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专科省级标准.doc
10页1附件 1黑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标准及评估细则医院 专科(专病) 实得分: 分一、基础条件(12 分)项 目 项 目 要 求 分值 检查评分办法 评分标准 实得分1.床位数 专科床位数≥35 张,专病病床≥20 张 3查医院编制床位数及医院下达科室的病床编制文件注:编制床位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核准的床位)床位数比例每少 5%扣 0.5 分;比例少于 20%不得分2.设备配备共用与专用的诊疗设备能满足专科(专病)业务工作需要其中专用设备配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配备必要的中医专科(专病)特色诊疗设备2(1.5)(0.5)实地查看专科设备查阅相关资料查设备完好率、使用率查进行单价 5 万元以上专科设备使用效益分析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扣 1 分,配 备不达标扣 0.5分1.专科设备完好率低于 90%扣 1 分,使用率低于 60%扣 0.5 分2.无使用效益分析扣 0.5 分2二、基础管理(13 分)项 目 项 目 要 求 分值 检查评分办法 评分标准 实得分1.组织保障1、成立院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领导小组。
2(1)(1)查医疗机构以正式文件明确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领导小组、建设规划、领导小组负责人不是院长的扣 1 分;无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 ,每 项扣 0.3 分;有计划,但落实不好或年度实 施计划无具体操3.经费投入1、地方与医院投入经费总额不低于省 级投资的经费总额2、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3(2)(1)查财务帐目,经费使用合理1.地方与医院投入经费总额每低于 10%扣 0.5分,低于 40%扣 2 分;2.帐目不清扣 0.5 分,经费使用不合理扣 0.5分4、信息技术应用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库,内容应 包括:项目所在科室业务工作信息、病人信息、医疗质量监测信息及本专科医学情报文献信息等并进行整理研究2现场调查、查阅有关技术文档:抽查医务人员 100%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医 务 人 员 不 能 熟 练 操 作 ,每下降 1%, 扣 1 分现场调查:未建立专科信息库,不得分;所建 专科信息库少 1 项,扣 1 分;未能根据要求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不得分;提供有关信息有困难,酌扣 0.5 分5.接收进修人员能承担本专业医疗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三年接收进修人员(每人每次进修时间≥3 月)不少于 3 名,1 查进修登记本。
查阅建设期间进修人员登记表:每少 1 名扣0.5 分6.对口协作建设周期内至少与 1 个以上专业相关的国家或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1 查双方合作记录或合作协议,并实地查看合作效果没有开展扣 1 分无合作记录 或协议,扣 0.5分,有合作记录或协议,但合作效果不理想扣0.5 分32、制定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 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落实到位,年度有工作总结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 作性扣 0.5 分2.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1、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2、实行中、西医双重疗效判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疗效标准3查三年门诊登记本及住院病案 30 份本专科(专病)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 95%以上,住院病历甲级率 90%以上临床诊断符合相关标准得 1 分;临床诊疗过程中执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得 1 分;病历书写合格率和甲级率达标各得 1 分,每降低 1%扣 0.2 分3.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2、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3、对重点病种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3 现场抽查及查住院病历 30份未落实相关制度发现 1 例扣 0.1 分,扣完本 项得分为止。
未实行病种管理扣 1 分未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扣 1 分4.患者随访1、开展患者随访并完善随访制度2、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医院≥50%,2.5 查访视记录 开展随访得 1 分;随访率每降低 5%扣 1 分5.医德医风1、建立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 设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2、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发生3、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 85%1查阅相关资料,随机向门诊和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各 50 份有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制度得 0.3 分;有违法、违纪、违规扣 0.5 分;满意度≥85%,得0.2 分,每降低 1%扣 0.2 分6.中医药文化 体现本专科(专病)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工作 1 查相关材料及宣传栏 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和推广各得 0.5 分,未开展不得分47.项目建设情况报送 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材料 0.5 查原始上报材料按时报送得满分,未及时报送或不按要求 报送不得分三、临床能力(36 分)项 目 项 目 要 求 分值 检查评分办法 评分标准 实得分1.门诊量 建设周期内逐年增加,年增加比例不低于 5% 2查三年来建设科室每年日门诊人数(日门诊人次计算:年门诊总人次/251)。
达到要求得 2 分,每降低 1%扣 1 分2.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不高于本区域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门诊费用 1查医院和同级医院统计报表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未达标不得分3.出院病人数 建设周期内逐年增加 2 查医院统计报表中三年建设科室出院人数 达到要求得 2 分,每降低 1%扣 1 分4.病床使用率 ≥90%以上 1查医院病床使用率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每降低 1%扣 0.5 分,低于标准 5 个百分点不得分5.病床周转次数 ≥19 次/年以上 1查医院统计报表(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低于相应级别标准不得分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低于省内同级医院中医、中西医 结合同专业科室的平均水平 (平均住院日 ≤17天)1查医院和同级医院统计报表出院实际病人占用总床日数/出院病人总数)未达标不得分57.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不高于本区域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用 1查医院和同级医院统计报表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未达标不得分8.收治病种专科:重点病种收治人次占本专科收治人次的 50%以上专病:收治专病人次占项目所在科室收治人次的 40%以上。
