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岱是小品名家论张岱的风俗小品.docx
10页张岱是小品名家论张岱的风俗小品 内容摘要:张岱可谓晚明小品文的大作手,其小品散文突破传统散文拘囿,将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其中,对个人生活、爱好兴趣的叙述,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是张岱真性情的显露,也是晚明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生动表现张岱小品文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对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城市风情的真实描绘,可视为明末的一部社会文化风俗史 关键词:张岱 小品文 风俗史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乃经典的小品文集,《琅�文集》中也有不少精妙小品散文张岱散文突破传统散文宗经载道标准,将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凡身之所历、目之所睹、心之所系、情之所寄者,无不囊括笔底,并借此以寄托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尤其是她对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城市风情的了解和把握,远在很多史书和方志之上,故而她的小品又可视为明末的一部社会文化风俗史 一 “二梦”作为张岱小品文的代表作,其共同特点之一即“遥思往事”以甲申明亡为界,张岱前后半世的生活判若云泥,所以“二梦”寄托了沉重的身世之感岱家世代簪缨,至岱,因无功名,家声渐衰,其一生行履,见诸史传者不多,倒不如其《自为墓志铭》来得真切。
明亡前的四十多年,张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荣,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但这种极尽享受和斑斓的生活,伴随明朝的败亡而顿成幻梦墓志云:“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和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1]对过去繁荣靡丽生活的追忆,成为她寄托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精神依靠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2],且不管《梦忆》中到底有多少自责和反省的成份,但对昔日个人生活、性情兴趣的叙述,组成了张岱小品文的一个主要方面,表现了张岱的“真性情” 张岱爱好广泛,才艺富赡,在小品中较多地回想了自己早年欣赏诗文书画、积聚遗书、遨游山水、部署园林、搜罗珍玩、精治饮食、赏乐品茶、蓄养声伎甚至打猎斗鸡等丰富多彩的生活,虽为个人生活统计,但反应了晚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很多方面题材上,突破了以往小品文重在山水记游的拘囿,大大拓宽了小品文的表现领域,让散文愈加贴近大家的日常生活部分“古文”家不屑着墨的题材,比如美食、茶道、饮酒等,张岱全部给予细致描绘,化大俗为大雅,因此别具风姿。
岱家有讲究饮食的传统,“家常宴会,但留心烹饪,庖厨之精,遂甲江左”[3]张岱祖父创设“饮食社”,著《饔史》四卷张岱更是有加先辈,她自称“老饕”,在祖父著述基础上搜辑、订正、铨次,成《老饕集》一书,在《老饕集序》中,表述了自己对饮食文化的精辟看法,《陶庵梦忆》中亦有不少专门记述饮食的篇章 张岱在《方物》中说:“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并列举了各地方物近六十种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张岱不但为饱口腹,她对饮食制作、存贮、食法等全部有独到的心得《奶酪》一文细述奶酪的多个制作方法;《樊江陈氏橘》记述存贮之法:“购得之,用黄砂缸藉以金城稻草或燥松毛收之,阅十日,草有润气,又更换之,可藏至三月尽,甘脆如新撷者《蟹会》则述及食蟹之法:“一到十月,余和友人弟兄辈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奶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如法食之,“真如天厨仙供”其它如《鹿苑寺方柿》、《品山堂鱼宕》,也全部是记述脍炙人口的美味 好美食外,张岱还有一大癖好,即饮茶。
