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doc
8页《《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学时:24 学时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考核方式教学目的:1、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的常用功能,正确操作使用摄、录一体机,监视器,电视特技机,图文字幕机,编辑控制器,话筒,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系统2、掌握单机摄录系统,多机摄录系统,录像带电子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连接与调整3、掌握画面素材的拍摄、运动镜头的应用和技巧4、初步学会画面、解说、音乐、字幕等的编辑技能与技巧5、熟悉电视教材的设计与制作技能;基本要求:《电视教材编辑与制作》实验是综合性实验,除练习操作电视教材制作设备系统外,还要设计完成 5 分钟的电视节目,在实验中分步完成考核方式:实验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 30%,实验报告占 70%其中的平时成绩从学生平时对实验操作的态度和效果来考察;以上两部分合成实验的总分(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 20%) 二、实验指导书、教学参考书 采用自编实验指导书并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三、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序号 实 验 项 目 时 数 类 型 1 摄、录机的操作与调整 3 操作性、验证性 2 拍摄技巧的训练和实践 6 操作性、验证性 3 采光与布光实验与训练 3 操作性、验证性 4 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实验与训练 6 操作性、验证性 5 解说、音乐、字幕与特技合成 6 操作性、验证性 6 自命题专题或小品的制作(15 分钟) 2 周 设计性 实验一、摄、录一体机的操作和调整实验时数:3 开设要求:必做 实验性质:验证性 每组人数:5人实验内容及要求:熟悉摄、录一体机的构成和联接,掌握摄、录一体机的调整和使用;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设备:摄、录一体机,三角架,充电器,监视器,录像带实验注意事项1、拍摄前认真检查摄像机的电池电量2、装入磁带前确认磁带的正反面3、要正确使用,不得违规操作实验二、拍摄技巧的训练和实践实验时数:3 开设要求:必做 实验性质:验证性 每组人数:2 人实验要求:熟悉摄、录一体机的正确操作;掌握各种运动镜头的运用;掌握电视拍摄表现手法的技巧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1、确认摄录一体机的正确状态2、各种运动镜头的训练:推、拉、摇、移、跟、甩3、掌握电视拍摄表现手法的多种技巧4、清晰区别各种表现手法的不同实验仪器设备1、摄、录一体机 2、三脚架3、充电器 4、监视器5、录像带 6、新闻灯注意事项1、每次开机拍摄要预留 8 秒预编镜头2、镜头运动过程要求:平、稳、匀、准3、注意维护摄像机实验三、采光与布光实验与训练实验时数:3 开设要求:必做 实验性质:验证性 每组人数:5 人实验要求:熟悉摄像的用光和采光;熟悉摄像专用灯具的用光意义和布光造型;掌握电视拍摄场景调度和各种光型的表现手法实验内容1、熟悉各种灯具的构造和布光;2、设定各种拍摄场景进行布光造型训练;3、掌握场面调度和各种光型的表现手法。
实验仪器设备1、演播室内各种专业灯具 2、布景3、摄、录一体机 4、三脚架5、监视器注意事项1、布好灯位再开灯2、避免灯光直射摄像机实验四、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实验与训练实验时数:3 开设要求:必做 实验性质:验证性 每组人数:2 人实验要求:了解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方式的异同;熟悉编辑原则的使用和意义;了解、掌握音视频编辑的全过程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1、编辑机系统的连接和调整2、运用线编系统进行插入编辑、组合编辑的训练3、使用非线编系统及其相应的软件进行编辑训练; 4、通过摄像机、录像机等不同接口进行信号采集; 5、生成电视教材并刻录成合适的格式实验仪器设备1、线性编辑系统 2、非线性编辑系统3、磁带 4、磁盘注意事项:新磁带要录有 CTL 信号,片头要有彩条、蓝底信号;首编镜头要留有 8 秒预卷时间实验五、画面、解说、音乐、音效、字幕与特技合成实验时数:3 开设要求:必做 实验性质:验证性 每组人数:2人实验要求:了解画面、音乐、解说、字幕与特技合成的过程;学会解说、音乐的配制与字幕的叠加;掌握后期制作的技能和技巧。
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1、正确使用采访机,调整麦克风;2、掌握插入解说、音乐、音效的配制和字幕的叠加;3、掌握后期制作的技能和技巧实验仪器设备1、线性编辑系统 2、非线性编辑系统3、磁带 4、磁盘5、麦克风 6、采访机实验注意事项:要正确设定编辑方式;插入编辑时,切记不要误用组合编辑钮实验六、自命题专题或小品的制作实验时数:3 开设要求:必做 实验性质:设计性 每组人数:2 人实验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各位成员的专业特长和主观能动性,从选题选材、脚本编写、镜头设计、技巧拍摄、画面编辑到特技合成,明确分工,紧密合作,依靠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制作任务实验内容:1、自主选定题目,完成稿本的编写1)完成 15 分钟的文字稿本的撰写2)将文字稿本改写成分镜头稿本2、完成 15 分钟的电视专题片的制作(1)按要求完成专题片的前期拍摄;(2)按制作程序完成后期制作3、完成电视专题的总结工作 (1)按要求写好专题片的完成稿本及审定记录;(2)填写实训总结报告实验仪器设备1、摄、录一体机 2、三脚架 3、充电器 4、监视器 5、录像带 6、新闻灯7、非线性编辑系统 8、磁盘 9、采访机。