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通论》.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02424
  • 上传时间:2018-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70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vestment And Money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20世纪内对社会经济政策最有影响的一本书 ——加尔布雷[美] “也许我们要稍早一点宣称:《通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起构成过去一百年中出现的最重要的著作” ——哈里斯[美],“要想找到一位在影响上能与之相比的经济学家,我们必须上溯到亚当·斯密” ——《泰晤士报》(1946年4月22日),“我相信自己正撰写一本颇具革命性的经济理论的书,我不敢说这本书将会立即改变世界对经济问题的看法,但是在未来十年间,它对经济理论必然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背景,,,生平,理论构架,著作内容,,,,革命性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生平与背景,生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力的英国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1883年,出生于英国剑桥。

      其父亲为剑桥大学 班伯露克学院院士,母亲担任 过剑桥市长 1902年,伊顿公学毕业,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数学和文学 1906年,参加文官考试,第二名,被派到印度事务部任职,并开始着手概率 论研究1908年,辞去印度事务部工作,回剑桥大学任经济学讲师 1911年,28岁时,任《经济学杂志》主编 191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印度的通货和财政》,以一篇关于概 率的论文获剑桥皇家学院院士资格,同年受聘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1914年被任命为财政部官员,1918年,为执行 秘书长,为财政部第四把交椅 1919年,出任英国财政部凡尔赛和会的首席代表,写下《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引起欧美各界争论成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风云人物生平,,此后,他进入著书立说的丰产时期 1921年,出版了《概率论》,1922年出版了《和约的经济修改》 1923年, 出版《货币改革论》,1925年,出版《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 ,1926年出版《放任主义的终结》 ,1928年出版《英国工业的前途》 1930年,出版两卷集的《货币论》 .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此期间,他还担任皇家学院总务长,多家工厂金融顾问和董事,从事金融投资和投机活动,收获颇丰。

      1940年,再次步入政界,任财政部顾问,出版《如何筹措战争费》,为战时英国规划新预算政策1941年,出任英格兰银行董事 1942年,被封为勋爵 1944年,以英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1946年,逝世,享年62岁,背景,《通论》出自凯恩斯之手,而不是同时代的其他经济学家同如下因素有关: *雄厚的经济理论基础,曾师从马歇尔,庇古 *生活在兼有学术和政务活动气氛的环境中, *熟知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 *同时活跃于书斋,政界和经济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 *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背景,20世纪20--30年代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普遍性的经济大萧条,生产和产值大幅度下跌,失业急剧增加其中,尤其以美国最为严重,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背景,,生产过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是经济危机的特征危机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失业,人们只能到职业介绍所前排长队寻找就业机会,但往往不能如愿。

      背景,大危机,大萧条,粉碎了“资本主义是一个能自我调节、自然,完美的”斩断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的理论危机,推翻了在经济学领域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萨伊定律”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一次指出:市场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需要国家来干预经济以便解决失业和经济的波动问题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理论构架与内容,《通论》的理论构架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决定) 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AD=AS 预期收益 资本边际效率 投资 生产设备的市场价格 货币需求 利息率 货币供给,,,,,,,,,第一编 引论,,第六编 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第三编 消费倾向,,,第二编 定义与观念,原 序,,体系结构,,第四编 投资引诱,,第五编 货币工资与物价,体系结构,,,第一篇,,第六编,第三编,,,第二编,,第四编,第一章 正名 第二章 经典学派之前提 第三章 有效需求原则,,第五编,,第四章 单位之选择 第五章 预期与就业 第六章 所得、储蓄及投资之定义 第七章 再论储蓄与投资之意义,,体系结构,,,第一编,,第六编,第三编,,,第二编,,第四编,第五编,,第八章 消费倾向:(一)客观因素 第九章 消费倾向:(二)主观因素 第十章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体系结构,,,第一编,,第六编,第三编,,,第二编,,第四编,第五编,,第十一章 资本之边际效率 第十二章 长期预期状态 第十三章 利率通论 第十四章 经典学派之利率论 第十五章 灵活偏好之动机 第十六章 关于资本性质之几点观察 第十七章 利息与货币之特性 第十八章 就业通论提要,,体系结构,,,第一编,,第六编,第三编,,,第二编,,第四编,第五编,,第十九章 货币工资之改变 第二十章 就业函数 第二十一章 物价论,,体系结构,,,第一编,,第六编,第三编,,,第二编,,第四编,第五编,,体系结构,,,第一编,,第六编,第三编,,,第二编,,第四编,第五编,,,第二十二章 略论商业循环 第二十三章 略论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 、加印货币、以及诸消费不足说 第二十四章 结语:略论《通论》可以引起 的社会哲学,主要理论,《通论》一书主要包括六个基础理论: 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物价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乘数论。

