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县木塔导游词(5篇).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300936574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应县木塔导游词(5篇) 应县木塔导游词1 山西的应县木塔,俗称天柱,原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 应县木塔浑厚、高大、粗犷,是享有盛名的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位之一 相传,寺内木塔是辽代兴宗皇帝为他心爱的把子欣赏美景而修建的,也有的说是兴宗皇帝为让他的王公大臣观战而修建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经受多少个暑夏严冬,多少次狂风暴雨,多少次闪电雷鸣,但木塔却安稳无恙据县志记载,辽、金以来,曾先后历经七次大地震,其中最厉害的是元代顺帝时的大地震,地震连续七天,木塔仍巍然不动,足见塔身构件安装合理,制作精细,质地非常结实 应县木塔总高67.31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其中四层是暗层,外观五层六檐应县木塔,比北京北海的白塔高出31.41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高出3.21米整个塔身,从粗犷中见玲珑,从古朴中见端庄木塔外观,既无雕梁画栋,又无溢彩流光,然而那雄伟粗大、拔地擎天的身躯,那结构严谨、交叉默契的斗拱,都足以令人目炫动容,讴歌不已无怪古人在塔上用斗大的字,写成牌匾悬在那里,什么“拱辰”、“挂月”,“天下奇观’、“天柱地轴”,即便用浑朴的壮笔,用最富有感情的语言,也难以倾诉人们胸中的感慨与赞扬。

      应县木塔底层直径为30米,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的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的第一层,用蓝色琉璃瓦镶边,如同锦上添花塔的内外两道八角形木结构框架,用大粱和斗拱相互拉结框架之间不用一个铁钉,全靠斗拱梁架把全部木件构成一个完好的、稳固的整体,这在我国建筑史上可谓是个奇迹 木塔底层有门朝南,内有木制楼梯,可回旋而上木塔外侧有回廊扶栏,登高远眺,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塔顶,八角攒尖式,立有铁刹仰莲、复钵、相轮、,火焰、仰月、宝瓶、宝珠组成直射蓝天的刹柱,更衬托出木塔宏伟壮丽的气魄 木塔内,明层原来都有塑像,因年久失修,现仅存几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底层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坐像这尊佛像,形体丰盈饱满,神态端庄慈爱,衣纹洗练流畅,仍旧保持着辽塑风格在底层内槽壁面,6幅如来壁画,比例适度,色泽明丽加来头顶有飞天壁画,飞天体形丰满,动感强,活泼浪漫,神采飞扬,是壁画中的精品 传奇应县木塔是鲁班爷建筑的 很久以前的一天,鲁班和妹妹从南方来到北方,走到应州地面,看到这荒芜的战场,白骨累累,不是北方的鞑子(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里,就是南方的(对南方人民的俗称),从这里杀向关外。

      不常两军就在这金沙滩地面打了起来,常常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劳动人民饱受战祸之苦于是他打算修一座木塔,压一压这里的杀气 谁知鲁班把这个想法和妹妹说了以后,妹妹不情愿,她说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长时间呀?她不情愿在荒芜的地方多呆鲁班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信,说你这不是说大话,恐吓人便问,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几层?用哪儿的材料?鲁班说:“我要建一座十二层玲珑木塔,就用应州西北黄花梁那片松树林的木材”妹妹抬头一望,嗬,长满了林木的大山冈,离应城足足有三十里呢!于是便和哥哥打赌说,你能一夜之间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绣十二双绣花鞋,咱看谁完工快鲁班说,好!一言为定于是兄妹二人便分头忙了起来 晚上定更后,鲁班一个人忙了起来,他运用神通,将黄花梁的巨木伐来,将恒山石运来,砌石为基;架梁为拱,到三更天的时候,木塔的工程已经完了一半谁知鲁班妹妹只顾偷看哥哥建塔,把绣花鞋的事忘了这时眼看鼓打了三更,便慌了起来,躲在一旁,喔喔地装了几声鸡叫,自己速即掐诀念咒,请来天上七仙女,帮她绣鞋,这样十二双鞋绣完,天已快亮了再说鲁班,三更时听到鸡叫,以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层,黄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

      到远处运木材吧,时间来不及了,只好请来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块干,这上六塔就是砖瓦木混合结构了到五更时,十二层宏伟的宝塔已经建成,只见玲珑宏敞,蔚然壮丽,使鲁班妹妹和七仙女赞叹不已! 妹妹赶忙找哥哥,哥哥不见了原来鲁班到天宫借宝去了借什么宝?为了使宝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这两颗宝珠,就再也不愁火烧水淹了正值鲁班借了宝珠往回赶的时候,应县的城隍土地爷起来了,原来这十二层宝塔把他们压得出不上气来,他们乘鲁班不在,镇塔之宝还没安上这空儿,弄来一股妖风,将宝塔上三层始终吹到关外大草原等鲁班回来时,应州就只剩下九层木塔了鲁班气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谁知用力过猛,将薛家营村北压了个大坑,就是以后的干海凹(现在薛家营水库)劳累了一夜,临时歇歇,将鞋里的土倒倒,就倒了两个大土丘,后来这里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烂了,顺手一扔,占了大片地方,后来这个村庄就叫鞋(颉)庄休息了一会儿,他只好把镇塔之宝安到了这剩下的九层塔里,和妹妹一齐离开了应州 那三层砖塔呢?被一阵妖风吹到了大青山下丰州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应县木塔一模一样,还有点倾斜,塔尖也吹掉了,这是由于没有宝珠的原因。

