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真题).doc
9页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真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娉(pīn)婷 有着(zháo)落 心无旁骛(wù)B.佝偻(lóu) 箴(zhēn)言 练习簿(bù) 强聒(guō)不舍C.麾(huī)下 宽宥(yòu) 毛坯(pī)房 矫(jiǎo)揉造作D.恣(zì)睢 脚踝(huái) 赘(zhuì)生物 恪(kè)尽职守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谣传 侦查 警报叠起 飞檐走壁B.斟酌 陨落 翩翩起舞 震耳欲聋C.咆啸 夜幕 釜底抽薪 致死不懈D.混淆 脏物 鞠躬尽瘁 春寒料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铃声继续响着,但他闻所未闻,依然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B.“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在黔东南州各县市开展得红红火火C.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D.同学们就如何搞好这次演出活动提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议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C.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D.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B.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D.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6、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7、古诗文名句默写和填空。
①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跻《诗经·秦风·蒹葭》)②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惠崇 春江晚景》其一)③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④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⑤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⑥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就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莲”那样——“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⑧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二、文言文阅读15分)缪贤举贤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标题为编者所加)(注释)①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②宦者令:宦官的首领③舍人:有职务的门客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窃计欲亡走燕(_________) (2)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4.选文刻画蔺相如采用了______的方法,通过宦者令缪贤对他的介绍、评价,表现出他_______的特点5.在国家危难时刻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蔺相如,体现了他以国家为重的精神,请从学过的课文中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私塾教育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
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
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其作用。
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4.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相机包围一株瘦梅李伟明①山道旁,一株瘦小的梅树,零星地绽开几朵粉红色的梅花在它的身边,十几个人架起“长枪短炮”,围着它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者总是很敬业的,他们见到这株梅树,正如猎人见到猎物,兴奋不已,浑然不顾是否挡道,完全进入忘我状态②我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株梅树,它长得实在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无论是它的躯干,还是花枝能够扛着相机架子满山跑的摄影者,肯定是比较专业而且阅景无数的,他们为什么把这么一树其貌不扬的梅花当作珍贵的素材,迫不及待地摄入镜头?也许,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即使是这么一株瘦梅,也不是随处可寻的了尤其是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来说,一棵梅树,在属于它的季节里开出了这么几朵花,它的身价就不一般了,差不多够得上奢侈品级别了。
③想想几十年前的广袤乡村,哪个地方不闻花果飘香?桃树、李树、梅树等,遍布各家的菜园或村庄的池塘边,只要到了时候,谁家果树不开花?开得满树花枝俏,人们也不以为意,因为这纯属司空见惯之事,无须惊诧就如同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开花结果也是树们的分内事④现在,这种自然生长的花树似乎没那么容易碰上了当年靠近城市的莱地、荒坡或池塘,如今基本上成为城市臃肿身体的一部分,“种”上了林立的钢筋水泥大厦居住环境稍好的小区,也会种上一些开花的树,但那是经过驯化的,尽管花也开得整齐,可是由于它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自然美,就好比经过手术刀整容出来的美女,让人觉得刻意了些,少了点气质,只能远观,不宜细赏⑤而远离城市的乡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村庄已逐渐凋敝,甚至整个村庄连人影都见不到,房屋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废墟,连村里的水井都干涸了缺乏了农人的调理,村庄里长出的更多的是杂树杂草,它们没办法向偶尔行走的过客展示更多的美⑥环境的改变,使一株尚能开花的瘦梅在镜头里的身价倍增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差异,这当然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
不妨稍微延伸一下话题,比如,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恐怕都有点难了吧!就拿小小的雪花来说,同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记忆里,每到冬季,哪有不下雪的道理?可现在,身处贛南的我,不见下雪已有多年,偶尔落一层薄薄如霜的小雪,势必成为比这株梅花还奢侈百倍的美景,一定会乐坏扛着“长枪短炮”四处找镜头的摄影师!⑦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有些,也许永远不再回来这些都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往事,它们并不是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可以轻易取代的认真回想,不说长远,就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大面积收获聪明才智创造的“繁荣”的同时,失去了多少曾经可以“不劳而获”的本真?⑧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反思,也许,再这样下去,连这么几朵不起眼的梅花,也只能在老照片里怀想了选自《江西日报》2016年11月17日)1.文中写摄影者们围着一株瘦梅拍个不停有什么作用?2.摄影者们为什么会对山道旁的一株瘦小的梅树情有独钟?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