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文化传承调查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107502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6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文化传承调查研究    刘 洋 (黑河学院 164300)Reference:桦树皮工艺体现了北方狩猎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民族传统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转变,工艺技术传承衰微,尤其在桦树皮制品手工制作方法上,手工艺传承人群体性缺失本文从鄂伦春传统桦树皮文化的形成入手,进行挖掘其艺术价值,进而梳理桦树皮工艺在黑龙江流域传承情况Keys: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桦树皮;传承;调查本论文系黑[来自www.lw5U.com]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年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桦树皮艺术保护与传承研究”研究成果,批准号:15YSE09黑龙江流域(含支流),以及与之文化相关联的地区,大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北部东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以及黑龙江北,乌苏里江.珲春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在研究范畴上,以今之黑龙江省辖境为范围黑龙江流域历史上曾经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五大帝国王朝和若干王国政权这些古代王朝与政权沿黑龙江流域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文明,对于中国近代民族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北方民族地域分布一、黑龙江流域桦皮工艺文化的形成黑龙江流域成为近代满族人、那乃人(赫哲)、奥罗奇人、尼夫赫人(吉里亚克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恰喀拉人(乌德赫人)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孕育了民族文化与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沿江文化与民族艺术桦树皮制作工艺技术最早来自于北方狩猎少数民族,依托白桦林自然资源,逐渐形成民族技艺文化特色传承至今,这种技艺主要流传在黑龙江流域鄂伦春等民族聚居区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广大地区生长着广袤的白桦林,白桦林成为了黑龙江流域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常见的艺术创作意象,反映在中俄油画、版画创作作品中白桦树作为鄂伦春民族文化艺术的图腾,常见于鄂伦春人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桦树皮手工艺制作自古代民族遗存下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慢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桦皮文化”桦皮文化依托在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民族“狩猎文化”、“森林文化”视域下表现为日常器物用品、装饰用品、桦树皮画、桦树皮船只等除此以外,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服饰设计用品常见也取材于桦皮制作,如用桦树皮制作的帽子、鞋子等十分广泛蕴含着鄂伦春民族生活美学内涵的桦树皮制品,不仅具有突出的实用功能,依然在装饰图案上别具一格,展现取自自然的装饰纹理,各式各样的花草纹、动物纹都格外锦上添花黑龙江流域孕育了早期灿烂的古代民族文明,这些古代民族包含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均属北方游猎、游牧民族系列,在古代民族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旧石器时期、新石器石器、尤其以细石器时代而著名,这其中也经历了古代陶器时代,而鄂伦春民族发展历程里却跨越了制陶历史时期。

      鄂伦春民族发挥集体智慧,在大[来自wwW.lw5U.com]兴安岭等地区的山间过着游猎生活,就因地制宜,取材具有丰富资源的桦树皮原生态材质,发挥民族艺术创造力,经过实践,制作了大量实用又富有艺术美感的桦树皮制品,桦树皮器皿的产生与沿用,也间接导致了在民族生活和生产中的陶器和瓷器制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形成了独居特色桦树皮文化桦皮画的出现也不是历史的偶然,是伴随着鄂伦春人审美意识的觉醒与发生而产生的桦皮画在黑龙江流域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唤醒了民族文化集体审美意识它体现着鄂伦春民族对东北黑山白水、广袤森林的无限热爱可以想象,鄂伦春人在桦树皮上,雕刻出萨满的情怀、对天地、自然、包括人本身的敬畏他们用图案描绘鄂伦春人的游猎史、民族史,用精湛的手工艺制作和精良的装饰雕刻手法表达了黑龙江流域鄂伦春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和原始朴素的艺术追求,这些共同丰富了民族造型艺术的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桦树皮文化孕育了艺术的生发,可以说,桦树皮工艺制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鄂伦春民族的标志性文化表征古籍记载:“鄂伦春地宜桦”桦树林大范围存在黑龙江流域鄂伦春聚集地区,大小兴安岭孕育了丰富的桦树皮天然自然资源,鄂伦春人结合生活经验与艺术创作经验,传承器物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二、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传承现状调查近年来,黑龙江地区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工作,做了大量的调查性、实践性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黑河市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哈尔滨市桦树皮画、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萨满舞、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桦树皮制作技艺等均被列入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保护与传承当前也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黑龙江流域(省内)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桦树皮工艺制品慢慢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少数民族发展需求,逐渐又传统的生活必需品转变为具有装饰陈列意味的工艺艺术品,在黑河地区新生乡的鄂伦春民族聚集地,我们见到了桦树皮制品传承人,在桦树皮工艺制法上,依旧保留手工艺制法,尤其在桦皮画艺术品的制作上在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在原有白桦树纹理基础上,采用现代绘画手法加以修饰,完善画面布局,继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创意据调查研究,目前,鄂伦春民族桦树皮器具的制作工艺因区域性、范围性的限制,继承与学习群体主要还局限于鄂伦春民族人,导致技艺传承走向衰微。

      另外鄂伦春民族是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发展而来,在鄂伦春民族聚集地的大兴安岭等岩画遗存中我们管窥早期人类生活与发展的轨迹,而桦树皮工艺艺术是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重要遗产,同时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技艺的流传与继承本身就承载了对早期人类文化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在黑龙江流域的现今沿岸地带,支流所经区域、俄罗斯阿穆尔河沿岸鄂伦春民族区域调查取证,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工艺制作者已经寥寥无几,在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上面临巨大挑战,文化图腾式的图案内容、濒临消失的艺术创作形式和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处境堪忧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再现了鄂伦春民族崇尚自然、热爱生活,是其锲而不舍追求自然美、艺术美、造型美、器物美的真挚表现,从中我们也可以观照到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线索,亦可以管窥鄂伦春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生活形态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