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相印相实验.doc
6页照相、冲片、洗相印相实验实验一 黑白胶片的冲洗一、实验目的:1.练习胶片冲洗流程的操作2.加深理解影响冲洗效果的因素3.练习分析胶片冲洗效果二、实验耗材:已拍黑白胶卷 显影罐 D-72显影液 定影液 水盆、温度计等三、实验原理:黑白感光片经过曝光后,被摄物体是以潜影的状态留在乳剂之中,要想把潜影变成可见的稳定的影像必须经过:感光胶片→曝光→显影→水洗(停显)→定影→水洗→晾干 感光片感光越多的部位,经显影后,银粒子堆积密度越大反之,感光越少的部位,经显影后,银粒子堆积密度越小,得到的是明暗与被摄景物相反的影像,冲洗中如使用不同的显影配方,只要加以控制影响显影效果的各个因素,则会得到不同的冲洗效果四、实验步骤:1、在自己实验位置上熟悉实验用具,熟悉显、定影液的摆放位置2、先用废胶卷在明室条件下练习卷片,装显影罐待熟练后,在全暗的条件下将已拍好的胶片装入显影罐中3、按冲洗胶卷流程操作,并在安全灯下观察显影效果①在流动的水中把显影罐装满水搅拌几下再倒出,即水浴,20秒左右水浴的目的是防止若直接注入显影液,容易在胶片上附着气泡,使胶片不能与显影液充分接触,从而影响底片冲冼效果②显影:把按一定比例稀释过的显影液D-72或D-76注入显影罐,倒完开始计时。
在显影开始30秒内要连续搅拌,以后每分钟搅动5秒,直到结束D-72需6分钟左右)③停显:注入水冲洗20秒左右倒出,切不可打开暗罐20~30秒)④定影:水倒出后再注入定影液,定影15~20分钟⑤水洗:定影结束后,取出胶卷⑥晾干: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五、注意事项:1、显影液用量要使感光胶片完全浸入溶液中2、严格遵守实验指导教师所给时间,计时从显影液倒满时开始计算,搅拌要按同一方向旋转,室温不同则显影时间也会不同3、显影中如需观察效果,要离安全灯一米以外处观察,安全灯不要开得太亮,以免增大灰雾度4、水洗一定要充分,否则会影响以后印相或放大效果,观察效果时不要用手触摸药膜面,因药膜面在冲洗过程中被水涨开后易脱落5、记录显影时间注意,显影液倒出后,在用水冲洗前,胶卷仍在显影反应中六、实验结果分析:1、填写下表实验时间液体温度显影液类型显影液比例显影时间2、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成功比例(2) 实验结果陈述写出分析结果以及原则七、问题讨论:1.在该实验中,冲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所冲底片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显影、定影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搅拌?4.胶片冲洗过程中安全灯是什么颜色? 实验二 黑白印相一、实验目的1.掌握印相操作技术2.提高鉴别底片的能力二、实验器材安全灯、塑料盘三只、竹夹三把、上光机、D-72显影液、定影液等三、实验原理:黑白感光片经过摄影曝光和冲冼,成为一张与实物黑白影调完全相反的负片,通过印相即可获得一张与实物影调相符的照片。
印相过程要经过曝光、显影、停显、定影、水洗、上光各个步骤其中:1、曝光:使底片药膜面与印相纸感光膜面相对,用均匀的光线照射底片,称为曝光底片密度大的地方透光少,透光少相应部位感光就弱;反之,底片密度小的地方透光强,透光强相应部位感光就强因此,在感光底片上的影像在印相纸上又形成了潜影曝光时间一般在3秒钟左右2、显影:其作用与负片显影相同,曝光正确的印相纸,一般在30秒左右开始出现影像,随之影像逐渐加深,至3分钟左右色调基本符合要求观察影像色调的显影程度,视觉印象上,在红色安全灯下比在白光下感觉色调要深一些3、停显:其作用与冲冼负片停显相同,可用清水作停显液显影完毕的印相纸,应立即投入停显液时间需要30秒钟4、定影:定影是让已显出的影像固定下来,将没有还原的银盐全部溶去,定影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定影时间一定要充足,否则照片容易变色5、清洗(水洗):目的是将硫代硫酸钠等物质洗去,便于照片保存水洗一般要求在流动的清水中水洗20分钟,如是静水可适当延长水洗时间,而且需要不断换水6、上光:对于大光相纸要上光,其方法是先将上光机接通电源,然后把水洗好的照片,药膜面朝铬面贴上,然后放下帆布,用滚筒前后推滚压平,等数分钟,听到照片与铬面脱落的响声后,就可抛开帆布盖,取下照片。
