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考研数学三分类模拟11.docx
20页[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考研数学三分类模拟11一、选择题问题:1. 设随机变量X与Y的联合分布是二维正态分布,X与Y相互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E(X-Y)=0.B.D(X-Y)=0.C.E(X2-Y2)=0.D.E[X(Y-EY)]=0.答案:D[解析] (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则X与Y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的相关系数ρXY=0,而对任何两个随机变量X与Y,有 而EXY=EXEY又可以变形为EXY-EXEY=E[X(Y-EY)]=0,因此应选D. 进一步分析,可以举出反例说明对于前三个选项,它们都不是二维正态分布随机变量(X,Y)中X与Y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X,Y)的联合概率密度,则X~N(0,1),Y~N(1,1),且X与Y相互独立.但是由于X-Y~Ⅳ(-1,2),所以 E(X-Y)=-1≠0,D(X-Y)=2≠0, E(X2-Y2)=EX2-EY2=DX+(EX)2-[DY+(EY)2]=-1≠0. 问题:2. 设A1,A2是两个随机事件,随机变量,已知X1与X2不相关,则A.X1与X2不一定独立.B.A1与A2一定独立.C.A1与A2不一定独立.D.A1与A2一定不独立.答案:B[解析] EXi=P-P(Ai)=1-2P(Ai),i=1,2, E(X1X2)=P{X1=-1,X2=-1}-P{X1=-1,X2=1}-P{X1=1,X2=-1}+P{X1=1,X2=1}==P(A1A2)-[P(A1)-P(A1A2)]-[P(A2)-P(A1A2)]+1-P(A1)=P(A2)+P(A1A2)=4P(A1A2)-2P(A1)-2P(A2)+1, EX1EX2=[1-2P(A1)][1-2P(A2)]=4P(A1)P(A2)-2P(A1)-2P(A2)+1. 因X1与X2不相关,故E(X1X2)=EX1EX2. P(A1A2)=P(A1)P(A2),即A1与A2相互独立,应选B. 问题:3. 随机变量序列X1,…,Xn,…相互独立且满足大数定律,则Xi的分布可以是 A.P{Xi=m}=,m=1,2,…. B.Xi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 C.Xi服从参数为i的泊松分布. D.Xi的概率密度.答案:A[解析]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1,X2,…,如果X1,X2,…同分布,只要EXi存在,则X1,X2,…服从辛钦大数定律;若X1,X2,…不同分布,但Xi的期望、方差应都存在,且方差要一致有界,则X1,X2,…满足切比雪夫大数定律.据此分析: 在A中,Xi同分布,,由于级数是收敛的,因此EXi存在,X1,X2,…满足辛钦大数定律,应选A. 进一步分析,在B中,;在C中,DXi=i,它们均不能对i一致有界,因此不满足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在D中,由于,因此.故EXi不存在,所以不能满足辛钦大数定律.问题:4. 设统计量Y服从F分布F(m,n),Fα(m,n)满足P{Y≥Fα(m,n)}=α,则F1-α(m,n)等于 A.1-Fα(m,n). B.1-Fα(n,m). C. D. 答案:D[解析] 若Y~F(m,n),则~F(n,m),依题意 P{Y≥F1-α(m,n)}=1-α,P{Y≤F1-α(m,n)}=α, 但是,所以,应选D.二、解答题问题:1.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 求的分布函数. 答案:解:由于X取值为所有正整数,因此Y的取值只有. 事件是可列个两两互不相容事件{X=2},{X=5},…,{X=3n-1},…的和,根据概率的可列可加性,有 类似地有 由于事件是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 于是Y的分布函数F(x)为 [解析] 这是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问题.由于X是离散型,故Y也是离散型.至于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首先应确定出它的概率函数. 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接连掷5次.2. 求正面出现次数X的概率分布;答案:解:掷5次硬币,正面出现次数X的取值为0,1,2,3,4,5.每次掷出正面的概率为,因此X服从参数为的二项分布: 即 3. 在反面至少出现一次的条件下,求正面与反面出现次数之比Y的概率分布.答案:解:为求比值Y的分布,先求X1的分布,X1表示在“掷5次硬币至少出现了一次反面”的条件下正面出现的次数,则X1的取值为0,1,2,3,4.设A表示事件“5次中至少出现一次反面”,则 随机变量X1的概率分布为 即 由已知条件,则Y相对于X1的5个取值为于是由X1的概率分布可得y的概率分布为 问题:4. 若随机变量X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求随机变量Y=XlnX的概率密度函数.答案:[解法一] 本题是属于“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求X函数Y=g(X)分布”的题型,只不过函数的形式是Y=g(X)=φ(X)ψ(X).