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斗门区推进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行动.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64448800
  • 上传时间:2023-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8.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斗门区推进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要以建设宜居城市、宜居农村、宜居乡镇为龙头来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4号)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粤建村〔2011〕102号)(以下简称《指引》)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开展《宜居城镇建设行动计划》和《宜居村庄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要充分体现创新性,结合鲜明的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在村镇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建设宜居村镇的具体要求,合理组织村镇各建设项目的用地与布局,妥善安排宜居建设(整治)项目,落实项目的责任主体、资金和建设进度安排等开展《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要在《指引》的指导下,研究处理好《行动计划》与现有镇规划、村规划的相互关系,同时对照创建宜居城镇、宜居村庄的标准,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具体提出项目安排的建议开展《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要落实《指引》的重点:一是规范规划的内容深度。

      《行动计划》是镇村规划的细化和补充,侧重于近、中、远期建设规划的有效落实二是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行动计划》不仅要与斗门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还要切合镇村实际,做到合理有序建设三是重视公众参与《行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围绕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二、实施范围和时间根据《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关于“2012年前,全省完成全部建制镇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的要求,我区必须在2012年前完成范围内全部建制镇和全部村庄的规划,编制《行动计划》时间安排如下:(一)初步方案编制时间:2012年2月至8月;(二)方案公示、审批,形成中期成果时间:2012年9月至10月;(三)方案修改完善,形成成果并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时间:2012年11月至12月三、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为确保我区《行动计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成立斗门区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梁玉昭(区政府)副组长:李 哲(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田建华(斗门规划分局)成 员:管 博(区纪委)黄立文(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市政园林管理处)尹颖婷(斗门规划分局)吴伟劲(斗门国土分局)樊立军(斗门公路分局)郑崇禧(区发改局)吴国华(区财政局)周国钳(区环境保护局)陈文丰(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张国良(区农业局)吴爱军(井岸镇)刘芝茵(白蕉镇)周坚雄(斗门镇)李 惠(乾务镇)梁梦纯(莲洲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办公。

      办公室主任由李哲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田建华同志兼任,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镇分管领导牵头,落实好具体负责人员二)宣传发动宣传部门要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公告栏等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发动社会各届和人民群众支持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经费保障积极争取省、市财政的支持,《行动计划》编制费用由区、镇各负责50%,确保成效同时,各镇原则上在名镇名村规划和新农村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制定《行动计划》,力求节省资金,避免重复设计四、编制原则(一)《行动计划》由各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政府有关部门协助收集资料并配合做好编制的其他工作,坚持各镇统一立项、统一组织、统一招标、统一公示、统一审批的“五统一”原则村委会及村民小组负责协助做好村民意见、建议的收集工作斗门规划分局负责指导和协调推进工作承担制定《行动计划》的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城乡规划设计资质《行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应接受公众监督,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最终成果应附有相关意见情况,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天《行动计划》经依法批准后,应在当地公布二)《行动计划》经镇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区政府批准,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备案。

      因城镇、村庄规划或上层次规划变动需对《行动计划》进行修改的,须按程序报请原规划的审批机关同意三)政府引导,居(村)民参与加强政策指导,尊重当地居(村)民的意愿,通过访谈与公众问卷调查,咨询居(村)民对居住条件、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体设施、绿化、环卫、交通、治安等方面的满意度和需要增设的设施情况的建议,引导居(村)民积极参与《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发挥群众在创建宜居城镇宜居村庄行动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升居(村)民的幸福感四)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结合村镇规划,从当地居(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规划建设一批改善人居环境、满足提高生活质量需要、社会效益明显的宜居建设项目五)经济可行,集约建设兼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筹措能力,与依据城镇、宜居村庄建设工作的实际需求相适应,通过环境的改善和实施的配套等来提高当地的人居环境水平六)整体计划,分期实施确定《行动计划》中的建设项目时,应从本地的需要出发,结合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处理好近期建设项目与远期发展目标的关系,做好分期实施的安排七)简洁规范,通俗易懂《行动计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力求简明、规范、平实、通俗易懂,引导居(村)民了解、支持和参与《行动计划》,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主要任务(一)调查城镇、村庄宜居建设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分析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村镇宜居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地方特色等二)对照《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标准,寻找存在的差距1.珠三角宜居城镇考核指导指标考核内容序号考核指标建设目标权重舒适性(30分)1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率100%62宜居社区比例80%63收入房价比>10平方米/年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65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0%6健康性(30分)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67生活污水处理率>80%6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69工业废水、废气达标率90%61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80%6方便性(30分)11人均道路面积>15平方米512公共交通出行率>30%513每万人公交车辆数量>10标台514人均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面积>1.2平方米515综合文化站建设有一个省一级以上文化站516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100%5安全性(10分)17每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30起518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有52.宜居村庄考核指导指标。

      1)城效型村庄城郊村是指位于城市市区和县城边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半径内的村庄考核内容序号考核指标分值建设目标权重舒适性1居住条件30l 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住房面积30-40平方米l 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居住区与工业区分离 l 住房建设符合村庄规划的要求62社区服务l 在村委会设置一个以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l 推进“一站式”服务53村道建设l 村道硬底化100%,主要道路机动车可通达l 主要道路配套齐全路灯、绿化带、排水管等设施64绿化环境l 有1个以上供村民(及外来人口)乘凉、休憩的绿化小公园、小绿荫地等。

      l 村域河涌、池塘水面无垃圾,无异味、臭味65社会救助和保障覆盖率l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或参合率达到95%以上l 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达到100%l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以上7健康性6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情况25l 有专人管理或村民轮值的垃圾收集池(站),垃圾定点收集、堆放,实现日产日清,村道、公共场所保洁时间在8小时以上l 人畜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l 生活垃圾运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垃圾处理场(厂)处理l 村庄及周围基本无蚊蝇孳生地97污水处理l 污水排放暗管化l 污水实现集中处理88安全用水l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8方便性9医疗卫生条件30l 有村卫生站、常备医疗设备和药品l 有一个以上的村医l 村卫生站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   811文体活动设施配备情况l 有一个以上综合活动场所(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年龄村民的文化需求),有老人、儿童活动设施l 有一个以上室外活动场所812交通情况l 符合客车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通达客车l 已通客车行政村建有车亭或客运站点 713燃气普及率l 90%以上7安全性14社会治安状况15l 近两年未发生过刑事案件。

      l 基本无私彩、无吸毒l 无集体上访事件715自然灾害问题l 配置完善的防灾设施,已制定防治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l 考核期间没有出现群死、群伤的自然灾害事件8(2)农业型村庄农业村是指城郊村以外的村,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以外的村庄考核内容序号考核指标分值建设目标权重舒适性1居住条件35l 危房、泥砖房和茅草房改造率达到80%以上 l 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l 住房建设符合村庄规划的要求102村道建设l 村道硬底化80%以上,主要道路机动车可通达l 村庄主要道路两侧和重要路口进行简单绿化,增设照明设施,设置排水沟渠83绿化环境l 有1个以上供村民(及外来人口)乘凉、休憩的绿化小公园、小绿荫地等。

      l 村域河涌、池塘水面无垃圾,无异味、臭味74社会救助和保障覆盖率l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或参合率达到90%以上l 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达到100%以上l 符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