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长征五年级公开课说课课件ppt模板.pptx
25页七律·长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件PPT模板目录C O N T E N T S01背景知识02认字识词03诗文赏析04拓展学习背景知识C H A P T E R O N E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 ,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 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 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 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 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 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 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 世闻名的长征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 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 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 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 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 ,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 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 下旬,10月定稿毛泽东(1893-1976)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 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 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沁 园 春 · 长 沙采 桑 子 · 重 阳菩 萨 蛮 · 大 柏 地忆 秦 娥 · 娄 山 关沁 园 春 · 雪认字识词C H A P T E R T W O熟练掌握今天学习的字词诗文赏析C H A P T E R T H R E E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 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 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 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 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 跌宕,张驰有致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 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 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这是最 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 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 现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 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 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 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 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拓展学习C H A P T E R F O U R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这篇诗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江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并试着背诵课后阅读或观看关于长征的文学影视作品感谢观看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件PPT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