张岱精研茶道,著有《茶史》《陶庵梦忆》中的《禊泉》、《兰雪茶》、《阳和泉》、《闵老子茶》、《露兄》等几篇有关茶事的文字,可抵得上半部陆羽茶经其中尤以《闵老子茶》最为有趣,让人回味无尽: 汶水喜,自起当炉,茶旋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瓷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和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余问汶水曰:“此茶何产?”汶水曰:“阆苑茶也余再啜之,曰:“莫绐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汶水匿笑曰:“客知是何产?”余再啜之,曰:“何其似罗�甚也!”汶水吐舌曰:“奇!奇!”余问:“水何水?”曰:“惠泉余又曰:“莫绐余,惠泉走千里,水劳而圭角不动,何也?”汶水曰:“不复敢隐其取惠水,必淘井,静夜候新泉至,旋汲之山石磊磊藉瓮底,舟非风则勿行,故水之生磊即平常惠水,犹逊一头地,况她水耶!”又吐舌曰:“奇!奇!”言未毕,汶水去少顷,持一壶满斟余曰:“客啜此余曰:“香扑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 两位茶道高手相遇,相互过招,经过多个会合的较量,闵老子不得不对张岱品鉴之精大为称赏小说本身有趣,加之张岱灵活的笔法,成就了一篇隽永、奇绝的小品文。
张岱不但精于辨水品茶,而且对茶的制作也颇有研究,如《兰雪茶》在和友人胡季望的书信中也论到铸茶之法:“俟风日清美,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并表示异日必当携自制雪芽,和精于茶理的胡季望“茗战”一番,“并驱中原”,看“鹿死谁手”[4]时至今日,有品茗雅兴的人已经不多,更遑论相互“茗战”了,所以,静读张岱的文字,令人不免对古人的那份闲情逸致悠然神往 美食、茶道之外,记述饮酒的,有《张东谷好酒》中的嗜饮,《陈章候》的艳饮,《闰中秋》的雅饮,《湖心亭看雪》的义饮等;记述珍玩收藏、鉴赏的,有《朱氏收藏》、《仲叔古董》、《天砚》、《砂罐锡注》、《甘文台炉》、《木犹龙》、《沈梅冈》、《齐景公墓花樽》等,后三文述自己的收藏张岱兴趣珍玩,但并不痴迷,就如她好斗鸡,成立斗鸡社,但一旦读稗史知斗鸡亡国之事后就立即叫停了这种态度较为可取,既不失文人雅趣,又不至玩物丧志张岱的其它爱好,如好烟火、好骏马、好围猎、好花鸟、好蹴�等,在《梦忆》中全部有表现 《陶庵梦忆》对个人性情兴趣的统计,反应了张岱前半世的真实生活,从中我们能认识到张岱艺术化的生活态度,也感受到作者那种追怀往事、嗟叹当世的怅惘之情,并从一个侧面了解晚明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二 张岱小品文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她对乡风市声、人情世态、民俗节庆、说唱杂耍等民间文化、城市风情的真实描绘,塑造了一批民间艺人、工匠的艺术形象,既是经得起品鉴的妙文,又是绝好的明末社会文化风俗史张岱喜游历,寄迹时间较长的是杭州、南京、苏州、扬州等江南繁荣之地,她广交才士名流及各色市井人物,所以,她的小品文表现内容不限于本乡绍兴,包括范围较广,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张岱笔下全部有很好的表现 《扬州清明》记叙扬州清明节“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的习俗,描写形形色色市民纷沓游乐的情景:“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走马放鹰,斗鸡蹴�,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应有尽有这些反应了扬州商业和民间娱乐文化的繁荣作者还把扬州清明之盛况和其它地方的节日作比较:“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此种场景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一幅长达三十里的风俗画长卷《西湖七月半》经过五种不一样身份的人游湖看月的不一样情态,展示了一幅生动有趣的西湖人情风俗图《虎丘中秋夜》关键记述苏州虎丘山每十二个月中秋夜举行的鼓吹及昆曲演唱大会,经过听者云集的场景描写,展示苏州中秋的节日风俗图画。
