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量器的校验程序.doc
3页玻璃量器的校验程序玻璃量器的校验程序编制部门: 质量部编号: SMP-QM-025-00页数:3 页起草人日 期审核人日 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分发部门质量部、化验室目的:规范工作,确保检验精度范围:阐述了分析用玻璃量器的校正工作的要求,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分析用玻璃量器的校正工作责任:化验室负责人、化验员内容:1.总则1.1 分析用玻璃量器:滴定管、吸量管和容量瓶均应每二年校正一次根据不同温度下不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计算出 20℃时量器的体积,其误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1.2 分析用玻璃量器依不同品质要求,按规定的标准校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3 严格按校正方法操作,做好原始记录检定室室温要稳定,检定用蒸馏水的水温一定要恒定至室温方可使用2.滴定管的校正方法2.1 取干燥的锥形瓶,称定重量在已洗净的滴定管中将蒸馏水装至刻度处,把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记下水温2.2 按每秒流下 3~4 滴(30 秒钟 5ml)的速度放水至锥形瓶中, (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分段规则进行) 当液面流至被检分度线上约 5mm 处时,等待 30 秒钟后,在 10 秒钟内将液面准确地调至被检分度线上2.3 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精称锥形瓶。
二次称重之差为水重用试验温度下水的比重来除水重,即得真实容积2.4 再放一定体积的水,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的校正2.5 将校正的真实容积列成图以备用全容量用任一分段容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2.6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对滴定管和微量滴定管的检定要分段进行检定分段 如下:1ml: 0-0.5ml;0-1ml2ml: 0-1ml;0-2ml5ml: 0-2.5ml;0-5ml10ml: 0-5ml;0-10ml25ml; 0-5ml;0-10ml;0-15ml;0-20ml;0-25ml50ml: 0-10ml;0-20ml;0-30ml;0-40ml;0-50ml2.7 注意:操作时应注意被检滴定管放水至锥形瓶时,流液嘴不要接触瓶壁,待水面弧底与刻度线相切时,将瓶壁触摸流液嘴,以便移出最后的水滴3.移液管的校正方法3.1 取一干燥的锥形瓶(最好有盖) ,精称,然后取内壁干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取出用滤纸擦干管外的水3.2 将水放入锥形瓶中,待水自动流出后再停 15 秒,再将移液管尖端与瓶壁接触,以便最后一滴溶液流入容器中管尖的一点液体不要甩或吹出 (管上若注明有“吹”字,则放完液体后需吹) 。
3.3 精称盛水的锥形瓶记上水温,二次称重之差,即为水重用在试验温度下水的比重除水重,即得真实容积3.4 移液管的误差不得超过规定3.5 分度吸管的校正按移液管的校正方法分段检定检定分段如下:1ml 以上者为:全量的 1/100.5ml 以下者为:全容量一个检定点4.容量瓶的校正方法4.1 将洗净、干燥的容量瓶与盛放校正用水的烧杯一同放于天平室中 20 分钟,记下水温4.2 先称空瓶重,再加水至刻度,注意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否则应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两次称重差即为容量瓶中水重4.3 用在试验温度下水的比重除水重测得真实容积,其误差不得超过规定5.校正容器时注意事项5.1 所用水至少须在室内放置一小时以上5.2 待校正的仪器,应洗净至内壁不挂水珠滴定管和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后才能校正5.3 校正用的锥形瓶,必须干燥5.4 在开始放水前,滴定管或移液管尖端与外面的水必须除去5.5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5.6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