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的借鉴和启示.docx
9页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的借鉴和启示 赵敏 杨欢 谭春俊 张璐 郑小兰 孟鸿雁【Summary】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日趋推进,对养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国内大部分学者侧重于探讨分析人口结构、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养老品质等这类问题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借鉴日本成功的养老经验,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探讨加快发展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科学化、产业化发展,使老年人实现品质养老Key】日本 养老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NPO 居家养老G655 A 2095-3089(2017)15-0065-02Th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of Japanese Specialized Pension Service【Abstract】 With the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ing problem, the need of pension service is expanding rapidly , which places higher demand on the pension service level. most domestic scholars focus on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ension servic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therefore there are few articles on how to raise the consumption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Japa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ways mai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old age security system, elderly service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and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to speed up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growth of Chinas pension service..【Key words】Japan; pens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elderly service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NPO; Home care我國老年人不同消费水平、不同身体心理状况所需提供的多层次化、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与养老人员匮乏、社会力量薄弱、养老模式单一等供给不足矛盾突出。
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正是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促使日本“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日本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养老服务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在居家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标准化、制度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我国与日本文化传统相似,因此,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的建设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什么是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行业,它是以养老产品和服务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营利、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主要涉及医疗服务、康复护理、老年健身、养老保险、健康食品、老年用品、休闲娱乐等众多方面,具有公益性,更具商业性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发展举措分析日本的9月15日为老人日,到同月的21日作为 老人周由此可见对老年人群体的重视,日本养老服务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养老主体、规范化的养老机构及科学化的养老模式1.成熟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其专业化的保障日本的养老保障体系以介护保险、医疗保险、年金保险制度为核心介护保险制度主要面向40—65岁(不含65岁)、65岁以上两类老年人,第一类老年人的保险费政府负担50%、个人负担50%,个人平均每个月缴费约188元,第二类老年人的保险费由政府承担50%,剩下的50%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承担,个人平均每个月缴费约172元。
其待遇是给介护对象提供劳务及实物,享受待遇时个人需承担10%的费用,其中提供待遇的标准按两种介护类型分为7个等级,且每个等级对服务时长、服务内容都进行了精确化规定医疗保险制度主要面向所有国民,个人承担30%、政府支付70%,个人只需按收入的8%缴纳,医疗保险一人支付惠及全家,家人生病住院时亦可报销70%—80%而个人只需支付10%的费用,是支付老人疾病治疗费用的重要来源年金制度主要包括公的年金、私的年金制度公的年金主要分为国民年金(是基础年金,面向所有国民)、厚生年金(针对工薪阶层员工)和共济年金(对象为公务员)三部分私的年金即为企业年金(作为公共年金的补充,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雇员退休后较为富裕的生活)和个人年金(主要指购买保险、储蓄等)它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2.养老人才的培养专门化是其服务专业化的核心体现养老人才的专门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在人才数量方面,1971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提出“社会福祉设施紧急整备五年计划”,之后颁布及施行《介护保险制度》及《残疾人雇佣促进法》等,使得养老人才数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人才质量上,日本政府从法律上对养老人才标准、相关人员资格认证机制、院校及专业的设置进行明确化规定。
