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各节练习题.docx

31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89806811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2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心理学各节练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p2 2、意识p6 3、无意识p7 4、测验法p13 5、测验法p14 二、填空 1. 社会心理学 和 生理心理学 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P5 2. 心理过程包括熟悉过程、 情感过程 和 意志过程 p2 3. 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三大原那么是 客观性原那么 、进展性原那么和 系统性原那么 p11 4.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第一本心理学专著 《心灵论》 ,但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冯特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测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P16/17 5.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 刺激-回响 的简朴模式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 操作性条件反射 p20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阅历的一门学科。

      ×研究人的直接阅历 四、单项选择题 1.詹姆士在1890年发表的 B 一书中,提出了机能主义概念,该书是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表达 P20 A. 《实用主义》 B. 《心理学大纲》 C. 《心理学原理》 D. 《心理学引论》 2. 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 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P20 A. 《行为:对比心理学导论》 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3. B 是使人的心理识别于动物心理的高级心理过程 P6 A. 思维 B. 意识 C. 语言 D. 留神 五、双项选择题 1. 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可以归纳为: A 、 D 、认知心理学方兴未艾、人本主义心理学向各个领域渗透、学派对立与学派交融并存等 P23 A. 重实证研究,轻理论创办 B. 重理论创办,轻实证研究 C. 重根基研究,轻应用研究 D. 重应用研究,轻根基研究 2.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可分为 B 和 C 两大方面。

      P2 A. 天性倾向性 B. 天性 C. 心理过程 D. 性格 3. A 一书的发表,是精神分析学派建立的标志;而 B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A. 《癔病研究》 B. 《梦的解析》 C. 《精神分析引论》 D. 《自我和本我》 六、简答题 1. 意识有哪些作用? P6 2. 简述意识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变化 P6-7 3. 简述查看法和测验法的优缺点 P12-14 七、论述题 1. 简要介绍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P19-22 2. 学习心理学有哪些重要意义? P9-10 其次章 练习题 1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兴奋p35 2、动作电位p36 3、反应p50 4、神经—体液调理p59 5、条件反射p52 二、 填空 1. 心理是 人脑 的机能, 客观现实 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 2. 轴突的周边包有 髓鞘 ,具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向周边分散 3. 脑电活动的波形可以分为4种,其中当大脑皮质处于清楚、宁静、闭目状态时,记录到的是 α波 。

      而 β波 那么是大脑兴奋的表现,它的节律越高,表示脑细胞兴奋性越强,皮质活动的兴奋性越强 4. 谢切诺夫 于1863年在其出版的《大脑反射》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意识的及无意识的生活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反射 p50 5. 脑干由三片面组成:中脑、 延脑 和 脑桥 p42 三、 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 副交感神经通常在个体应付紧急处境时发挥作用,交感神经那么在个体处于松驰状态时发挥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p41正好相反 2. 当神经细胞没有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较高,带正电,膜内电位较低,带负电,这种电位差通常称为静息电位√) 3.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是大脑皮质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p52 四、 单项选择题 1. 一系列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回响,经训练稳定以后,只要第一个刺激展现,一连串回响就依次展现,巴甫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 B p55 A. 强化 B. 动力定型 C. 兴奋灶 D. 诱导 2. 在建立条件反射后,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类似刺激物也就不再引起条件反射,这是:C P54 A.延缓抑制 B. 消退抑制 C.分化抑制 D. 超限抑制 3. 除嗅觉外,来自全身的各种感觉传导束都在(A)处更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脑皮层的确定部位。

      因此,它也是皮层下感觉中枢P44 A.丘脑 B. 间脑 C.下丘脑 D.中脑 五、双项选择题 1. 在反射活动的神经布局中,(B )是一种生物换能器,它可把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加以传导传入通路有两条,即特异传入通路和非特异传入通路,其中非特异传入通路是指通过(C)的传入通路P51 A.传入神经 B.感受器 C.网状布局 D.大脑皮层 2. 三个机能系统理论,把脑分成三个彼此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即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D)其次机能系统是信息采纳、加工和储存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也叫(C),是编制行为程序、调理和操纵行为的系统P57 A.自我调理系统 B.调理系统 C.操纵系统 D.动力系统 3. “反射”原是一个物理学名词,(C)首先用它来解释动物行为和人的不肆意运动,后来由(A) 将其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和人的心理活动上P50 A.谢切诺夫 B.巴甫洛夫 C.笛卡尔 D.康德 六、简答题 1. 神经兴奋传导具有哪些特点?p37 2. 高级神经活动的根本机能是什么?p55 3. 简述突触的布局并说明它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P38 七、论述题 2 1. 什么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它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p47-49 2. 试述高级神经活动的根本过程及其规律P53-56 第三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马赫带p66 2、错觉p64 3、感觉后像p66 4、查看p72 5、感受性p65 二、填空 1. 美国心理学家 荷比 等人首创的 感觉剥夺测验 ,是一种试图操纵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测验方法这个测验很好地说领略感觉的重要性:剥夺人的感觉,全体高级心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只有获得感觉后才能恢复正常P62 2. 无论是机械的、物理的,还是化学的刺激,只要达成确定强度并对机体造成损害或破坏时都会引起 痛觉 与其它感觉不同,它没有确定的 适合刺激 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它才成为机体的报警系统,监视来自任何感觉的奇怪刺激,引起警觉并使人处于防卫状态P63 3. 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P64 4.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各种不同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 联觉 。

      p67 5. 时间知觉是个体通过某种媒介对客观现象的 延续性 和 依次性 的反映P64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p64 2.阈限是一种回响与另一种回响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测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p66 阈限不是一个固定值 3. 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四、单项选择题 1.1834年,韦伯提出了出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C)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P65 A.十足感觉阈限 B.感觉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中等强度刺激量 2.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P67 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合刺激 D.阈下刺激 3.查看力是构成 B 的一个重要组成片面,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才能 A.知觉才能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才能 p72 五、双项选择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D)反映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A)的反映。

      P62/61 A.个别属性 B.间接的 C.概括的 D.整体的 2.内部感觉采纳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它主要包括内脏感觉、(B)和(D) A.机体觉 B.运动感觉 C.自我感觉 D.平衡感觉 p63 3.神经生理学研究说明,感觉阅历的性质之所以不同,是由于(B)和(D)不同 A.刺激的传递方式 B.刺激作用的神经布局 C.刺激的频率 D.刺激作用的神经最终到达的脑区 六、简答题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识别和联系P62-63 2.简述知觉的根本特征P67-72 3.简述感觉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P61-62 七、论述题 3 1.试述感受性的变化及其规律P66-67 2.联系实际说明培养查看力的意义和目标P73-74 第四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记忆p76 2.保持p88 3.表象p79 4.内隐记忆p85 5.遗忘p76 二、填空 1.记忆是指记和忆的完整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根本环节P76 2.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提取信息或检索信息的形式有三种,一是 同时扫描 ,二是 自动中断系列扫描 ,三是完全系列扫描。

      P84 3.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举行测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在记忆测验中创制了以 无意义音节 为测验材料和重学法(又称节省法)的统计处理方法P93 4.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称之为联想,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P91 5.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表了一篇论文《神秘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才能的局限》,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 7±2 个无任何关系的工程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步减慢,稳定在确定水平上,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p93 2. 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舌尖现象属于后者×)属于前者 3. 干扰抑制说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从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从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正好相反 四、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