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讲2K313020:明挖基坑施工(四)(2015年新版).docx
4页2K313024工程降水方法一、降水方法选择(一) 基本要求(3)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 应进行坑底抗承压水突涌验算 当坑底含承压水层且上部土体压重不足以抵抗承压水水头时, 应布置降压井降低承压水水头压力,防止承压水突涌,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4) 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二) 工程降水技术方法可根据土层情况、渗透性、降水深度、周围环境、支护结构种类按表 2K313024选择和设计井点降水方法的选用 表2K313024降水方法适用地层渗透系数(m/d)降水深度(m)地下水类型集水明排黏性土、砂土—<2潜水地表水轻型井点一级二级三级砂土,粉土,含薄层粉砂的淤 泥质(粉质)黏土0. 1 〜203〜66〜99〜12潜水喷射井点8〜20潜水、承压水管井疏干砂r生土,粉土,含薄层粉砂的 淤泥质(粉质)黏土0. 02〜0.1>15潜水减压砂性土,粉土>0.1>20承压水二、常见降水方法(一)明沟、集水井排水(1)当基坑开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明排法是应用最广泛,亦是最简 单、经济的方法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 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 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见图 2K313024-1 )。
(2)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 0. 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 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 0.5m以上, 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3)明沟、集水井排水,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图2K313024-1 明沟、集水井排水方法L-排水四沟< 水井r 3—敬心式水系]d —i殳备基础或班物族砒边线]S 原地F水 位线 6—降低后地下-水位残(二)井点降水(2)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 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 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 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 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 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 4m, 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图2K315O11-5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单位:m)U)平面图;(6)剖面图6 6 66 6 6 6 66 d 6二r9AS7一9图2K315O11-6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单位:m)(a)平面图3 (Q)剖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