      应县木塔呢,自从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后,再也不怕水、火、风等灾难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稳无恙呢? 应县木塔为天下第一大木塔,对于它的传奇美丽悦耳,下面就讲一个“莲花台下八力士”的故事: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 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惊天动地原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八力士下凡以后,任凭把山搬来搬去,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天下百姓被他们搅得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俗话说:“天上一昼夜,人间一百年”,当如来返回西天,这八个力士已经把人间搞得乱七八糟如来为了降服这八个乱世魔王,摇身变为一个秀才下了凡尘,去寻觅那八个力士 一天,如来最终找到了他们,他们正在一齐玩弄几座大山如来迎面上去施礼道:“八位将军就是天下著名的大力士,可我不信我坐在这个莲花台上,看看你们能不能把我抬起来?”八个力士说,哪用八个,两个就行上去两个力士,莲台未动分毫;上去四个力士,莲台才过双腿;最终八个力士都上去,才把莲台抬过头顶,抬过头顶可怎么也抬不动了,只听一声“定!”八个力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永久抬着莲台。

      据说谁也离不开谁,其中走一个,此外七个就要被压死所以,相互瞅着谁也伯谁走了 应县木塔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华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中肯,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20x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20x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周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觉了一批极为宝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

      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讨论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供应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着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它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公元486年,释迦牟尼涅盘,享年80岁,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今日之佛教界,对释迦牟尼荼毗后毕竟留下多少颗佛牙,看法不一一说是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另一说是佛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 应县木塔导游词3 我们刚刚从佛教圣地五台山出来,那我们一会儿要经过山西另一个鬼斧神工的建筑——应县木塔,信任大家对佛教学问还是记忆犹新的吧那么大家必定记得那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一句对见义勇为的道德情操赞扬的话,同时,它也反映了佛家慈善为怀的理念浮屠即是塔的别称 塔是中华建筑史上一个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印度,最初的佛塔都是舍利塔,也就是佛的埋骨塔,有坟茔的意味那在这儿就给大家讲讲舍利舍利是梵语的音译,主要是指得道高僧们在荼毗后炼出的结晶体,它们坚如金刚,闪闪发光、形态各异、颜色也各不相同,常称为“五色舍利”。

      例如五台山净如法师,在圆寂之后,发觉了各色舍利5000余颗据专家讨论,白色的舍利是骨舍利,黑色的舍利为发舍利,赤色的舍利为肉身舍利 那随着宗教文化不断地深化与进展,塔也在不断地进展,塔的意义已超出了其建筑本身,而是进展成为了一种塔文化 由于最初的塔是掩埋佛舍利的地方,所以它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今日寺庙中的大雄宝殿,那随着佛教的进展,寺庙中就有了特地供奉佛像的殿阁,那塔和殿就可以相提并论了,唐代是塔修建在殿旁,直到宋代塔才修在了殿后 塔的用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转变塔在汉朝传入中华,最初为木塔,后来展露了砖塔,到宋代的时候,展露了石塔、金属塔、琉璃塔形制也发生了变化,最早的为覆钵式塔,到后来有了楼阁式、密檐式、还有最为珍贵的金刚宝座塔,全国这种塔仅存5座作用也从最早的舍利塔,进展到藏经塔还有一些世俗塔,比如风水塔、文峰塔 塔的层数通常是奇数,面数通常为偶数中华传统文化中奇数数为阳,偶数为阴,而阳为天,阴为地,所以塔也可以称得上是负阴抱阳,顶天立地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塔,它一般都分为四部分,即塔刹、塔身、塔基,地宫 我国最早的佛塔修建于东汉年间的洛阳白马寺内,缺憾的是这座塔早已被毁,我国最大的塔林在登封少林寺,共有229座。

      山西也有许多宝贵的宝塔,广胜寺的七彩飞虹琉璃塔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琉璃宝塔,太原双塔是我国最高的双塔,普救寺的莺莺塔是我国闻名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五台山的大白塔是典型的覆钵式塔,也是五台山的代表 那讲了这么多,这应县木塔究竟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地方呢?下面我就给大家精炼的推荐一下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建筑的奇迹,它的宝贵价值可以概括为最古、最高、最多、最巧、最固这几个词 最古是说它的塔龄,它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1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 最高时它的高度,它的高度有67.31米,相当于20层楼房,不仅是全国最高的木塔,而且是当今世界最高的纯木构建筑,所以,它也堪称是一个擎天柱 最多是指它的斗拱种类斗拱是中华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三者交叉重叠,合称斗拱木塔共用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堪称斗拱博物馆 最巧是说木塔的设计木塔为纯木结构,67.31米的高度没有用一根铁钉,全靠榫和卯咬合,造型美观据统计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约7400吨,当地有这样一句话:坎尽黄花松,建起应州塔。

      最固是说它的结构我们知道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