类似于求φ(x)ψ(x)导数的方法,可以在等式两边求对数或化为eψ(x)lnφ(x)形式进行求解,我们仍然运用分布函数法来解答本题. 已知X的密度函数为Y=XlnX=e(lnX)2=eZ,其中Z=(lnX)2.若记Z的分布函数为FZ(z),则当z≤0时,FZ(z)=0;当z>0时,由于X在(0,1)上取值,因而有 即Z的分布函数为 因而Y=eZ的分布函数为 FY(y)=P{Y≤y}=P{eZ≤y}, 其中Z=(lnX)2的取值是非负的.因而当y≤1时,FY(y)=0;当y>1时, FY(y)=P{0<Z≤lny}=FZ(lny)-FZ(0)=. 故所求的Y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解法二] FY(y)=P{Y≤y}=P{XlnX≤y}=P{e(lnX)2≤y}. 当y≤1时,FY(y)=0;当y>1时,由于X在(0,1)上取值,故有 从而Y的分布函数为 于是Y的密度函数 问题:5. 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σ2),Y=X2,求Y的概率密度fY(y).答案:解:由于函数y=g(x)=x2在(-∞,+∞)内不是单调函数,我们用分布函数法求Y的概率密度. 显然当y≤0时,FY(y)=P{Y≤y}=0. 当y>0时,FY(y)=P{Y≤y}=P{X2≤y}=P{}. 由于X~N(0,σ2),故X/σ~N(0,1).由于 将FY(y)对y求导数,得Y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Φ(x)与φ(x)分别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 问题:6. 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Y=eX,求Y的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答案:解:由于y=ex是单调函数,其反函数x=lnyh(y)亦单调可导,当y∈(1,+∞)时,导数恒不为零(因X只取正值,故Y只取大于1的值).应用单调函数公式法,得Y的概率密度为 当y<1时,FY(y)=0;当y≥1时, 如果题目只求分布函数而不需求概率密度,则用分布函数法解答非常简单(解略). 设随机变量U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随机变量 求: 7. X与Y的联合分布;答案:解:随机变量(X,Y)只可能取(-1,-1),(-1,1),(1,-1)与(1,1)各值. P{X=-1,Y=-1}=P{U≤0,|U|≤1.96}=P{-1.96≤U≤0}=Φ(0)-Φ(-1.96)=0.5-0.025=0.475. 类似地,可以依次计算出其他三个概率值,略去计算过程,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8. X与Y的相关系数ρXY答案:解:从上一小题中联合分布表可以得到关于X与Y的边缘概率分布分别为 EX=0,EY=-0.9, EXY=(-1)(-1)×0.475+(-1)×1×0.025+1×(-1)×0.475+1×1×0.025=0, cov(X,Y)=EXY-EXEY=0. 由于cov(X,Y)=0,因此我们不必计算DX与DY,直接得出ρXY=0. 问题:9. 设随机变量X与Y同分布,并且P{XY=0}=1.求(X,Y)的联合概率分布与X+Y的概率分布.答案:解:先将X与Y的全部可能取值与边缘分布列出(X,Y)的联合分布结构表,有 依题意计算pij:P{XY≠0}=1-P{XY=0}=0. 但是事件{XY≠0}是四个两两互不相容事件{X=-1,Y=-1},{X=-1,Y=1},{X=1,Y=-1},{X=1,Y=1}的和,因此它们的概率都是零,即p11=p13=p31=p33=0.再从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的关系容易算出p12=p32=p21=p23=0.25,p22=0.将所得数据代入联合分布表中pij处得到(X,Y)的联合分布如下: 从联合概率分布表容易看出X+Y只取-1和1两个可能值其概率都是0.5,即X+Y的概分布为 问题:10. 已知(X,Y)的联合密度函数 (1)求常数A;(X,Y)的联合分布函数F(x,y),并问X与Y是否独立?为什么? (2)求条件概率密度fX|Y(x|y),fY|X(y|x)及条件概率; (3)记Z1=Y-X,求证Z1服从参数λ=1的指数分布,并计算Z2=X+Y的概率密度. 答案:[分析与解答] 由,求得A;再由,对不同的x,y,计算积分求得F(x,y),最后考虑F(x,y),FX(x),FY(y)之间关系,判断X、Y是否独立. (1)因为,所以A=2. 当x≤0或y≤0时,F(x,y)=0; 当0<y≤x时, 当0<x<y时, 综上得 由于 因为FX(x)·FY(y)≠F(x,y),所以X与Y不独立. (2)由于X的概率密度 Y的概率密度 所以 条件概率 其中 故 (3)我们通过求Z1=Y-X的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来证明Z1服从参数λ=1的指数分布,有两种方法: 方法1° (分布函数法)Z1=Y-X的分布函数F1(z)=P{Y-X≤z}=, 当z≤0时,F1(z)=0;当z>0时, 综上得所以Z1=Y-X服从参数λ=1的指数分布. 方法2° (公式法)如果(X,Y)~f(x,y),则Z1=Y-X的概率密度 其中 由此可知:当z≤0时f1(z)=0;当z>0时, 所以Z1=Y-X服从参数λ=1的指数分布. 仿照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求得Z2=X+Y的概率密度f2(z). 方法1° (分布函数法)Z2=X+Y的分布函数 由f(x,y)的非零定义域知:当z≤0时F2(z)=0;当z>0时 综上得 方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