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doc
73页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2、技能目的:能运用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情感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才能,合作学习的品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一、引入的开放〔创设情景〕1、游戏入手,请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2、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认为无误后,学生尝试3、考虑: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断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设计意图:采用游戏的形式,引入猜数活动,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带着欢快、带着激情,在和谐、宽松、活泼的开放气氛中,立即引起好奇性,他们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以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之中二、展开的开放1、探求知识①请学生说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你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个位上的数字有关吗?〔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②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按照学生的口答板书〕12、15、18、21、24、27、30、33、36、39、42议:这些数的个位上数字有特征吗?〔个位上的数字是0、1、2、3每个数字都有〕考虑: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来考虑,有可能吗?③任意写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62让学生变换数字的位置,问:你发现了什么?再把黑板上所列的两位数也调换一下数字,想一想,能不能被3整除?〔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字的排列顺序,仍然能被3整除。
〕2、形成共识①引导:能被3整除的数,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差、积、商有否关系?②分组交流,发表观点:〔初步认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一个数的各位上数字的和有关〕③用上面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54 372 454 837〔判断后,通过演算验证〕④学生看书释疑议:书上用什么方法推导的?怎样记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设计意图:因势利导,开放了教学思路,充分重视老师导的作用和学生学的体验这一阶段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来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安排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1、通过学生猜测、举例尝试,使学消费生两次认知冲突;接着通过交换数字的位置,使学生有模糊的认识,但仍然没能发现特征 ,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2、通过计算各数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3、通过交流,老师点拔,学生自我释疑,形成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三、应用的开放:1、应用知识:〔学生独立完成〕①下面哪些数能被3整除,为什么?45 51 111 201 437②写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多位数2、开放提升:①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约数3。
23□5 127□ 3□6□ 5□□0②你能写出几个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数吗?想一想,有何特征?③你能去找到能被7、11、13、4、9等数整除的特征吗?设计意图:练习是对知识的稳固与延伸,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一阶段安排了两个层次:1、主要是为了关注学困生,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及已掌握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到达稳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2、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去完成,特别在互相启发下,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才能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7页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2、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究和努力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认识算盘,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努力,激发爱国感情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器来进展计算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准备:算盘、多媒体课件、算筹、计算器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二、新授〔一〕、出示学习目的学生齐读学习目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自主探究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开展的过程1、远古计数: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开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2、算筹:〔1〕远古的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的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场想一些新的方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板书:算筹〕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表示数和计算算筹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与远古计数方法相比它的优点就是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
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课件出示:算筹表示多位数〔2〕你知道这些用算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吗?课件出示题目3、算盘:〔1〕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盘实物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如今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____、朝鲜等国进展了改良〔2〕出示新式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3〕课件出示由老式算盘衍生出的形态各异的算盘4、计算器:如今,算盘因为笨重、不方便携带,逐渐被更轻便的计算工具所取代我们如今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一样?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一样5、电子计算机:〔1〕.随着时间的开展,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创造了什么?出示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师:随着科技的开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
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2〕如今人们人手一部的,也具备了微电脑的功能6.简单认识计算器比拟重要的按键的名称和作用〔三〕、计算器的应用1、学生自学教材26页的例题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说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四〕、稳固练习1、早在14世纪,中国就创造了〔〕2、老式算盘上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有〔〕颗珠子,每颗珠子表示3、新式算盘上方每颗珠子表示,下方每颗珠子表示4、我见过的计算机工具有〔〕、〔〕和〔〕5、教材第26页的做一做三、本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作业设计:练习册板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1.远古计数:用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2.筹算3.算盘4.计算器:5.计算机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的1. 让学生在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过程中,认识射线和直线,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及其联络理解从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并在详细的情境中,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道两点间的间隔 2.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会用符号表示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及相应的读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应用所学知识描绘生活现象教学过程一、 感知射线从生活中引入老师翻开激光灯,光线射向教室对面的墙壁上提问:在墙上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光点〕这个光点是从哪里发出的?再问:假如把激光灯的发射点和墙上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间的一条光线可以看作什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线段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答复后,让学生根据线段的特点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评析:用学生熟悉、喜欢的激光灯射出的光线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及时将详细的生活实例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机孕伏与复习了线段的特点,为射线的学习打下了根底]提问:假如把激光灯射出的红色光线射向天空,你还能找到光线尽头的那个光点吗?〔不能〕这条光线会怎样?〔这条光线会射得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追问:这条光线还能用线段表示吗?为什么?讲解:对!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光线看作是射线〔板书:射线〕出示教材第16页的情景图提问:这幅美丽的夜景图中,那五光十色的灯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线吗?为什么?谈话:但图上只能看到这些光线的一局部,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画出这些射线呢?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反应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比拟,明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射线的例子吗?[评析:提醒了线段的概念后,通过光线射向天空,射得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让学生初步感受无限同时,让学生在尝试画射线的活动中理解和体会无限延长的含义,感受并理解射线的特点]二、 认识直线在操作中体会谈话:想象一下,假如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怎样的一条线呢?你会画一画吗?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师生共同评价,并通过讨论明确: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讲解:〔指学生画出的直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直线〕提问:那你会把一条射线变成一条直线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上把射线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小结:直线有哪些特点?[评析:在对射线充分感知的根底上,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画直线,使学生对直线的认识建立在实际操作和想象的根底上同时,要求学生将射线变成直线,让学生在详细的活动中体会射线与直线的联络与区别]三、 形成概念在比拟中整理谈话:我们在认识了线段的根底上,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答复老师整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一样点和不同点,并板书〕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评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络和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放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展系统整理,使学生在归纳中有效区分三者的不同点和一样点,加深了对射线和直线的认识,形成了合理的知识构造]四、 知识延伸在理论中提炼1. 画一画提问:假如老师要你画一条线段、射线、直线,你会画吗?〔学生按要求画图〕再问:假如老师要你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射线、直线,你会画吗?为什么?谈话:假如老师要你以一个点为端点画一条射线,你会画吗?试一试从这个端点能画几条这样的射线?〔学生尝试画图〕小结:从一点起能画出无数条射线谈话:假如老师要你经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你会画吗?可以画几条?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