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理论的综述.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18718623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理论的综述摘要: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突破,旨在研究心理状态理解, 并 由此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的心理理论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 , 成为近十 年来发展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在认知发展的整个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本 文总结了对心理理论的大量研究,概述了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和它的几个研 究方向,研究范围,研究进程,研究结果和影响因素,并简单探讨了其对教育的 影响及作用,预测了心理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心理理论 儿童 研究 错误信念 假装游戏一、心理理论概述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 心理状态如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和理解,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 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心理理论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对心理理论研究的展 开,尽管不同的心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在心理理论的观点和术语的使用 上存在差别, 其中以下观点被广泛应用 : ①心理理论并非是一种科学意义的理 论, 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日常理论,常常被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 ②心理理论 是个体用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 ③借助于这 种结构, 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并预测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总之,“心理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系统, 目前还很难对其下一个非 常明确、规范的科学定义大多数定义都是一种操作性描述或现象的描述, 因此, 也没有达成共识性的统一定义二、 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大部分心理理论研究探查了儿童关于最基本的心理状态的知识、愿望、感知、 看法、思维、意图和情绪等就此发展心理学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 许多心理 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如理论论、模块论、模拟论、匹配论、社会文化结构论、 概念发展理论等下面对前三种理论作一简介1 .理论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 具有与一般科科 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该理论假设: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 而是通过建构起心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理论论强 调经验在塑造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经验能为儿童提供其不能理解 的心理状态的信息, 这些信息最终致使儿童理解这种心理状态并修正和改进他 们已有的心理理论理论论强调关于心理知识的系统性、关联性和一贯性2 . 模块论 这种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 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在个体出生时, 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 统, 因而, 此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 程。

      模块理论假设主要建立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观察与实验之上3 . 模拟论 模块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 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 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内 儿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 通过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体验他人的 心理活动或状态, 然后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模拟论重在 预测而不在与解释, 强调了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各种可能解释类型中,模拟论、模块论与理论论是 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理论有观点认为把这几个理论结合起来的折中理论是一 种比较全面的观点另外还有一些发展心理学家企图从其他角度,解释儿童心理 理论的发展这些不同观点的倡导者均不乏支持自己的观点激发对其他理论的论 据和证据,但目前尚无法辩论孰是孰非,或许他们都只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 中的某一方面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致,对儿童心理理论会有一个比较全面 得解释三、 心理理论的研究进程(一)儿童早期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心理学家大都将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看作是儿童获得心 理理论的主要标志一般认为, 儿童的心理理论在4 - 5 岁左右开始形成, 其标 志是成功地完成“错误信念”任务。

      许多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均表明, 4 岁 以前儿童还不能认识到他人会有错误信念, 即尚不具备错误信念认知能力只有 到4 岁以后, 儿童才能明白物体即可以用其外表来描述, 也可以用其本质来表 征从而具有区分外表与真实的认知能力在中国有研究用“意外转移”和“欺骗 外表”两个错误信念测验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年龄, 也与这一结论相符认 为4-5 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 但这会因测验任务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阶段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另一些研究发现 3 岁和4 岁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但由于对标准测试研究方法的争议 , 研究者在儿 童什么时候具备“心理理论”上仍有争论二)错误信念后儿童心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心理理论获得后, 儿童对心理的认识还有哪些重大的发展呢? 对此目前主 要有三种理论观点及相关究:Perner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从对一级错误信念 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4 岁左右儿童获得的心理理论只是在精细 程度上尚不如成年人的心理理论, 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是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 别Chandler等人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是由复制式心理理论发展到解释性心 理理论。

      研究者一般采用模糊刺激作为研究工具考察儿童对“人们获得相同知觉 信息却可能得出不同的信念”这一现象的认识, 并以此作为儿童获得解释性心理 理论的主要标志 Wellman 等人认为, 心理理论由包括信念和欲望发展到还包括 具有稳定的人格特质 6 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中并不包括特质概念, 但已有特质 概念的萌芽, 如他们的个人偏好观念包含着从稳定的人格特质解释行为原因的 萌芽, 6岁后儿童才发展起人格特质的概念这一观点得到有关研究的支持.比较这些观点可以发现,Perner和Chandler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看法都 把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过程划分为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两个阶段 Wellman 的观点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的, 他强调了儿童对别人的人格特质 的认识三)儿童欺骗或说谎行为的研究 儿童欺骗或说谎行为的研究正式成为“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其主要原因是: 如果儿童能够成功的欺骗, 首先必须推测欺骗对象的心理状态, 同时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对方的差距, 并具有明确的误导对方的目的 由此, 为了使欺骗成功, 儿童至少必须了解听者的某些心理, 而儿童“心理理论” 的发展则是欺骗行为“成熟”的关键。

