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pdf
81页国国家家二二级级公公立立医医院院绩绩效效考考核核操操作作手手册册(2020 版版)前前 言言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是检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2019 年 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 号)发布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启动,统一编码规则,建立标准化、信息化支撑体系,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积累了经验为落实 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 号),保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了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 版)(以下简称操作手册(2020 版)一、编写过程一、编写过程(一(一)界定绩效考核范围界定绩效考核范围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象为由各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确定的、已经登记执业的二级公立医院2022 年,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二级公立医院应全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二(二)全面梳理有关政策和要求全面梳理有关政策和要求广泛收集并系统梳理各部门对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工作要求,分析二级公立医院特点和功能定位,引导二级公立医院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逐一明确考核指标的政策依据、定义、目标和考核细则等内容。
三)研究明晰指标有关释义三)研究明晰指标有关释义委托相关单位研究,并广泛听取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专家学者和考核对象的意见,分别按照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对相关指标的释义进行逐一明确二、主要内容二、主要内容为便于各地操作使用,每个指标均从“指标属性、计量单位、指标定义、计算方法(或佐证材料)、指标说明、指标意义、指标导向、指标来源、指标解释”等 10 项内容进行阐述同时,提供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模板,供医院自评和撰写自评报告使用,并帮助医院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结果比对,完善内部管理按照“采集为主、填报为辅”的原则,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优先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渠道的有关信息 其中, 来源于病案首页信息的 7 个指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质量监测系统负责采集,国家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国家 DRG 质控中心联合实施质量控制和分析;来源于财务年报表的 9 个指标,其统计口径和数据要求均按照财务相关制度执行, 由财务年报系统提供;另有 7 个指标数据分别由国家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提供。
剩余 5 个指标由医院填报除特殊说明外, 本次考核中定量指标所需数据均为 2017 年2019 年的数据用于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三级手术目录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将不断完善考核操作手册,协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质量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二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另行制定印发目目录录一、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一、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1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4(一)功能定位(指标 1-3).4(二)质量安全(指标 4-5).11(三)合理用药(指标 6-10). 15(四)医疗服务(指标 11-13).27三、运营效率相关指标三、运营效率相关指标.36(五)收支结构(指标 14-19).36(六)费用控制(指标 20-22). 47四、持续发展相关指标四、持续发展相关指标.53(七)人员结构(指标 23-24).53(八)学科建设(指标 25-26).57五、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五、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63(九)患者满意度(指标 27).63(十)医务人员满意度(指标 28).65六、附件六、附件. 67附件 1. 67附件 2. 68附件 3. 71附件 4.75附件 5.761一、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共包含一级指标 4 个、二级指标 10 个、三级指标 28 个(均为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 21 个。
一、医疗质量一、医疗质量(一)功能定位(一)功能定位定量指标:定量指标:1-31-3(二)质量安全(二)质量安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4-54-5(三)合理用药(三)合理用药(四)医疗服务(四)医疗服务定量指标:定量指标:6-106-10定量指标:定量指标:11-1311-13位二、运营效率二、运营效率(五)收支结构(五)收支结构定量指标:定量指标:14-1914-19(六)费用控制(六)费用控制定量指标:定量指标:20-2220-22三、持续发展三、持续发展(七)人员结构(七)人员结构定量指标:定量指标:23-2423-24(八)学科建设(八)学科建设定量指标:定量指标:25-2625-26四、满意度评价四、满意度评价(九)患者满意度(九)患者满意度定量指标:定量指标:2828(十)医务人员满意度(十)医务人员满意度定量指标:定量指标:27272二级指标及指标导向一览表二级指标及指标导向一览表序号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来源指标来源指标导向指标导向1出院患者手术占比病案首页逐步提高2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病案首页逐步提高3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病案首页逐步提高4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案首页逐步降低5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病案首页逐步降低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医院填报逐步降低7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逐步提高8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医院填报逐步提高9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医院填报监测比较10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医院填报监测比较11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国家卫生健康委 逐步提高12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与合格率省级卫生健康委 逐步提高13平均住院日病案首页监测比较14医疗盈余率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15资产负债率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16人员经费占比财务年报表逐步提高17万元收入能耗占比财务年报表逐步降低18医疗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包括门诊、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3序号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来源指标来源指标导向指标导向19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财务年报表逐步提高20医疗收入增幅财务年报表监测比较21次均费用增幅财务年报表逐步降低22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财务年报表逐步降低23医护比国家医疗机构、 医师、 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监测比较24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国家医疗机构、 医师、 护士电子化注册系统逐步提高25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比医院填报逐步提高26专科能力病案首页监测比较27患者满意度国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逐步提高28医务人员满意度国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逐步提高注:1.指标中加“”的国家监测指标。
2.指标导向指该指标应当发生变化的趋势, 供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指标分值时使用,各地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基准值或合理基准区间4二、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医疗质量指标部分,共有二级指标 4 个,三级指标 13个,其中 8 个国家监测指标,均为定量指标一)功能定位(指标(一)功能定位(指标 13)1. 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指标属性】【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手术1人数占同期出院患者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出院患者手术人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 100%【指标说明】【指标说明】(1)分子:出院患者手术以人数为单位进行统计,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手术者, 按 1 人统计 总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2人数累加求和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即出院人数,指考核年度内所有住院后出院患者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1 手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 以去除病变组织、 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
参阅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1294 号)2 介入治疗即不切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 在血管、 皮肤上作微小通道, 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 超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包括:心血管介入、外周血管、神经血管介入、综合介入5其他医疗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3人数,不含家庭病床撤床人数3) 手术和介入治疗统计按照 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 3.0的目录实施指标意义】【指标意义】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卫医管发20122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 号)和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2018-2020 年) 的通知 (国卫医发 201837 号) 等文件均对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功能和任务做了相应规定,承担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抢救、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诊疗服务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部分手术需要在住院条件下完成,手术(含介入治疗)患者的数量和质量与医院综合诊疗技术能力(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临床管理流程、有限资源的效率和效益相关。
住院患者手术占比情况可以反映二级医院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 号)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将手术分为四级, 其中二级手术指有一定风险、 过程复杂程度一般、3 统计界定原则是“死亡”:包括已办住院手续后死亡者、未办理住院手续而是实际上已收容入院的死亡者其他”:指正常分娩和未产出院者、未治和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者、无并发症的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出院者6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指标导向【指标导向】逐步提高指标来源】【指标来源】病案首页指标解释】【指标解释】国家卫生健康委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72.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指标属性】【指标属性】定量指标、国家监测指标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指标定义】考核年度出院患者实施微创手术4的人数占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的比例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人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人数 100%【指标说明】【指标说明】(1) 分子: 出院患者微创手术以人数为单位进行统计,即同一次住院就诊期间患有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施行多次微创手术者,按 1 人统计。
2)分母: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含介入治疗)人数为手术和介入治疗人数累加求和3) 本年度纳入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微创手术目录,结合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 3.0和大数据统计结果形成,由国家统一制定,仅用于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并嵌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指标意义】【指标意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减少了疾病4 微创手术指出院患者在日间手术室或住院部手术室内、 麻醉状态下的内科和外科腔镜手术、血管内和实质脏器的介入治疗8给患者给来的不便和痛苦,更注重患者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症、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创技术发展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448 号)中推荐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微创手术比例20%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2018-2020 年) 的通知 (国卫医发 201837 号)要求,县级医院提升微创等技术能力指标导向【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