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小组成员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制订:陈晓辉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设计性实验指导书--------------------------------------------------------------------------------设计性实验作为一个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评价内容实验名称(实验序号:实验六):自命题电视专题节目创作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教育电视系统》 、 《摄影技术》计划学时:2 周一、设计性实验目的与要求在学习完《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后,学生基本上了解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具备了独立完成电视专题制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教学的效果,把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之中,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强化、探索,逐步形成专业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挖掘创新能力,特设置一个完成自命题专题节目制作或电视小品制作,为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电视节目制作创造条件。
“自命题电视专题节目创作”实验是设计性实验,从撰写文字稿本、改编分镜头稿本,到前期准备、实地拍摄、后期制作及修改完成稿本等,通过评价审定,最终形成 10~15 分钟的电视专题片要求:系统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工艺流程全过程;熟练驾驭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二、预习与参考书根据自选命题,收集相关材料,做好预习,写出拍摄计划;参考如下书籍1、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 邬美娜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王心语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3、 《电视教材制作》 周君达编 著 科学出版社4、 《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 王瀚东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 《电视制作手册》 [美]赫伯特.泽特尔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 《电视摄像》 任金洲,高波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三、设计指标 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印发的 《电视教材编制要求与技术质量试行标准》执行,保证节目结构完整,视频、音频信号的质量达到要求评价标准: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四、实验内容(一)撰写文字稿本1.自命题、选素材、确定表达方式与结构2.采用声画式稿本格式(二)改编分镜头稿本1.确定表现蒙太奇方式2.采用分镜头稿本的标准格式(三) 前期拍摄1.拍摄准备2.现场拍摄(镜头的运动、光线的应用、场面的调度等)(四)后期制作1.画面编辑(片头、画面、片尾)2.声音配置(解说、音乐、音效)3.音像合成(包括特技的使用)(五)评价审定评价方法:调查统计法或模糊综合评判法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摄、录一体机、三角架监视器、充电器、录像带、非线性编辑机系统六、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的总体要求1.选题:立意新颖,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视角和代表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富有时代感;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健康生动、丰富、翔实、感人。
2.政治性: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具有正确导向作用3.完整性:具有片头、片尾与完整的内容(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果) 4.结构形式:结构巧妙合理,段落清晰,层次分明;解说用标准普通话,简练、生动、感人;形式节奏突出主题,适合内容的阐述,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七、评价内容1.具有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电视手段的优势2.主体突出,图像清晰,构图完美,镜头运动平稳,运用恰当、符合主题要求,画面表现力强,用光合理,色调统一,色彩还原正确3.合理运用图像、语言、音响、音乐等各种要素编辑流畅,编辑点平滑,结构符合要求4.字幕符合国家标准、使用得当醒目音响运用适当,音量适中无噪音干扰八、设计步骤1、前期准备本实验以学习小组为实验单位,小组将要制作专题节目的选型,题材风格的确定,写好节目策划、制作方案,完成文字创作2、前期拍摄主要完成专题节目的拍摄阶段工作,依据专题创作的观念、纪实风格等特点,体会专题节目的叙事特征、手段、实现方法,合理运用长镜头、同期声、人物述说等表现手法3、后期制作主要完成专题节目的后期配音、非线性编辑、特技字幕等工作重点在编辑时理解电视专题节目的声画语言结构,掌握电视专题节目后期制作中编辑技巧的合理运用等。
4、课后交流安排各小组的作品展示,开展讨论,交流创作的体会九、考核形式通过对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考察,同时,根据完成作品的稿本、拍摄与编辑的效果及特技的应用等多方面综合评定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验过程:20% ,作品效果:50% ,实验总结:30% 实验报告总结要根据每个人所侧重承担的实验内容来总结,要求明了清晰十、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实验过程的主要环节,说明创作思路和构想;2、侧重阐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剖析设计中的创新点和闪光点及薄弱环节3、总结制作过程的体会及手段技巧的运用,写出设计中的难点,找出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