四、实验步骤:1、将底片药膜面朝上,放在印相箱玻璃表面的黑纸框中,相纸药膜面朝下,即二者药膜面相对,压紧压板,即可曝光如若负片药膜面放反,印出的照片的影像会左右相反;如相纸药膜面放反,则显影不出影像2、确定正确曝光时间,不同的印相机由于箱内灯泡的功率、电流、电压的起伏波动等不同,所以相应曝光时间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做实验时要多做几张试样,用不同曝光时间曝光,在显影时观察其出现影像的快慢与色调深浅程度,综合个人实际情况以确定正确曝光时间3、观察照片的反差是否适中,如不恰当,在许可的条件下,调换相纸或显影液,也可通过曝光时间与显影时间的长短来调整4、印相机玻璃板上的框要套正底片,否则,照片上会出现黑迹5、防止局部模糊,印相时一定要用压板压紧6、照片处于显影液或定影液中时,要经常翻动7、实验时在日常照明灯下切不可打开存放相纸的暗袋,以免相纸曝光只有当实验指导老师关闭照明灯后,才可在安全灯下打开五、实验效果分析六、问题讨论:1.怎样识别负片与相纸的药膜面?2.当负片和相纸药膜面放得不正确时,照片上分别会出现什么现象?3.底片曝光不足,曝光过量,相纸曝光各是什么现象?4.曝光后在显影液中曝光是由什么引起的?实验三 黑白放大一、实验目的:1、学习黑白放大技术2、提高暗室操作能力二、实验器材:放大机、安全灯、显影盘三只,竹夹三把,裁切刀一把,上光机,D-72显影液,定影液等。
三、实验原理:放大机的放大原理:由集光室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负片上,由于负片影像密度在各个部位上大小不等,即密度大的部位透过的光线弱些,密度小的部位透过的光线就强一些经过镜头成像在放大机的承影板上调节镜头的高低,就可相应地改变物距和像距,即得到不同的放大倍数的照片四、实验步骤:黑白放大过程如下:1、准备工作:检查安全灯,裁切放大纸,摆好所需盘具及显影液与定影液,了解放大机的结构部件,熟悉放大机的操作方法2、安放底片把底片放入底片夹时,首先应注意片夹要清洁,然后将底片药膜面朝下(即药膜面朝向镜头),影像相对于操作者倒立,放入片夹中间,并将片夹内黑色边框调至与底片尺寸大约相同将片夹插入放大机中3、调整机身将承影板(压纸尺)的活动框调节到所需放大的尺寸,开启电源,让底片影像投射到承影板上,上下升降机身,使所放的画面调节到所需放大尺寸为止4、调整焦距调焦对照片的清晰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使对焦准确,可采用以下辅助措施:①可先对135片孔调焦,也可将带有毛边的毛布或者是头发放入底片的一边,然后开大边框进行调焦②将光圈开至最大,使承影板上影像亮度增加,有利于调焦5、调节光圈光圈的大小,可影响到曝光与景深,光圈开得越大,到达承影板的光线就越强,所需曝光时间就短,为了兼顾景深,在曝光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
另外,利用小光圈,可以减小像差6、放入放大纸关掉放大机电源或者使用镜头下的红滤色镜挡住光线,把放大纸药膜面朝上放在压板尺下,用压板尺压平7、曝光根据底片影像密度,放大纸感光度,光圈大小来决定曝光的时间曝光时间的选取是通过试样确定曝光后的操作程序与印相相同,即由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到上光、裁切五、注意事项:1.根据显影速度以及显影效果,选取恰当曝光时间2、安全灯只是相对而言,曝光过的放大纸在显影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光线干扰,显影时可把放大纸的药膜面向下,倒扣在显影盘中六、作业:1、放大的原理是什么?2、交一张放大照片以及它的负片。