5查医院统计资料 (病种数以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为准进行核查)每降低 1%扣 0.5 分9.急、危、重、疑难病人占收治病人数%中医重点专科达到相应科室标准 (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科和儿科≥60%,肛 肠科≥20% ,骨伤科、皮肤科和眼科≥30%;耳鼻喉科和推拿科≥20%)以上其它未列及的重点专科参照相近科室标准执行重点专病领先于同级中医、中西医 结合专业相同病种的急、危、重、疑难病症患者比例)2查医院统计报表和抽取本专科(专病)病历 30 份进行核实按扣分比例扣分10.临床诊疗规范1、研究制定本专科(专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突出中医药 特色诊疗方法和技术专科不少于 3 个重点病种诊疗常规2、规范应用本专科(专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3、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 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和评估,及时修订、优化诊疗方案6(2)(2)(2)① 查经重点专科(专病)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审定讨论的诊疗方案① 查病历① 查资料专科:有本专科(专病)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方案并认真实施得 2 分,无诊疗方案或未 实施扣 2 分;每少 1 个扣 0.5 分;未规范应用诊疗常规扣 1 分。
专病:有本专病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并认真实施得 2 分,无诊疗方案扣 2 分,未规范应用诊疗常规扣 1 分定期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得 2 分611.诊断、治疗水平1、诊断准确率达到相应级别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2、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达到 90%以上(辨证论治优良率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要点为:病史资料真实齐全——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病因病机分析合理、证候诊断准确、治则治法正确、依法组方、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3 治愈好转率≥90%,差错事故数 012查住院病历 30 份,重点查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西医疾病诊断准确率和入院证候诊断准确率;①中医疾病 诊 断准确率≥95%、西医疾病 诊断准确率≥95% 和入院证候诊断准确率≥90%得 6 分;每一指标准确率降 1%扣 1 分②每一 项不合格扣 1 分③每一 项不合格扣 2 分,每一指标每降 1%扣 1分12.本地(省、市、县)外患者比例 ≥20% 2 查住院登记 不足 20%,扣 1 分;低于 10%不得分四、特色优势(17 分)项 目 项 目 要 求 分值 检查评分办法 评分标准 实得分1.中医药治疗率重点病种≥3 并且1、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 75%以上;2、住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 60%以上。
3(2)(3)①随机抽取建设周期内每年门诊处方各 10 份进行检查②随机抽取建设周期内每年住院病案各 20 份进行检查达标得满分,每一项降低 1%扣 0.5 分2.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与实施制定发挥中医特色的管理措施并落实科室建设有≥2 个明确的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的重点病种,并保持相对稳 定医师熟练掌握重点病种的诊疗知识(包3查阅医院科室相关资料、近三年的统计资料:现场考核 3 名医师,能熟练掌握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及1、无,不得分;有,措施未落实或落实不足,扣 0.分 2、重点病种属于本科收治前三位病种,1 项不符合,扣 1 分;少 1 个病种加扣 0.5 分3、每人掌握不全面,扣 1 分7括方案) 本科室常用方剂≥100 首 每人考核 3 首方剂,每首不正确,扣 1 分2.特色疗法1、不少于 2 项,有明显的临床效果2、重视中医药康复治疗,积极开展中医药非药物疗法2 实地考核 1、有 2 项及以上得 1 分,少 1 项扣 0.5 分;2、有开展中医药非药物治疗得 1 分,未开展不得分3.院内中药制剂1、品种数量:不少于 3 种,重点专病不少于 2 种2、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 50%以上。
4 1、查药监部门的院内制剂批文2、查重点病种病历① 制剂品种达标得 2 分,未达 标按比例扣分;① 使用率每降低 5%扣 1 分4.引进吸收中医药治疗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从已建成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引进、吸收中医药治疗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专科不少于 2 个、专病不少于 1 个,并在临床上不断优化应用,效果明 显1 实地检查 未达标不得分5、中医护理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开展辨证施护;专科护士能够知晓并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中医基本操作;对中医药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有中医辨证施护论文、经验总结 或个案报告31、查阅出院病案,检查护理文书中护理常规及辨证施护的实施情况2、现场抽查 3 名护士3、查资料、抽查 5 份运行病历4、查阅近三年相关资料:1、无中医护理常规,不得分;执行不严格,扣 0.5分无记录,不得分;有措施,未体现辨证施护,扣 0.5 分2、每 1 人不合格,扣 0.5 分按附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检查表》评价, 85 分为合格3、未开展评价及改进措施扣 0.54、建设周期内科室发表护理论 文、 经验总结或个案报告≥3 篇,每少 1 篇,扣 0.1 分6.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专病)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并在临床中较好应用。
1 查论文和整理文稿 实施此项工作得满分,未实施不得分8五、人员队伍(10 分)项 目 项 目 要 求 分值 检查评分办法 评分标准 实得分1、人员结构专科人员职称结构:高级比例应占 20-30%;正高:副高:中初级医师之比 1:2:4医师学历结构:40 岁以下医师,本科学历 100%;研究生学历应占 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