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最完整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48页学科: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学 校; 任课教师: 一六年级—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学 科ft#出版社湘教版学期总课时周课时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升入中学,只注重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让他们忽略了对美术 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着力于采用新颖的手法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 学生对美术活动再次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 的兴趣,加强学生美术习惯和基本的绘画技能,创造性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 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教 教学目 的1、“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目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 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铅笔、钢笔、水彩颜料等合适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旅 游、社区、乡村、劳动生活等所见所闻、传达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情感2、“设—应用”学习领域目标: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 理,设计招贴画运用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和装置艺术装饰 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3、“欣赏一评述”学习领域目标:欣赏认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艺术珍品的材料、形式和 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等方式,一方面了解盆景、园林、雕塑、插花、纸 工艺术,另一方面了解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并能用 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4、“综合一探索”学习领域目标: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 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设计、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 关系重点难占八、、1、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习惯和基本技法的培养2、通过动手制作设计与应用,对色彩的感受,运用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培养 学生综合探索能力教学措施1、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欣赏内容,提高学生认识能力2、“造型•表现”即写生练习多用演示教学法,精讲多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3、“应用•设计”以立体制作主题展开,了解其特点,制作方法,动手美化自己的生活4、创作的内容归于“综合•探索”行列,大胆发挥学生的想象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5、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习惯,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校外 美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画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会场布置或其他设计等实践活动教研组意见:教研组长签名 年月日教研处意见:教研主任签名: 年月日2017年度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任教年级:六年级 科目:美术 任课教师:周次课次教学内容课时1第一课我们去旅行12第一课我们去旅行23第二课光影变幻24第二课光影变幻25国庆节放假6第三课美丽家园37第四课编花篮18第五课纸模方29第六课秦陵兵马俑210第七课小小园艺师211第八课田间的精灵212第九课生命的甘露213第十课艰苦岁月114元旦放假15第—课劳动最光荣316第十二课废物新用217整体复习218期末测试2课 题:第1课我们去旅行课 型: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旅行的资料,绘制一幅旅行线路示意图。
2、能够凭记忆画出旅途中快乐或感人的时刻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 见所闻、所思所想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 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教学难点:能够画出旅途中快乐或感人的时刻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旅途中的图文资料,水彩笔或油画棒等色彩工具,浅色卡纸等教 学 过 程修订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2、学生说说自己曾到哪里去旅游3、老师展示各个旅游景点的门票,导入新课二、观察导游图1、出小黄山导游图师:在旅行中,通过看导游图可以轻松地找到我们要去的景点, 导游图中的标识能够为我们提供方便2、认识了解导游图中常见标志3、比较三幅同是黄山导游图,采用了什么不同的表现手法?4、分析贴图式导游图,线描手绘式导游图,填色手绘式导游图的 特点三、绘画指导1、教师示范画“神龙公园导游图”,学生总结步骤、方法2、小结表现方法:(1)画出路线。
