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计学原理唐文萍.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2991262
  • 上传时间:2018-12-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4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计学原理,主讲教师:唐文萍 电子邮箱:twp0719@,目 录,第1章 总论 第2章 统计设计 第3章 统计调查 第4章 统计整理 第5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6章 平均指标 第7章 标志变异指标 第8章 时间序列 第9章 统计指标 第10章 抽样调查 第11章相关分析,统计学有什么用:封面,1-1,,,,,,,,,,,,,,,,,,,,,,,第1章总论,1-2 统计学什么用:网站,国内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厦门大学统计系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国外 美国哈佛大学统计系 美国耶鲁大学统计系 美国芝加哥大学统计系 英国牛津大学统计系 英国剑桥大学统计研究室,1-2,,学者如云,……,,统计学学什么:内容,,基础,过渡,结果,目标,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传播数据,1-5,统计学学什么:构成,1-6,,主打内容:统计学原理+专业统计学 本课内容:统计学原理 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 消息播报:统计学为一级学科 消息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统计学怎么学:基本方法,1-7,基本方法:多练习+多思考 学习网站,,,学习统计学的目的和要求: 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的方法。

      重点掌握抽样推断、动态分析、指数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 建议教学参考书或资料: 1、刘晓利主编:《统计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徐哲等编著《应用统计学:经济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3、中国统计信息网(国家统计局):,第一章 总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明确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等一些基本问题,重点理解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返回,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 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 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 返回,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实践活动产生于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统计逐步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和专业同时欧洲出现了一些统计理论著作,标志着统计学的产生统计学产生后形成不同的学派 返回,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1、 政治算术学 〈1〉 创始人:威廉·配第 〈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发展经济、争夺世界霸权,需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状况,于是在英国产生了政治算术学派。

      〈3〉研究方法: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2、 国势学派 〈1〉创始人:海尔门·康令 〈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解体的时期,统治者要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情况,决定国策,在当时封建制的德国产生了国势学派 〈3〉研究方法: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述,几乎完全偏重于品质方面而忽视了量的分析 返回,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1、数理统计学派 〈1〉创始人:阿道夫·凯特勒 〈2〉产生的背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了很大发展,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引入概率论,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 〈3〉研究方法:用大数定律从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中寻找其规律性2 、社会统计学派,(1)创始人:德国的克尼斯 (2)产生的背景:实现了统一的德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需要掌握国内外大量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于是在德国形成了社会统计学派 (3) 研究方法:在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象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 (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1、数理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数理统计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和边缘科学,成为现代统计学的主流学派。

      2、 社会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社会统计学也有所发展,其基本趋势是由实质性科学向方法论科学的转变,但相对缓慢3、 社会经济统计学 在德国社会统计学的影响下,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其理论和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分析然而由于当时国际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这些国家用武断的方法解决学术上的争议,使得统计科学没有按照科学自身的规律不断进步,因此发展缓慢 4、 中国的统计学 新中国成立后,输入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进步迟缓八十年代以后,统计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统计方法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统计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一、统计学的涵义 统计资料: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用来说明事物的现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者搜集、整理、计算分析或推断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搜集、整理、分析或推断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 就性质而言,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学科 三、统计学的内容 (一)描述统计学 研究如何搜集、加工处理、显示及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

      (二)推断统计学 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此的方法1-3 统计学是什么:定义,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的起源与发展 统计学的产生于发展 统计学——是指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的科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想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想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1-3,,,,,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1、 统计学与数学的联系表现在统计方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其共同点是两者都为各学科提供研究和探索客观规律的数量方法 2、 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统计研究的量是有计量单位的具体的量,而数学研究的量是没有量纲的抽象的量二是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方法不同,统计研究是演绎与归纳的结合,而数学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方法是一种数量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其他学科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但是对这种数量规律性的解释只能由各学科的研究完成 返回,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 三、指标 四、变量,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一) 总体 1、 概念 总体是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2、 种类 (1)有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2)无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无限,3、总体的特点,(1)同质性: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构成全国所有油田这个总体的各个单位经济职能是相同的,都是进行原油生产和加工的 (2)大量性: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仅仅个别或少数单位不能形成总体全国所有油田构成的总体,是由许多油田而不是个别油田组成 (3)差异性: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在诸多方面是不同的全国所有油田构 成的总体,虽然经济职能相同,但各油田的规模大小、经济效益、职工人数等是不同的统计研究就是在大量性和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差异性的二) 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三) 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的 随着研究目的和范围地改变,原来的总体(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 返回,二、标志,1、 概念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2、 种类 (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果总体单位是一位学生,性别、籍贯、是否近视等是品质标志 (2)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用数值表示的年龄、身高、以百分制表示的学习成绩等是学生这个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 返回,三、指标,(一)概念。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及数值 (二) 种类 1、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指标全国所有的人口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128453万人,是一个数量指标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是一个数量指标其特点是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扩大(缩小)而增大(减小) 2、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一般水平的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全国所有的人口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是质量指标其特点是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增减三)指标体系,1、 概念 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指标构成的整体称为指标体系 2、 表现形式 (1)以数学公式表现出来的指标体系,如:销售额 = 销售量×销售价格 (2)指标之间仅存在一种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如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若干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 返回,(四)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1、 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标志有用数值表示的和不用数值表示的 2、 联系: (1)综合关系,指标数值是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综合而来的 (2)转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或范围的变化,原来的总体(总体单位)变成总体单位(总体),相应的指标(标志)就变成标志(指标),四、变量,1、 概念 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2、 种类 (1)按数值表现形式的不同,有只能用整数表示的离散型变量(人数、企业数等)和可以取任意小数的连续型变量(销售额、身高等) (2)按变量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有影响因素是明确的,可以解释的确定性变量和影响因素是不确定的随机变量 返回 返回,第二章 统计调查,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式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 返回,第一节 统计调查方式 一、统计报表,(一) 概念: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二) 种类:1、按报送范围不同,有要求调查对象中每个单位都填报的全面报表和只要求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填报的非全面报表2、按报送的周期不同,有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3、按报表的内容和性质不同,有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地方统计报表二、普查,(一) 概念: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二) 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标准时间一般定在调查对象比较集中,变动相对较小的时间上 3 普查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 4、 普查的适用对象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三、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四、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从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五、典型调查 是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用来揭示同类事物的本质规律性 返回,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一、观察法 调查者通过实际观察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结果,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二、询问法 调查者采用各种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有(1)面谈询问法(2)邮寄法(3)留置问卷法(4)法 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