《陶庵梦忆》中,记述传统节日习俗的还有《闰元宵》的张灯,《金山竞渡》中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严助庙》的上元设供、张灯演剧,《闰中秋》中仿虎丘大会而举行的蕺山大会及歌唱、演剧活动,等等 除节日习俗外,《梦忆》中还有对各地民风习俗和人情世态的大量描写,如西湖的香市,泰安州的客店,鲁藩的烟火,绍兴的灯景,龙山的放灯,越中的祈雨、扫墓祭坟,白洋的观潮,定海的水操,兖州的阅武,杨神庙的迎台阁,牛首山的围猎,扬州的瘦马,二十四桥的风月女子,秦淮河的艳冶佳丽等,作者眼光独到,描写逼真细腻,宛如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 《西湖香市》关键描绘杭州昭庆寺香市的热闹场景既描写了这个市场的丰富商品,又描写了摊贩云集、摊位密布和香客的拥挤:“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这幅热闹的场景,既是西湖湖滨的风俗画卷,又是明末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能够窥见当初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色 《扬州瘦马》真实地反应了当初纳妾的陋习所谓“瘦马”,是供富人在市场挑选的妇女的代称,她们已丧失了基础的人格,沦为可供买卖交易的一件货物此文对牙婆的挑选过程有很细致、生动的描写,是封建时代妇女由人到商品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从扬州瘦马,我们能够看到晚明经济繁荣、富庶背后,大家的心理畸形和变态,正是盐商的暴富,催生并助长了这一罪恶的买卖制度物质上的富足,轻易造成欲望的膨胀和精神的扭曲,即便在今天依然含有鉴镜意义《二十四桥风月》写烟花女子的可悲生活这些女子“每日黄昏,膏沐熏烧,出巷口,倚徙盘礴于茶馆酒肆之前”,供嫖客自由挑选当夜深人静,灯烛将烬,剩下的妓女“醵钱向茶博士买烛,以待迟客,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或自相谑浪嘻笑,故作热闹以乱时候然笑言哑哑声中,渐带凄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她们强颜欢笑,故作热闹,却掩饰不住内心的痛苦和凄凉,这些可怜的妓女,既遭肉体的蹂躏,还得忍受鸨母的笞打和饥饿的折磨对扬州瘦马和二十四桥的风月女子,张岱的笔端流露出一定的同情,这些描写不但含有文学价值,还含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是研究纳妾制和娼妓制的生动形象的材料 对戏曲艺术、民间绝技的记述,也是张岱风俗小品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晚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勃兴,演剧和观剧成为市民百姓主要的娱乐方法,但受正统观念的束缚,当初的戏剧活动大多得不到记载而湮沉不彰,张岱“好梨园,好鼓吹”,在《陶庵梦忆》这本小品文集中,记载了颇多当初的戏剧生活资料,因此显得尤其珍贵。
《目莲戏》记述徽州旌阳戏子搬演目莲戏的情景;《金山夜戏》回想自家戏班在金山夜演的情景,对舞台部署和演出剧本全部有简略记述其他如《朱云崃女戏》、《刘晖吉女戏》、《朱楚生》、《阮圆海戏》、《过剑门》、《不系园》、《彭天锡串戏》、《严助庙》、《杨神庙台阁》、《张氏声伎》、《冰山记》等篇,包括到民间戏曲种类“调腔”、“女戏”,戏曲的演出训练、鉴赏品评和剧本修改,众多伶人及其演出技艺,演出经过及演出效果,以至私家戏班巡演等多方面的戏剧活动,反应了当初社会各阶层的戏剧生活情形 戏曲艺术之外,张岱对各地的民间艺术和民间绝技充满了好奇,在她笔下,相关于民间说书的,如《柳敬亭说书》;有介绍民间琴派、琴社、琴人的,如《绍兴琴派》、《丝社》、《范和兰》;有介绍雕刻技艺之巧的《濮仲谦》;《诸工》则介绍了民间竹、漆、铜、窑诸种工匠;《吴中绝技》介绍了治玉、治犀、治嵌镶、治梳、治金银、治扇、治琴、治三弦子等八种高超的民间工艺这些小品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晚明民间工艺的繁荣兴盛 张岱和现代的伶人、工匠和有癖好的畸人多有交往,甚至结为知己,在小品中刻画了一批民间艺人、工匠、畸人奇士的艺术形象,如彭天锡、柳敬亭、王月生、朱楚生、范和兰、濮仲谦等。
串戏妙天下”的彭天锡演技高超,尤其善于饰演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彭天锡设身处地,以经典化的艺术演出将反面人物的特征发挥无遗,之因此能做到这么,是因为“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