2标明景点位置和公共图标(3)将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细节描绘4)完善并调整导游图四、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自己某次旅行的资料,选用喜欢的表现手法,绘制一幅 旅行线路示意图五、评析交流1、学生作业展示2、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旅游图3、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活动二的学习资料第二课时一、 谈话导入说一说,你的旅行当中快乐的事情二、交流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将旅行时的照片与同学分享,说一说快乐或感人 的事三、欣赏作品教师点击课件欣赏学生的作品,并以旁白的形式作解说学生交流感受四、学生作回忆旅途中快乐或感人的时刻,把它画卜来五、 作品展示1、学生自评2、师生共同评价3、小结全课第三课时一、欣赏导入1.学生将收集的各地景点信息进行讨论分享2,欣赏各地风光、风俗人情3.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地方呢?二、了解制作集锦本的步骤、方法1 .集锦本欣赏2 .思考集锦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而、内页、留言栏)3 .封卸有什么?倒回必须启标题4 .内页有些什么?(内页主要包括旅行地的地名、图片、文字介绍及相 关插图5 .留言栏用来干什么?(向观众推介作品,同时与观众取得联系建立 评价栏目,相互学习指导6 .集锦本的特点是什么?(吸引观众:内容令人向往,图画引发想像, 文字介绍知识,激发情感。
三、了解版式 设计法则1 .版式设计游戏通过课件让学生互动练习,进行版式设计2 .展示版式设计法则:(1>的述性文字排列有的外形规范,有的活泼有趣⑵标题字体设计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文字在版式呈现的不同效果3)版式设计通过图例说明问题)a视觉反差b、对称及不对称平衡c、视觉节奏d、深度e、隐含空间3 .色彩搭配练习小结:色彩鲜艳、明亮、醒目四、招贴欣赏学生欣赏广告招贴五、学生作业学生合作制作集锦本,要求版式新颖、简洁明快,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六、评析拓展1 .你喜欢哪一组制作的集锦本,为什么?2 .你觉得今天学习的内容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课 题:第2课光影变幻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能感受到光线照射下物体呈现的微妙的明暗变化,在优秀的绘画 作品中体验至丰富的明暗变化所具有的艺术魅力2、了解光影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物体光色变化的客观规 律3、能运用铅笔皴线产生的深浅色调作画4、能运用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教学重点: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能运用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教学准备:石膏几何体、写生灯、课件、素描纸、铅笔等。
教 学 过 程修订第一课时一、观察导入1、教师事先布置好讲台,准备石膏几何体在写生台上,用 衬布盖好,将写生灯照在上面,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2、教师缓缓掀开衬布,让学生观察在灯光照射下石膏几何 时的变化,关掉灯,让学生对比观察其变化,加深对光 影现象的认识3、师生小结:石膏体产生了明暗变化,这就是光影变幻的 奇妙现象揭示课题二、观察感知1、课件出示多幅光影照片,加深学生对光影现象的认识2、学生讨论,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影变幻的现象3、教师将静物灯从不同角度照在石膏体上面,让学生细心 观察,了解不同角度光源变化后石膏体光影变化的特 点4、分析明暗五大调,重点讲解明暗交界线二、教学7K范1、教师在素描纸上示范画出球体的明暗2、归纳作画步骤:勾画物体外形皴线表现一定的明暗关系注意: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调整修改四、学生尝试画石膏球体,师巡视指导五、作业展评师生共同评价第二课时一、欣赏导入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感受用线条表现明暗的方法二、观察分析后尝试练习精选文档1、出示一个圆锥的外形为下面的图形添加暗部与投影,使它具有立体感,你会假设光来自哪个方向呢?2、指名上台添画,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练习。
3、作业点评就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调整三、学生作业1、 作业要求:选择生活中一个熟悉的物体,用铅 笔把它的明暗变化细心地描画下来,要求表现出立体感2、 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帮助解决3、 学生作业,教师四、展示评价学生将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进行展示评价形式:生生互评、师生共评五、课题总结第三课时课前布置课前摆放写生灯和一组静物揭示课题:描绘一组物体的立体感二、观察比较1、 对比观察同一个物体,了解明暗变化与距离变化远近有关(教师移动写生灯,学生观察分析)光照下,离灯近的物体亮,离灯远的物体暗2、 通过对比观察同一种类物体,了解明暗变化与物体固有色的深浅有关观察两个桔子的明暗光照下,物体固有色浅,物体的明暗对比明显 ;物体固有色深,其物面的明暗对比则不明显3、 小结:一组静物因为固有色不同,离光的远近不同,明暗变化就会很丰富三、教学示范1、 观察一组静物罐子和桔子)2、 分析学生作业构图可能出现的问题 (太大,太 小,太偏等)3、 教师示范画第一步骤:构图4、 分析两个物体的两大部(受光部和背光部)和三大面(亮面、灰面和暗面)5、 学生讨论将对象进行深浅色调排序6、 教师用明暗画法皴线完成范画。
小结步骤:定位构图,勾画物象轮廓,运用明暗造型,调整修改四、学生作业学生作画,教师指导五、评价交流作业评价与小结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课 题:第3课 美丽家园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查找居住区域的相关资料,了解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人文知识2、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景物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3、能抓住人物的形体特征,描画身边有意义的情节或故事4、热爱生活,爱护环境,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教学重点:1、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景物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2、抓住人物的形体特征,描画生活中有意义的情节或故事教学难点:画面内容的取舍,合理地构图,人物形体特征的把握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居住地方的照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