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第一章).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47839510
  • 上传时间:2023-03-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9.0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知识点归纳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概述: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身体呈梭形,这样的外形特点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其他水生生物:腔肠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低等生物,它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河蚌、蛾螺、扇贝等属于软体动物它们的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水域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正使许多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工厂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冲进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海洋是重要的水域资源,目前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把用高科技的方法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叫做“蓝色革命”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身体结构特点:(08中考)(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2、环节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2)蚯蚓: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刚毛在运动中起支持和固定身体的作用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07、09中考)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3、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大熊猫(07、08中考)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2)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3)兔:体表:被毛(保温)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消化:牙齿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能消化植物纤维,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体温恒定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4、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1)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些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它们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 类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目前,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10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

      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2)运动: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胸肌发达,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3)消化:角质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排便快,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4)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5)循环: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2、昆 虫(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一般有3对足,2对翅,都生在胸部3)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4)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5)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其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5)关节的结构图:如右图 (09中考)(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分类: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研究动物的行为I(菜青虫的取食)、II(动物的绕道取食):I白菜、卷心菜、油菜、萝卜等植物的花,每一朵都由四片花瓣组成,这些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因此,在分类学上,这些植物都属于十字花科 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长大后先变成蛹,再羽化为菜粉蝶阻止菜青虫产卵是防止菜青虫危害的好办法II“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第三节 动物的社会行为P37)1、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2、 社会行为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3、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阿尔卑斯狒狒群体中,根据个体的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行动,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护这个群体例:白蚁群体成员与其职能:①雄蚁(与雌蚁交配)②雌蚁(专职“产卵机器”)③工蚁(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④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4、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09中考)蜜蜂跳舞—动作 黑长尾猴—声音 蚂蚁—气味 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08、09中考)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绿色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和氧气。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为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生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访谈法,也可以采用在图书馆或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是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占农业产值的50%,有的竟达70%以上,而我国人均占有动物性食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1、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例:荷兰一家公司培育出一批转基因牛,这些牛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人乳铁蛋白的作用是可以抑制人胃肠道的细菌感染利用生物反应起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细菌和真菌(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07中考)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5、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以找到它们甚至在寒冷的极地,很热的温泉中,都有它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