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最新的秋词 刘禹锡.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1588****369
  • 文档编号:283565231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秋词 刘禹锡 作品(zuòpǐn)原文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jìliáo),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qíngkōng)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mínɡ shuǐ)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rùgǔ), 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白话译文 其一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其二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2] [4] 作品鉴赏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认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慨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比照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认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那么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假设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总结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 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

      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拟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内容总结(1)秋词 刘禹锡 作品原文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2)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3)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4)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那么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