乏 ,治国之道也 这是说 ,将谷价的波动限制在每石三十钱至八十钱的幅度内,就是国家从事工商业、 干预经济的目标 办法就是实行平粜 ,即封建国家在谷价过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在谷价过高时 ,又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 这样一来 ,物价就会趋向平稳 ,工商业者和农民两利,社会的生活趋于正常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管理、调节物价的思想主张这一“ 平粜思想 ”首开封建国家直接从事工商业的先河由于所遗资料有限 ,我们不能确切窥探到平粜思想的具体实践情况,但根据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士兵“如渴得饮” ,成功伐吴的结果 ,间接说明这一政策对稳定物价、促进生产的巨大作用计然提出的 “平粜思想” ,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理论基础此后,战国的李悝变法、西汉的桑弘羊的盐铁国营、唐代的刘晏改革以及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等 ,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他的思想只是国家从事工商业,在依靠其巨大的规模经济力量打破富商大贾垄断的同时,又建立了更大、 更坏的官商的垄断这不仅使其产品可能存在价高质次的风险,也使官商勾结、囤积居奇,严重危害社会民生的副作用远远超过私商。

      这恐怕是计然始料未及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