      其核心内容为 : 三个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灵活偏好 三个根本命题——收入达到均衡,未必充分就业;实现充分就业,未必没有失业;人们想进行的储蓄愈多,实现的收入反而愈少 三个重要乘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货币乘数 三个需求水平——有效需求适度;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过度 三个变量关系——利率;投资;收入三个基本心理规律,规律一: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 规律,平均消费倾向: APC=C/DI 边际消费倾向: MPC=C / DI =b 平均储蓄倾向: APS=S/DI 边际储蓄倾向: MPS=S/ DI=1–b 因 C+S=DI;C+ S= DI 所以 APC+APS =1 同理 MPC+MPS=1 依据人类的基本心理规律,DI增加 C也增加,MPC总是大于零的一个正数;而C的增量越来越小于DI的增量,故 0 MPC 1,,,,,,,,,,C,450,C=C0+ MPC·DI,DI,DI,S,O,O,S=–C0+MPS·DI,,C0,规律二:投资边际效率递减递减规律,rt=R/PT-1 rt表示了增加一笔投资所带来的预期利润,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MEI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利润率是不断下降的 投资需求决定于投资的边际效率MEI与利息率r的对比关系MEI大于r投资将增加,MEI下降到与r相等,投资便会停止,投资需求总额便随之决定 其他条件既定,投资I是利息率的反函数, I = F(r) DPSP,SP,DP1,DP2,DP3,DP4,DP5,-I,I,I,O,O,I1,I2,I3,I1,I2,I3,-I,I,MEI,r=25%,r=20%,r=15%,r=10%,r=5%,r=15%,r=10%,r=5%,r,,规律三:灵活偏好规律,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交易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函数,MDT=MD(Q),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债券价格同方向变动 而债券价格又以反比的关系表示了利息率的高低,二者关系为: BP= R/ r ;BP为债券价格;R为债券收益; r为利息率;当利率为5% 时,每年5元收益的债券市场价格为:BP= R/ r=5元/5%=100元 如果利率上升为10%,债券价格为: BP = R/ r=5元/10%= 50 元 因此,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反函数,MDA=MD(r)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当利率极低,债券价格极高时,人们会把全部金融资产以货币的形式持有,使货币需求完全富于弹性。

      均衡利息率决定于MD曲线与MS曲线的相交点,当MD=MS时,r为10%如果收入水平发生变动,MD曲线上下平行移动,政府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动,MS曲线左右平行移动,均衡利息率也会随之变动10%,5%,20%,MD,MS,M,5000,r,当利率极低,债券价格极高时,人们会把全部金融资产以货币的形式持有,使货币需求完全富于弹性形成流动性陷阱,,三个根本命题,命题一: 节俭的悖论 Paradox of Thrift 人们想进行的储蓄越多,实现的收入反而越少图例:,如果投资是收入的函数,实现的储蓄也会减少 孟德维尔《蜜蜂的寓言》,,,,,,,,,,O,-c0,S,I,NI,CIS,I,NI=1500,NI=1000,0,S,S=0,-s,,,S=I,,,,S,命题二:收入达到均衡未必充分就业,,,,,,,,AE,NI,C+I,C+I,C,O,I0,AE0,,,,在充分就业线的左方存在失业 和萧条 在充分就业线的右 方存在通货膨胀 失业和通货膨胀二者不能并存,NI,E,,政策主张,命题三:实现充分就业未必没有失业,只要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仍然存在着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自愿失业,,三个重要乘数,支出乘数 国民收入增量与支出量最初变化的比率。

      公式: MULT=K=NI/AE 税收乘数 税收变动后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为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KT=-MPC·MULT 货币乘数 一笔存款造成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称为银行货币乘数 以公式表示:BM=1/rr=1/20%=5;,,三个需求水平,,通货紧缩缺口如果小于充分就业,则为失业状态均衡,将出现紧缩性缺口; 通货膨胀缺口如果大于充分就业,则为通货膨胀状态均衡,会出现膨胀性缺口 一旦均衡处于这两种状态,则需调整AE水平,以消除失业或 通货膨胀AE,NI,O,NIF,NI1,NI2,450,AENIF,AE=NIF,AENIF,,,,,,,适度有效需求水平可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收入水平; 有效需求水平不足,导致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出现失业萧条;有效需求水平过度,导致大于充分就业均衡,出现通货膨胀三个变量关系,利率 投资 收入,图示:,,,,,,,,,,,,,,,,,,,,r,r1,r2,MS1,MS2,MD,M,I= f(r),r,I1,I2,I,IS,S,NI,NI1,NI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36 凯恩斯革命,约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冠以 “凯恩斯革命”,西方经济学家之所以把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基于以下个七方面: 在理论上以凯恩斯定律否定了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无法消除失业和萧条 2.在政策主张上反对传统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强调国家干预经济3.在方法论上开创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方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经济理论应分为总量分析和个量分析 4.提出有效需求水平决定收入和就业量,建立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 5.提出了节俭的悖论,对消费和节俭的功能提出了全新的认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