      Lewis等运用了一种“抵制诱惑情景”来 研究儿童的说谎行为结果表明, 3 岁儿童能够说谎, 而且能够隐瞒情绪表现, 一次瞒住成人Ruffman等人进行的一系列有关实验发现,那些能正确判断“错 误信念”的4 岁儿童也能正确区分有意说谎与无意说错的事实, 而且发现这些儿 童的判断是根据主体是否具有说谎的动机 5岁儿童还能进一步根据主体的内部 动机, 区分出开玩笑与以上两者的区别关于儿童自己说谎行为的研究也表明, 一旦儿童掌握了“错误信念”判断后, 其自身的说谎技巧也有了提高这表明他 们能更成功地误导他人对某件事的理解,能用相对复杂的技能去控制别人的行为 许多研究表明, 儿童只有到4 岁以后才具备上述能力四)心理理论的毕生研究取向心理理论经典研究范式主要关注的是3 - 5 岁年龄的儿童随着研究的不断 深入, 学者们开始逐渐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 表现在: 开始考察4 岁以前 儿童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 尝试对自5 岁直到老年期的心理理论发展情况进行 探讨; 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有关心 理理论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属刚刚迈步阶段, 对于4-6 岁之后的研究数量还 相当少, 对于心理理论毕生发展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 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上心理理论与其他心理特质的关系探讨还很少见。

      一个有启示意义的动向是, 目 前的心理理论研究已经在情绪、情感、意识等方面有所涉及, 如何把这种研究推 广至生命全程, 同时把心理理论研究与诸如自我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这无论对心理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 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都是一个很好的视角总之, 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已初 露端倪, 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四、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一) 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有关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闭症儿 童、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的研究上有研究发现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心理 理论受到损害,并且缺乏想象能力,和人的交流存在明显困难不能够形成正常的 人际关系而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则表现出心理理论的 发展迟缓现象还有对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研究发现,这一类型的儿童无法形成 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和判断,心理理论发展处于空白状态二) 错误信念以及错误信念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早期的对错误信念的研究 要集中在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时间上,一般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的获得是在4岁 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对儿童在获得心理理论后儿童对心理的认识还有哪些重大的 发展感兴趣。

      比如 Perner 通过对儿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 的发展是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向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过渡 Chandler 等 人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是由复制式心理理论向解释性心理理论发展但是错误 信念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到底是怎么样的,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的 研究三) 有关儿童欺骗的研究关于儿童欺骗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 有关欺骗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儿童产生欺骗行为的年龄、水平以及欺骗行为与错误 信念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的Lewis设计了实验来研究儿童的说谎行为并对儿童的 非言语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2—3岁儿童能够表现出说谎的行为,但这 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上的欺骗,到4岁的时候儿童才能进行策略性的说谎,而且 能够有效隐藏情绪表现,以此成功的欺骗成人其他研究也发现,如果儿童掌握 了对错误信念的判断,那么他自身的说谎技能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表明 他们能更成功地误导他人对某件事的理解,能用相对复杂的技能去控制别人的行 为四)心理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文化是影响心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对不同 民族的心理特点和表现方式也会有不同的影响那么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否具 有普遍性呢?有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生活的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相 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有研究者对美国和印度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在这两 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儿童对同一行为的解释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文化差异五、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因素目前,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 为的关系的认知发展方面随着对心理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 论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引起了研究者们纷纷开始探讨引起 差异的因素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各种知识技能的获得,尤其是社会 认知能力的发展Wat son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与同伴间的积极交往与其心理 理论能力呈正相关 Slaughter 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 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Badene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4〜6岁受拒绝儿童在 欺骗任务和撒谎任务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受欢迎组和一般组由此看出,同伴关 系的好坏对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 关系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家庭因素:家庭规模的大小,即家庭成员的多少特别是儿童兄弟姐妹的 多少,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Perner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拥有兄弟 姐妹的数量与其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

      Jenkins 和 Astington 的研究也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