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行政管理制度}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pptx

30页
  • 卖家[上传人]:精****库
  • 文档编号:140861011
  • 上传时间:2020-08-0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23.53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城头变幻大王旗,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一、黯淡了刀光剑影 综述三级行政体系 二、聚散皆是缘 侨郡、侨县小议 三、一主摄两地 双头州郡浅议 四、兴亡谁人定 都督府闲谈 五、盛衰岂无凭 南北对比,纲要,,一、黯淡了刀光剑影 综述三级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在少数名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第一节 州,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兼领民事和军务,权力转重,形成了郡以上的一级行政组织 魏晋南北朝时期州设置主要倾向是:州数目日益增多,州的辖区也就日益缩小三国,三国以降,蜀得益州;吴得荆、扬、交3州,分交州置广州,共置荆、扬、交、广4州;魏得司隶、豫、冀、兖、徐、青、凉、并、幽9州,又有分置,共13州; 曹魏后灭蜀得益州,又分益州置梁州,至魏末有建制15州西晋,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凡有司隶、豫、兖、徐、青、荆、扬、交、广、益、梁、凉、并、幽、冀、雍16州 后又分州,新置数州,因此,西晋有20州的建制。

      东晋,东晋偏安江左,分荆州置湘洲,其所统辖有扬、荆、湘、江、益、梁、宁、交、广9州,徐州只存其半南朝刘宋,前期,刘宋承袭东晋疆域,稍有扩大;又分置数州 后期,北魏举兵南下,青、冀、徐、兖以及豫州之淮西失守令置数州之地,又置州侨治地方梁,梁武帝天鉴十年,置州23此后,疆域有所扩大 梁武帝好大喜功,旧州“多由惜置”到大同(534545年)年间,梁辖区州的建制达107,成为南朝置州最多的王朝北朝,北中国的10余州,基本上属于十六国,北朝的版图 十六国和北魏前期,地方行政组织混乱,直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编定户籍,划定州郡大体上以黄河为界,共有38州魏末,魏末丧乱,战事迭起,南北对峙未变,东西又行分裂,郡县僻小,建州杂多 北齐末年,置州有97;北周灭齐,又行省废,至大象二年,北周共有211州第二节 郡国(含侨州、郡、县),三国时,曹魏13州有101郡;蜀汉一州有22郡;孙吴四州,领郡44 西晋统一,统郡173,与三国郡数相尽等,但较汉代实增2/3 永嘉乱后,东晋和宋、齐、梁、陈相继割据江左,当政者往往分割郡国,加上侨置郡国,郡国建制季度混乱 北朝虽少侨郡,但分割酬庸、虚增郡数的情况也不减南朝。

      第三节 县,西汉末,有县、道、侯国1585个;至东汉桓帝时,变化不大 三国时,魏、蜀、吴共置1206县 西晋统一之后,有1232县 南北朝时期情况变化不大梁武帝天鉴十年有1022县;陈亡时有438县北齐至天保末年存385县;北周大象二年有1124县 南北朝末,南北总共约有1562县,二、聚散皆是缘 侨郡、侨县小议,侨治情况表,三、一主摄二地 双头州郡浅议,双头州郡是东晋南北朝时代地方行政设置的特殊现象第一节 双头州郡的概念,双头郡:二郡同治一地,设置一名太守,实际上合为一个行政单位,虽称二郡,其实是一郡双头州:双头州者,二州同治,共一刺史,合为一个行政单位,虽称二州,其实是一州第二节 双头州郡的种类与名称,种类: 依照二州、二郡的组合,双头州郡可分为以下三类: 1、实土郡实土郡 2、实土州、郡侨州、郡 3、侨州、郡侨州、郡,名称分类: 1、二州、二郡的合称,如西汝南北义阳二郡 2、双头郡“南”或“北”字贯下而言,如南彭城南下邳南彭城下邳 3、双头郡省称“南”字,如南琅琊南彭城琅琊彭城 4、双头郡省“二”字为称 5、双头州郡常单称,如青冀二州单称青州或冀州,第三节 双头州郡的设置原因,与侨置州郡有关,简单易行 临边诸州郡因土地荒残、民户寡少,故合二州、二郡,置一刺史、太守 以战守需要,于边地形胜冲要之处置双头州郡 沿长江而下、近畿要地,为重其资力、藉资控御而置,四、兴亡谁人定 都督府闲谈,第一节 制度发展,南齐书百官志:都督“起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赦讨九,督扬、徐二州军事” 魏文帝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 晋承魏制,自惠帝末,都督多领治所之州刺史 都督本为治军而设,但地位较高,西晋南渡后,都督成为一府之长 都督统帅权之确立,不限于州,形成“大都督区” 各朝代都督区数目:东晋7个,齐宋14个,梁陈15个,第二节 设置原因,汉末大乱,乃有都督制度之兴起,本为统军而设,及三国后,为了边防及入侵战事而统州为府,以集中兵力,第三节 特点,1、都督府是以州和军镇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组织,后逐步形成了州以上一级的行政区划 2、主要目的是边防,设置在特定区域 3、都督也有九等级之分,根据其统领州的多少表现出来,第四节 影响,1、其形式上,犹如先秦之诸侯分封,都督成为地方掌权者,诱发了“八王之乱”,是国内动荡 2、都督诸州军事在军事上的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有利于稳固边防 3、都督全掌地方之兵权、民权,容易使得私心膨胀,五、盛衰岂无凭 南北对比,参考书目,1、宋书隋书南齐书 2、三国志 3、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 4、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5、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 6、殷宪:北朝史研究 7、黄慧贤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谢谢观看!,第三小组全体敬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