1987年日本颁布《社会福利士和介护福祉士法》,从1989年起日本开始实行国家资格认证考试,经过多次改革,日本形成了系统化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介护福祉士培养方式分三种,第一种是针对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需培训六个月(450小时)以上;第二种是通过培训机构,需进行两年时间的学习(1850小时);第三类则是通过福祉类高校来培养,必须修完三年以上的课程(1855小时),从而参加国家资格考试;而社会福祉士(从事管理工作)必须修完6个月的必修课后参加国家资格考试,社会福祉士获得资格认证后,再经过两年半的学习修完必修课程,可以参加新的国家资格考试从而在相关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正因有如此系统完善的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日本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已达到近200万人,预计到2025年,日本的养老服务人员将达到237—249万人如今,日本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由医师、看护人员、介护人员、理学疗养士、作业疗法士、机能训练指导员、生活相谈员、介护支援专门员等8个职种构成,且都有相应的资格等级认证机制及培训机构,另一方面,日本各都道府县积极促使专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双方需求信息匹配组织机能强化,挖掘潜在的人才资源,促进具有相关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再就业。
3.养老主体的多元化是其鲜明特征由中央政府、各都道府县、市町村提供养老设施,以老年人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要力量、鼓励民间组织(如社会福利协会等)、NPO(非营利组织,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志愿者及其组织,主要由家庭主妇、大学生及健康的老人组成,二是企业式养老服务)积极参与,从老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出发,根据其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偏好、消费领域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服务其中NPO在养老服务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NPO以公益服务的宗旨,向老年人提供从心灵出发细致、全面的服务,在为老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尽量做到以老人为主体,例如组织老年人参加活动、积极参与养老护理预防工作(并成为重要的推动者)、与老人聊天、散步等这些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的服务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大提高,使需要护理、需要支援状态的老年人数量降低约一半,充分弥补了政府、市场部分功能的不足4.居家养老模式的科学化、养老机构规范化是其服务专业化的重要体现居家—社区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的服务为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以日托、上门服务、短期入住、长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科学模式,并呈现出小规模、多功能的特点,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展开日常照料工作。
第二种是以嵌入式模式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服务目前这种养老模式不但可以减少家庭养老负担,而且满足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及尊严需要在养老机构规范化方面,日本政府颁布《社会福祉法》、《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等相关法律,从立法层面规定了养老机构的准入标准、管理及运营日本养老机构按其功能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养老护理福利机构、护理保健机构、医疗护理机构,其中养老护理福利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一半以上,主要针对需特殊照护服务的老人,为其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及以肢体锻炼、健康管理、康复等护理程度较轻的服务;护理保健机构主要面向需要长期照护服务的老人,为老年人提供护理照护、日常生活照护、医疗管理等服务,必要时还可以得到治疗照护;医疗护理机构则主要是提供康复管理、护理照护、个人照护、肢体锻炼及其他必要的医疗照护等专业长期照护服务的疗养型养老机构日本规范化的养老机构不仅满足了老年人不同消费水平、不同身心状况的需要,也促进银发经济的迅速发展三、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评价机制的建设目前我国有关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为数不多的法律、政策。
而从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进程来看,法律在日本养老服务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因而,我国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法律政策支持体系,一方面,从社会保障到养老人才培养,从市场监管到养老理念的倡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老人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的服务专业技能及服务质量、养老设施的规模、类型、护理度都在国家层面上得以法制化、规模化、精确化;另一方面,对行政机构权责、职能加以界定,明确责任主体,提高服务效率这样有助于明确养老服务业的地位,并使其推广及普及2.注重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养老人才队伍是实现社会化养老服务专业化的重要基础,而养老人才服务理念、学科体系及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是其三个重要方面我国应倡导服务人员实行“助人自助”的理念,即帮助实现自己,使老人更有尊严的生活下去;积极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人才管理中心,提供专业培训机构,鼓励各大高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建立全國统一护理人员就业网站,完善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认证、评价机度,并进一步细化职业资格认证的类型标准,促使养老人才认证机制更加全面规范;在政策上提高对养老服务人员的补贴力度,在薪酬、税收方面予以法律保障、从而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的环境。
3.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并使其实现产业化经营相对而言,我国居家养老属于比较薄弱的一部分,因而我国应采取渐进式发展道路首先,利用现有的社区服务机构,增加其养老功能;其次,推广O2O管理模式,把居家养老模式与互联网商业模式相结合,并建立老年人口信息数据库使各机构、各社区信息互通;最后,政府应积极鼓励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向社区延伸,从而促使建成以机构、社区、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服务支援体系,使老年人根据其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偏好、消费领域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内容、满足不同需求的社会化服务4.促进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鼓励NPO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以政府支持、市场运作、NPO及社会其他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我国NPO组织总量大,但在养老服务领域较少涉及,且NPO组织人均量较少,严重制约我国养老福利水平,因而我国应加大对NPO组织的支持力度,制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